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浒传之迷:为何唯有在征方腊时梁山才损兵折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8-02-02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这个谜团的答案其实回答了如下问题:
  1)    水浒传为何前后风格差距如此之大,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吗?
  2)    水浒传作者为何写这样的一部黑暗之书?他的目的何在?
  3)    水浒传为何塑造宋江如此腹黑的主人公?这有什么说法吗?
  水浒传之所以称四大奇书之首,其实它的人物结构非常精巧,并且曲笔非常多,不仔细研读很难发现,就如曾头市一战。


  接下来,笔者想为大家揭开第2谜团:为何唯有在征方腊时梁山才损兵折将?这其中笔者将揭开水浒传中曲笔描写的主人公。晁盖,宋江不过是他的化身而已。
  水浒传此书,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首先水浒传这个题目就很有意思。据传施耐庵老先生最初取名江湖豪客传,这个题目就逊色很多了。水浒,水边的意思,也就就是一边是陆地,一边是水,水浒恰在两者之间,非常有意思的题目。
  有人说,梁山就在水边,所以称水浒传。有人说一边是白道,一边是黑道,而梁山好汉行走在白道与黑道之间,就如同人行走在河边,一面是陆地,一面是水,不得不说,这个议论确实把水浒传的故事的精妙之处说了大半。
  不过,笔者更愿意把水浒传比作阴阳之道。水一边是阴,陆一边是阳,陆地上的事物在水里总会有倒影,不过是反的。这隐含了三位主角的关系。
水浒传的另一处值得玩味的就是它的故事框架。
  按如今的说法,水浒传属于架空小说,故事的基础是有宋江起义的历史故事为蓝本,但是它的故事发展远远超过了事实,尤其是把梁山好汉写的天下无敌。元末明初的作者,还不能象现在的作者那样天马行空,不顾历史事实乱写。事实上作者給水浒传几个限制:
  1)历史上宋江被招安了,水浒传不管梁山再厉害,最后还是被招安了
  2)历史上北宋覆灭于靖康之变,梁山集团覆灭必须在此之前,否则梁山好汉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挽救北宋的命运
  也就是说,无论作者怎么写,把梁山好汉吹的天下无敌,在故事的结局都回归了历史的真实。
  历史的真实就是: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宋江及其部将共37人,而水浒传中,宋江征辽(田虎,王庆不提)不损一人,为何征方腊后就损兵折将,结局就是剩下38人,回归了历史真实。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
附:宋江征方腊后38人
  折臂不愿恩赐,六和寺出家正将一员:
  武松
  旧在京回还蓟州出家正将一员:
  公孙胜
  不愿恩赐,于路上去正偏将四员:
  正将二员:
  燕青  李俊
  偏将二员:
  童威  童猛
  旧留在京师,并取回医士,现在京偏将五员:
  安道全   皇甫端  金大坚  萧让  乐和
  现在朝觐正偏将佐二十七员:
  正将一十二员:
  宋江  卢俊义  吴用  关胜  呼廷灼
  花荣  柴进   李应  朱仝  戴宗      李逵  阮小七
  偏将一十五员:
  朱武  黄信  孙立  樊瑞  凌振
  裴宣  蒋敬  杜兴  宋清  邹润       蔡庆  杨林
  穆春  孙新  顾大嫂 
  有人说了,历史的真实是37人,而书中所写剩下38人,这不是对不上吗?其实不然,这其中隐含了一个小的谜团:那就是燕青的命运。
  有人提出,燕青最后欲背离卢俊义投靠赵徽宗,结果遭到了卢俊义的清理门户。虽然对读者说是不知去向,实际已经不在人世了。笔者对此表示赞同。这就和历史的真实对上了。
为什么在征方腊后整部水浒传就回归了历史的真实?或者说为什么唯有征方腊才损兵折将?这就是水浒传最大的谜团,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了整部书的起始发展和结局为什么如此了。
  解析水浒这个最大的谜团需要笔者慢慢道来。


