印度北部德哈顿地区21岁女子拉约·维玛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平时在家除了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18个月大的儿子杰尔外,就是烧好热腾腾的晚饭,等候外出劳动的丈夫下班回家。然而维玛等的可不是一个丈夫,而是5个丈夫。 原来几年前,维玛根据当地风俗嫁给了一家5兄弟,她最大的丈夫32岁,最小的19岁,维玛每晚根据轮值表和一名不同的丈夫同寝,所以当维玛18个月前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杰尔时,她压根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是哪个丈夫的亲骨肉。 维玛根据当地风俗嫁给了一家5兄弟 据报道,4年前,刚满18岁的维玛嫁给了当地男子古都,21岁的古都有4个兄弟现年32岁的巴尤、28岁的桑特·拉姆、26岁的戈帕尔和19岁的迪尼什。根据当地一项古老的风俗,维玛嫁给了其中一个兄弟后,必须也和这个家庭的其他兄弟都结为夫妻,也就是说维玛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兄弟五个。 维玛每晚根据轮值表和不同丈夫同寝 据悉,尽管古都是维玛唯一法律意义上的丈夫,但她后来又和古都的其他几个哥哥巴尤、桑特·拉姆和戈帕尔都相继举行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去年,当古都的弟弟迪尼什年满18岁后,迪尼什也和维玛结了婚。 维玛和她的5个丈夫生活在当地一间破旧狭小的棚屋房子中,五兄弟一家相当贫穷,他们只有一间卧室,家中甚至没有床,维玛和她的5个丈夫平时就睡在家中的地板上。维玛每晚都根据“轮值表”和一名不同的丈夫同寝。 维玛说:“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最初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儿尴尬,但现在已经习惯了。我对他们的爱是真诚的,我对他们一律平等相待,从不特别偏向哪个。和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妻子相比,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爱。” 中国 在今天的藏区,仍然保存着“一妻多夫”及招赘女婿上门的婚姻制度。 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 藏区家庭 一妻多夫家庭以兄弟共妻为普遍,其次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极个别现象,在昌都丁青县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户,丈夫257人,平均2.29人。 昌都县妥坝乡9户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户,占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户,分别占11%。 多夫家庭的夫妻关系也有特点。在昌都,对多夫家庭的妻子,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评价标准,如果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又孝顺父母,一家和睦相处,则认为很贤惠,受到舆论的称赞。 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着要分家,则说妻子偏心,会受到舆论的指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晓。 藏区家庭 女人在婚后会有长者告戒对丈夫们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某一人,如贡觉县丁卡村的松那讲,她与四兄弟结婚,婚后老人对她讲,对几兄弟要平等相待,搞好团结。 因此对多夫的妻子来说,也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搞好团结,除日常生活方面外,与一夫一妻家庭不同之处就是要处理好与丈夫们的性关系。 丁青县丁青村的阿巴与卢呻两兄弟结婚,她自己讲,两兄弟都不错,哥哥老实忠厚,对人好,弟弟年轻伶俐,相对而言她较喜欢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两兄弟一样对待,在性生活上也不偏心,尽量满足,两兄弟对她也很好,身体不舒服时很体谅,家庭十分和睦。 夫妻同房,以前的资料记载一般是丈夫在门口放置一个信物表示,其它丈夫就会自然回避。 在昌都调查,则有一种新的方法。有的家庭,丈夫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并不需要任何明显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兄弟中谁与妻子同房,如睡觉时兄弟不在,去了妻子房中或睡觉后兄弟离去等。因每天在一起生活,从一些细微的举动既可知晓,于是其它的丈夫自觉回避。 不丹 同样信仰佛教的不丹,因巍峨群山而隔断与外界交往,其淳朴的民风和生活习惯得以完好保存。原汁原味的传统保留至今实属罕见。 不少朋友认为不丹重男轻女现象一定会非常严重。其实恰恰相反,不丹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还要高于男子,著名的“一妻多夫制”也许就能说明问题。 不丹女人 按照不丹民俗,婚后男方必须入赘女方家,成为女方大家庭中的一员。看来不丹的和谐幸福与名正言顺的“倒插门”密不可分啊。 由于儿子最终要“倒插门”,女儿要承担起照顾双方父母的责任,因此,女儿将理所当然地继承家里的大部分财产,儿子只能得到一小部分。 带孩子的不丹男人 如果没生闺女,只养了儿子,那只能自认倒霉,成了中国的“绝户头”。而娶来女婿的岳父岳母,从此老来有靠,衣食无忧。 不丹女人们 由于女人掌握财权,经济独立,所以不丹一些村落甚至出现妻子“休夫”的现象。一旦妻子有了“外心”,完全可以再讨新欢。 不丹女人可以同时拥有好几个丈夫,只要跟丈夫知会一声,便可堂而皇之地找一个意中人回家了。 |
GMT-5, 2024-12-21 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