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标题: 历史的真相,往往有好几层 [打印本页]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9-10-3 14:37
标题: 历史的真相,往往有好几层
1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硝烟”这个词。什么叫硝烟?为什么战场上会有硝烟?答案是这样的:

硝,是黑色火药的主要制造原料之一,被广泛用来制造炸药等物品。以前打仗的时候,炸弹、炮弹炸开,整个战场都是硝烟。浓浓的硝烟味。血的味道几乎是闻不到的。因为硝烟是刺鼻的。硝烟的味道,会盖住血的味道。所以,上过战场的老兵,最熟悉的味道,不是血味,而是硝烟的味道。

2

坦克为什么叫“坦克”?它的历史是这样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秘密制造坦克,当时属于极度保密的军事机密,所以当时的坦克的研发基地,一律对外宣称,这是“大水箱”的制造基地。

大水箱,英语里面的单词,叫Tank。对参与这个项目的技术人员、勤杂人员等,也统一口径,一律称“大水箱”(Tank)。一直到坦克制造成功,量产了,运往前线的过程中,一路上的运输标签,也统一贴上“大水箱”(Tank)。这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

所以当时,德国所有的侦探、间谍,都被骗了,都以为英国人这些都是大水箱,是装水运往前线的,没什么值得注意的。结果当英国人的坦克突然出现在前线战场上的时候,德国兵都吓呆了。

后来坦克公开了,英国人叫惯了Tank(大水箱),也就懒得改了,就这么一直叫下去。Tank(大水箱)的音译,就是“坦克”二字。

3

那么问题又来了。英国人当年,为什么要发明坦克这种庞然大物呢?事情是这样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两军,最流行的一种战法,就是“战壕战”。什么叫做战壕战呢?

所谓战壕战,就是敌我双方,彼此都躲在挖好的战壕里面,双方都像乌龟一样,你也不露脸,我也不露脸,你打不着我,我也打不着你。如果英军发起冲锋,德军就冒头了,机关枪狠狠地打,英军冲锋失败。如果德军发起冲锋,英军就冒头了,机关枪狠狠地打,德军冲锋失败。

当时机关枪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装备一线部队,杀伤力非常大。所以,德军、英军,都不敢冲锋,因为双方都知道,冲不过去。所以呢,彼此都龟缩在战壕中,都不敢动。双方就僵持在这里了。你吃不下我。我也吃不下你。

可是,同志们,现在是在打仗,不是在养老啊,咱们都躲在战壕里,躲上一百年,仗就能打赢吗?打不赢。

这个时候,英国的军工专家接到任务,要解决这个困境。于是,坦克就应运而生了,它可以无惧机关枪的扫射,直接冲向敌阵,而且可以跨过战壕,直捣黄龙。这就是坦克诞生的缘由。

4

那些以情感主题来吸引眼球的电视连续剧,叫做“肥皂剧”。为什么叫做肥皂剧呢?事情是这样的:

早年在美国,看这一类电视连续剧的,一般都是家庭主妇,为了精准投放,当时的广告商主要都是以宝洁(P&G;)为代表的日用化工生产商,其中最典型的商品广告,就是肥皂广告。

所以,当时的电视连续剧,基本上都被肥皂广告包围,看一段连续剧,看一段肥皂广告,看一段连续剧,看一段肥皂广告。久而久之,这些电视连续剧,就叫soap opera了。直译成中文,就是“肥皂剧”三个字。

5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地球上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人,是中国人。因此,可能会有人误以为,乒乓球是中国人发明的。其实,乒乓球是英国人在19世纪末发明的。

乒乓球的官方名字,叫做table tennis,直接翻译的话,就是“桌上网球”的意思。原来在早期,英国人爱打网球,户外网球。可是遇到下雨、酷暑等恶劣天气,打不了,所以后来发明了“桌上网球”。“桌上网球”可以在室内打,不怕刮风下雨。作为户外网球的一种替代。

