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清是怎样绘制地图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7-07-29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在没有飞机、遥感数据与人造卫星的年代,「绘制地图」看上去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但实际上,古人们的测绘方式却非常朴素——说白了,就是田野作业,实地考察。
古时的人们管地图叫做「舆图」。「舆」字的本意为「车厢、车辆」,恰好概括了那时人们测绘地图的方式——坐在车上(或骑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凭借简单的定向设备确定位置,再将亲眼侦测到的地理信息记录下来,绘制到图上。当然了,对于没有现代科技,不能以「上帝视角」俯瞰地面的古人们而言,采用这种原始方法所测绘出的「地图」,绘图的形式也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地图大不相同。
古代中国有以下三种比较典型的绘图形式:以山川为基准的地图、以行进路线(水路、道路、海洋航线等)为基准的地图,和以客观比例为基准的地图。

首先介绍以山川为基准的地图。这种地图非常常见,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县域图、城池图等等,基本都属于这种形式,应该是我接触最多的一种古地图了。
这种「地图」,说白了,就是给官员们的一份说明书:首先把县城画在中央,再把辖区内的山川、名胜按照相对于县城的大致方位绘制出来,最后把各个村镇填到相应的山上、河边。
比如这份清光绪十一年版的《大宁县疆域图》

这张图并非按照典型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排布方式,而是根据县域地势和主要河流走向,将西北设为上,东南设为下。
这与现代的大宁县(巫溪县)地图相比,完全是两个样子(一百年间,县治驻地、地界、水文等均会有些许改变,但疆域轮廓并没有太大变化):


进一步对比,在电子地图中搜索那些一百多年前的地名,发现还有许多可以对应得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这两份地图做一下比较,相信你一定会转向的。
(偷个懒,在电子地图中不标注水系了,各位可以去Google Maps里看一下。另外,向各位老师们求一份巫溪县水文图……)

(注:村子间的重名、迁徙等因素未作考究)
可见,沿着同一条道路或河流的村子,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这大致说明这类地图的绘制,是依靠绘制者带着定向设备与测距仪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是由于缺乏定位技术,又没有经纬度这样的一套绝对坐标系统,其误差会逐渐累积,而且地块之间不成比例,导致人只能沿着地图所描绘过的道路行走,否则会迷失方向。尤其是在山地地区,这种地图对于较偏远的村镇来说,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典型的还有清同治八年的《丰都县近城关隘图》:

更多图片可以去重庆图书馆的老照片板块自助阅读,在此不一一搬运了。

第二种是以水路、道路、海洋航线为基准的地图,比如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上的一幅「京杭大运河沿线图」的浮雕,就是很典型的以水路为基准的地图。这幅「地图」就是在中央画一条河,在画卷的首端画上北京城;作者坐上船,把沿线经过的山川、城池一一划出,等到到达杭州后,在画卷末端画出杭州城,一张地图便绘制完成了。
由于不在杭州,又暂时查不到关于那张图的资料,先奉上一套从南京师范大学 - 地图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搬运来的《京杭运河全图》:


这种「地图」,可以说就是一套「游记」。以作者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富裕的地方画大点,无聊的地方少画点,完全不讲究绝对方向与比例尺,「艺术性」要远高于「纪实性」。想象一下,如果绘图者的绘画水平再高一点,或许那就是一幅可以与《清明上河图》或《富春山居图》相提并论的名画了。
再比如说下面的这张《郑和航海图》分图,描述的是长乐(福州)一带的海岸线。
《郑和航海图》是以行船者站在船头观测有关景物时产生的视觉感受而绘制的,有山画山,遇岛画岛,突出了海岸线、离岸岛屿、港口、江河口、浅滩、礁石以及陆地上的桥梁、寺庙、宝塔、旗杆等沿岸航行的标志。
《郑和航海图》在绘制中还采用了不同的比例,航程总图和山陆岛屿放大图绘在一起。
图中,用虚线表示航线,在离岸较远的航线上注记了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程、距离),有时还注记出航道深度、航行注意事项,是我国最早不依附海道专书而能独立指导航海的地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地图导航技术)


以上两种地图,均是从作者(旅人、水手)或读者(县官、船长)的主观视角出发,以使用需求为中心,依赖实际观测与经验,借助简单的定向与测量技术(如司南和天象)所绘制而成的。这与今天严格按照比例尺与经纬度坐标的地图,从理念上就大相径庭 —— 用现代设计中的理论讲,这两种地图很好地体现了「形式追随内容」与「形式追随功能」,不仅不受固定框架约束,还做到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设计师们可以参考一下(^_^)。
虽然这两种地图因为技术含量太低,在现代地理学、测绘学中一般很少被提到,但是在历史上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与现代制图技术相兼容的,以客观比例为基准的第三种地图,也是由其使用目的所决定的。
比如国家疆域图,作为国防的重要工具之一,若是误差太大则无法调兵遣将。其中经典的例子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比例尺约为1:180 000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和《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和伪齐阜昌七年所刻的《禹迹》与《华夷》两石刻图。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通过粗细不同的线条来区分干、支流与上、下游,并借助类似于等高线形状的闭合曲线来描绘山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一张通过科学方法描绘地形地貌的「地形图」。)
(应用了「计里画方」技术的《禹迹图》,具有相当高的数学精度。)
(计里画方,顾名思义,以统一尺寸的方形网格为单位,图中方格的边长代表实际的里数,以此对测量出的地理信息进行固定比例的缩放。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比例尺概念,在便于阅览的同时,也大大缩减了绘图过程中的误差。可以拿相同时代中未采用此项技术的《华夷》图与之对比,后者在地图边缘地区,如岭南、东海海岸、胶东半岛等地,均有明显的比例失调。)
再比如城市的坊巷图,不仅要方便市民出行,还涉及到地租、地契等事宜,必须要求方向、面积的尽量准确。以这几张不同时期的苏州城图为例:
苏州文庙中的南宋石刻《平江图》

清代《姑苏城图》

和现在的Google地图 - 苏州:

可见,至少从南宋起,对于苏州城厢坊巷的描绘程度就已经近乎于极致了。(当然,也壮哉大苏州古城保护得好,对战乱和拆迁基本免疫)
这种地图较之前两种而言,更为「写实」,与现代地图更贴近,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而就也意味着,这类地图对绘制精度与严谨性的要求,也要远远高于前两种地图。所以这种地图的应用范围也受其难度所限——基本上,要么应用于「极大」的疆域图,可以集国家之力组织测绘,很大的比例尺也可以涵盖精度上的缺陷;要么就是「极小」的坊巷图,范围较小,容易丈量。

再介绍一种与问题关系不大的「古代地图」,即「历史地图」——比如清末杨守敬先生的《历代舆地图》,内容上至春秋,下至元明,展现了各个朝代的政区划分、交通路线、四邻形势,就是「历史地图」中的代表之作。而「历史地图」所依据的材料,并非古人所画的地图,更不是作者穿越回去亲测的数据,而是历代传下来的文字记载,比如史书、地理志、民间传说,等等。作者通过对文献进行反复考证,从而确定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再转绘到当代所制的标准地图中。
由于测绘技术的进步,加上近代以来考古学的发展,后人们所撰的「历史地图」,数据往往比古人为自己朝代所绘的地图更为准确。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4-4-25 09: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