  先从水浒传写了个什么故事开始说起。有人说水浒传是写农民不甘压迫起义的故事,要我说,没有比这个更荒谬的了。纵观108条好汉和晁盖,几乎没有农民出身。主要成员是什么呢?社会底层小吏,地痞恶霸,无业流民,降将,大小地主,富商,贵族,等等,就是没有农民。他们的上梁山,除了10来个主人公确实被黑暗的社会给逼的(林冲,卢俊义,宋江,朱仝 ,武松,裴宣,徐宁等),其余绝大多数可说是犯了罪,乐上梁山。
  因此,是否书中就没有真正的农民起义呢?不是!书中真正的农民起义就是方腊起义。
我们看历史中的方腊起义:
  方腊(公元1048-公元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睦州青溪县万年乡(今淳安)碣村人,一说宋代歙州(治歙县,即徽州)人,后迁至睦州青溪县万年乡(今淳安)碣村,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利用明教(又称摩尼教)组织群众,于公元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秋举行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派童贯统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镇压起义。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梓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父子等52名首领被俘。公元1121年8月,方腊被朝廷处死,起义失败。
  方腊是浙西摩尼教的教主,居住地区是摩尼教在浙西一带的活动中心。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还参与传教,吸收了大批教徒,这些人后来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摩尼教主张“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时还主张吃素断荤,节省钱财,教友中实行互助。在起义军内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经济上凡钱财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没有你我之分。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替天行道的是方腊。方腊的政权理想比北宋黑暗的政权不知道好哪里去了。
  可以说水浒传中的梁山聚义和人方腊起义就是一个故事的两极,就像镜子里外的两个人,一阴一阳,不过是反的。梁山充斥了黑暗和无耻,而方腊起义才能代表真正人民的意愿。但是在王权时代,作者无法直接讴歌方腊,故颠倒笔墨,使用春秋笔法,表面上赞赏了梁山,贬低方腊。
  有人说,笔者又在胡说八道了,谁说方腊起义是真正的梁山好汉呢?证据我在下面一条一条写出来.


  证据1:晁盖,宋江可说是方腊的两个化身。


  先看晁盖来历: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上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 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人称托塔天王。因劫夺生辰纲一事败露在石碣村起事造反。
  对比一下方腊史料:方腊又名方十三,在青溪县碣村反抗花石纲起义。说一下,塔很多是13层的,方十三对托塔天王,青溪县对东溪村,碣村对石碣村,方腊对晁盖,这个巧合也太多了吧,还不止这些。
我们再来看晁盖与方腊的起事对比。
  方腊与晁盖都被迫起事,但他们完全是两个极端:晁盖等八人为劫夺生辰纲,完全为了个人的富贵(公孙胜除外),与他人无关,根本没有什么宣传的劫富济贫的举动,就是抢劫分钱这么简单,不过是事情败露了,为了保命而上梁山罢了。唯一可以提上桌面说的,还好抢的算是不义之财。
  方腊起义则是底层农民不堪忍受花石纲的盘剥,而被迫起来反抗,是符合天道的义举,受到大众的支持,这也是短短数月方腊能攻取江南六州五十二县的原因。反观晁盖,几年不过是就在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毫无兼济天下苍生的想法。
  我们再来看晁盖与方腊的败亡的原因和时间。
  晁盖的败亡原因,除了宋江实在能力出众,不是对手这个客观原因,主要还是晁盖对宋江判断失误,料敌没有从严,总觉的自己与宋江是兄弟,再怎么想也没有想到宋江会暗下黑手。其实晁盖宋江之争,作者应该还有暗写比喻宋初宋与宋太宗的烛影斧声,不过这里就不啰嗦了。
  方腊的败亡原因,也是非常类似,都是料敌没有从严。
  在起义前夕,方腊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作过一番分析判断,他的分析判断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有一部分则完全错误。他认为当时朝廷在江南设造作局,大搞“花石纲”,使东南之民不堪忍受,人心思乱,只要揭竿而起,民众必然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这个分析非常正确,后来也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另外,他还指出,“守臣闻之,固将招徕商议,未便申奏,我以计縻之,延滞一两月,江南列郡可一鼓下也。”这个判断也很准确,方腊发动起义后,各地官员忙于应付,无暇将详情上奏朝廷。直至宣和二年十二月,警奏才上报朝廷,当时北宋朝廷正调集兵力以图北伐,大臣王黼“匿不以闻”。朝廷的无动于衷,使起义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攻占了一个又一个州县,达到了“一鼓而下江南列郡”的目标。
  然而,方腊认为朝廷从决策到调集兵食“非半年不可”,完全是错误的判断。自陈遘上疏后,朝廷在一个月内就已调集十五万大军开赴前线,打了起义军一个措手不及。北宋的禁军非地方军可比,是宋军的精锐,起义军虽然号称百万,但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而且各部队分散在各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最终被宋军各个击破。
再来看晁盖和方腊败亡的时间。
  晁盖上山: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八月半之前:晁盖等拒捕投梁山泊。林冲杀王伦,奉晁盖为首。(中秋节乃刘唐下书之时间)
  晁盖死亡: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三月中:晁盖攻曾头市,中箭死。


