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标题:
《纽时》评论:强行同化外族令民心越远清廷历史证明怀柔政策较可取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9-10-3 09:59
标题:
《纽时》评论:强行同化外族令民心越远清廷历史证明怀柔政策较可取
[MP4]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9\/10\/03\/3900346\/20191003_int_23nn_w.mp4[/MP4]
香港反送中示威浪潮久未平息,其实不单止香港,近年连台湾、新疆、西藏的民心也与中共越行越远。 《纽约时报》评论文章指出,从过往清廷统治有众多民族的广阔领土经验可见,怀柔比高压手段优胜,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未有从清代管理「外族」的经验中汲取历史教训,越想同化,只会遇到越大阻力。
历史学家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在文章直言,「包容多样性而非压制,是管治幅员广阔的多种族人民的最可靠方法」,他认为香港、台湾、新疆和西藏的争端,并非「外国敌对势力」、「分离分子」或「暴徒」捣乱引起,根源在于中共对「外族」的管理不善。
米华健指出,中共在1949年掌权初期,曾自豪宣称自己是多民族国家,承认国内除了占多数的汉族还住了55个民族,并在非汉族地区建立自治区,沿用清廷以当地精英管理非汉族地方的管治方式,当中包括新疆和西藏。但习近平2012年掌权后,中共摒弃过往相对宽容的政策,加强种族同化和政治僵化,如今中共越来越鼓吹单一的「中华民族」,盖过赞颂个别文化的独特性。这种泛中国身份虽然声称包含了所有人,但「中华」的习俗实际上指的只有汉族。
中共「同化」各地「非我族类」的野心越来越大,例如中共试图在香港推行「爱国教育」,加强教导该党版本的历史,在香港和邻近的广东省,广东话也受压。中共又以「普通话」取代「汉语」、「国语」的称呼,在学校和公众场所强制使用「普通话」,取代中共建政初期提倡的双语教育,甚至迫害提倡学习维吾尔族和藏族语言的人。各地公众场所的阿拉伯文字被抹去,连商店和饭店写有的「清真」一词也不允许。非普通话中文的电视节目在中国的官方广播已渐渐消失。
中共还以「宗教中国化」为名,夷平清真寺和教堂,藏传佛教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和亚青佛学院也拆迁,驱逐僧侣僧尼,甚至将部份人关进再教育营,目前再教育营拘禁多达100万维吾尔人。
反观历史,1683年清政府将台湾原住民和中国殖民者,用两种不同方式管治;在1759年征服新疆,也以宽松的军事统治方式管理,允许原住民精英管理当地事务。至于西藏落入清廷控制后,喇嘛与清廷皇帝原则上同意将精神和世俗领域分开掌权。这些都是清廷有效的怀柔政策。
米华健认为,如今中共政策削弱管理的灵活性和种族容忍度,加剧紧张局势,也招致国际批评,破坏中共政权的合法性。他在结语说:「集中营不会使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变成会吃猪肉、不守斋戒月的典型『中华儿女』;警暴不会使香港人放弃要求得到地方宪法(《基本法》)承诺的自治;宗教镇压和将达赖喇嘛妖魔化,不会让西藏人爱戴中共;威胁对台动武不会让台湾人觉得自己跟中国更亲近。习近平梦想达致政治和文化同化一统,不单与中国传统对待(种族)多元化的方式背道而驰,也激起了中共长期以来希望避免的不稳定局势。」
美国《纽约时报》
欢迎光临 小纽约网 (http://xiaon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