那么,照旧叫“桌上网球”就好了嘛,为什么要改称“乒乓球”呢?典故是这样的:

当年有一家名叫J. Jaques &Son Ltd的英国“桌上网球”制造商,根据打乒乓球时候的声音,注册了“Ping Pong”这个商标。这家制造商,把“Ping Pong”这个商标,用在了乒乓球上。后来这个商标越来越响亮,最终就成了“桌上网球”的代名词。

再后来,中国人把“Ping Pong”这个商标,翻译成“乒乓球”。一直称呼至今。

6

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原本是一句风水的话。但是,其实也蕴含哲理。爸爸有钱。我为什么要拼搏。自古纨绔子弟,很少有能成器的。富裕门庭出败家子。富不过三代。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富不过二代。许多有钱人的家庭,爸爸一死,儿子很快就把家业败光了。赌博,炒股,挥金如土,被骗,投资创业亏光,吸毒,包养女人……世上败家之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你。

事实上,历史上除了“富不过三代”这个规律,还有另一个规律:“悍不过三代”父亲再彪悍,三代以后,威风基本丧尽。

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人。二战时期,日本人很凶。三代之后,日本人变成了宅男、平成废物。

顺便科普一下:中文里面,原本是没有“宅男”这个词的。这个词源自于日本。首先源自于日本的名词“御宅族”。指的是当今日本非常流行的那些足不出户,终日宅在家里看毛片、打游戏的废物青年。后来,台湾人依据日本词语“御宅族”,创造了“宅男”一词。然后,宅男这个词,输入了大陆。

悍不过三代。满清的皇帝,也是这个规律。从努尔哈赤算起。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一过。从雍正皇帝开始,皇帝的彪悍性格,开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同治皇帝,已经有点不像男人了。到了光绪皇帝的时候,已经很不像话了。(光绪怕慈禧)再到了溥仪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非常胆小怕事的小男人了。

7

中国的文人群体里面,有许多的人,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今天我举个例子谈谈。康有为。

许多历史爱好者误以为,提倡一夫一妻制,是1919年新文化运动提出来的。错。早在晚清年代,康有为就在他的学说里面,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

可是。可是,康有为有六个老婆。其中第四个老婆还是个日本女人,名叫市冈鹤子。一个同时拥有六个老婆的老男人,苦口婆心地对全世界说:我提倡一夫一妻制。

8

我们在平时报号码,为什么把“1”读成“幺”(yao)呢?答案是:这是军事技术化为民用的结果。

早年在清兵部队里,“1”就是念“yi”,没有念“幺”的。后来军队现代化了,有了炮兵,有了通讯电话,这个时候,“1”就不能再叫“yi”了。为什么?因为有血的教训。

中国各地,方言各异,部队里面,兵源来自于五湖四海。举个例子说,你一山东籍炮兵喊“1”,广东籍炮兵听成了“2”(广东话的“2”念“yi”),结果一炮打过去,打到自己人了。血肉开花。

后来军队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在全军统一阿拉伯数字的喊法:1念幺。0念洞。7念拐。

其实,英语国家的部队,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他们把A念alpha,B念bravo,C念Charlie,如此类推。也是为了避免听错。

战场是杀人的地方,开不得玩笑,一个数字听错,一发炮弹打错了角度,要死好多人的。

当然,除了统一语音、避免听错、避免误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每个字发音的分贝不同。在炮声隆隆的战场上,1念1,对方听不到的,念“幺”,分贝大很多,老远都能听清楚。0念0,对方听不到的,念“洞”,分贝大很多,老远都能听清楚。7念7,对方听不到的,念“拐”,分贝大很多,老远都能听清楚。有时候一炮打过来,人的耳朵都快震聋了,你还在那里“1”呀“1”的,声音像蚊子呢喃,听不到的。所以,1要念幺。






欢迎光临 小纽约网 (http://xiaon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