  方腊起义:于公元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秋举行起义
  方腊被俘: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方腊被俘。
  方腊就义:公元1121年8月,方腊被朝廷处死。


  通过对比,晁盖与方腊都是夏末初秋起事,而败亡都在春末。
  通过以上所有前文的对比,笔者可以下个结论:王权时代,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年代,方腊做为一个失败者,作者不能直接赞颂,就不得以写了一个镜中的化身:晁盖。这个晁盖与方腊显然就是镜里镜外的两个人,不过是反的罢了。这也许是水浒传的真正含义。
那为什么说宋江是方腊的另一个化身呢?难道镜子还能照出两人人影吗?
  以前读水浒,总觉的水浒的精华在晁盖之死前已经全部写尽了,后面的故事除了卢俊义上山还能看点外,简直没有重读第2遍的兴趣,不过就是些打打杀杀而已。有人因此提出,水浒传前后文风相差太多,似乎不是一个作者所写的。笔者对此也曾三思:结论就是整部书的故事架构绝对是整体统一的,也就是说故事大纲是1个人写的,但具体展开的执笔人可能有另外的作者。传说罗贯中先生是施耐庵的弟子,并由他完成后30回本的写作(100回本,无田虎王庆的故事),我想这个是很有可能的。
晁盖之死在60回,为什么水浒传过了60回就会文风突变呢?前60回象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小说,后面就象玄幻小说呢?这与宋江是方腊的另一个化身有什么关系呢?
  前文说了,一个镜子照不出两个人影,那宋江是方腊的什么化身呢?
  小的时候,我们都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一点点肥皂水,可以吹出一个大大的肥皂泡,在太阳的照耀下五彩斑斓,很是好看。只可惜,这个如梦幻的泡影用水轻轻一戳,就破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宋江就是晁盖的暗黑升级版,就是方腊在梦幻的肥皂泡上的倒影,虽然美丽,然而却不真实!
  笔者在这里冒昧揣测作者的初心:在元末明初的那样的乱世里,作者期盼一个有道的领袖起来推翻元朝无道的统治,就像方腊起义宣扬人人平等那样的社会。但是为何如此没有如此写作直接讴歌方腊呢?原因多重,1个是在王权时代,方腊作为未遂的造反领袖,直接写他会犯了政治不正确的问题;2是更重要的作者通过反写,可以达到很重要的目的。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水浒传》的写作成书时间与施耐庵的生活时代背景,就不难得知。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做过三年元朝的官,突然就弃官走了,隐居乡间,专心写书。当时既没有版权,也没有稿费,他干嘛要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他恨那个社会。 在异族人的高压统治下,他受不了制度化的强盗行径,受不了上司达鲁花赤的骄横欺凌。蒙古人统治汉人,并非先进取代落后,而是野蛮摧毁文明。过惯农耕生活的汉人,就像绵羊一样,任人宰割,任人屠杀,不知道反抗。“斯时之民,冥冥沈沈,杀之剐之不知痛,犬之马之不知羞。”


  于是,施耐庵愤然拿起笔来,要激起汉人心里深埋N年的,哪怕仅存的一丁点兽性!不平之事,不要讲道理,不要计后果,大胆的使用暴力!敢杀人就是好汉,敢杀人就受人尊敬,敢杀人的人就是大家崇拜的偶像!


  梁启超说过:“施耐庵之著《水浒》,……因外族闯入中原,痛切陆沈之祸,……以雄大笔,作壮伟文,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以为排外之起点。”


  因此,水浒传的创作初衷,乃是被刺激的结果,乃是救民族于水火之计。唤醒民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干的。而并非是施耐庵本人阴暗冷酷嗜血,也并非他本意喜欢劝人作恶,喜欢唆人犯罪。


  相传,当时有人看了这书稿,拍案大叫:“足以亡元矣!”而施耐庵之心事,于此一语,跃跃然如见焉。“不数十年,淮南豪杰并起,……施耐庵以百零八之英雄,产出无量劫无量数之英雄,而朱元璋为魁。”
作者在60回后用玄幻小说的写法,在宋江的英明领导下,天下无敌,把前来剿寇的童贯,高球打的大败亏输,不过是为了一浇心中的块垒,快心而已。在这里,方腊因为判断失误,仅仅大半年就被童贯剿灭失败的惨痛历史,变成宋江打的北宋官军不敢露头的快意之事。在这里,宋江也成了方腊的升级版了。
  然而,肥皂泡再美丽,他也是幻觉。作者不能超脱时代,在结局回归了真实的历史。宋江和方腊在结局的对撞,就像一阴一阳的会面,就像正负电子对撞,泡泡破了,想象的历史都湮灭了,真实的历史才显露出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只有在梁山写征方腊时损兵折将,最终只剩下历史真实的37人的根本原因了。
2.证据2


  梁山有108条好汉,方腊起义在小说中也有108条好汉。很多人惊讶了吧,其实这正符合梁山聚义和方腊起义的一阴一阳而已。只不过梁山无道,而真实的方腊起义有道而已。其实,作者如此煞费苦心,楼主冒昧猜测,施耐庵先生一定是摩尼教的教徒(也就是明教,明朝应该由明教得国,故国号明)。
  笔者收集了征方腊时方腊所有出场的人物,恰好108人。如下:
  1、圣公方腊:鲁智深捉的,解押到东京。于东京市曹上凌迟处死,剐了三日示众。(女儿金芝公主:自缢身死,不在108条好汉之列)


  2、兵部尚书王寅:坑杀梁山的神火、圣水二将,马踩李云;枪戳石勇。王寅又奋勇力敌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直至又加上豹子头林冲,五人合力才将王尚书乱戳杀死。


  3、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曾酣斗鲁智深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行者武松恐鲁智深有失,不得不杀出助战。可惜这位国师被宋江等设计,带入笼中,由小李广花荣从侧面近距离一箭射中其面门,坠下马去,被被宋军乱刀杀死。


  4、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关胜曾对宋江说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他一锤打死索超。一刀将邓飞砍作两段,后来又伏在城门内,一刀砍死李逵的副将鲍旭。 后来石宝被困在乌龙岭上,还又杀死了铁笛仙马麟,锦毛虎燕顺。最后力战无路,方才自刎身亡。


  5、护国大将军司行方: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之一,三十回合就斩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统领里的五虎将插翅虎雷横。可惜司行方很快就因为兵败坠水而亡了。


  6、皇侄方杰:在助手杜微飞刀的帮助下,一戟将霹雳火耸下马去,使秦明死于非命。后被卧底的柴进截住了退路,方杰下马逃命,让柴进一枪戳中,燕青赶上一刀结果了性命。


  7、镇国大将军厉天闰:曾一刀斩掉周通;李忠带伤走了。十个回合杀败左手负伤的双枪将董平。厉天闰借着松树的掩护,一枪搠倒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的没羽箭张清。厉天闰在兵溃之时,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心态失衡,被卢俊义挑于马下。


  8、小养由基庞万春:江南方腊国中第一神射手。一箭正中九纹龙史进,撞下马去。指挥部下乱箭齐发,灭掉了梁山一流的骁将拼命三郎石秀及陈达、杨春、李忠、薛永等五员水浒将佐,以及二千多名军卒。连珠箭射死欧鹏。后不防汤隆伏在路边,被他一钩镰枪拖倒马脚,活捉了来。将庞万春割腹剜心,祭献欧鹏并史进等。把首级解赴张招讨军前去了。


  9、枢密吕师囊:二十回合就被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的金枪将徐宁觅得破绽,肋下刺着一枪,搠下马去,魂归了阴曹地府。


  10、方垕:方腊的叔父,方杰的祖父。守卫歙州遭遇突入城内的卢俊义,被一刀斩杀。
  11、方天定:方腊的太子,镇守杭州军,爵封南安王。后杭州城破被张顺的冤魂所杀。


  12、方貌:乌鹊桥下撞见武松,赶上一刀砍断了马脚,方貌倒颠将下来,被武松补上一刀砍了。
  13、右丞相祖士远:被活捉


  14、娄敏中:方腊的左丞相,战斗中杀了阮小五后,自杀而死。


  15、谭高:方腊的右丞相祖士远的部下。死在朱仝的枪下


  16、郑彪:人呼为郑魔君。一枪挑死王英,掷钢砖打死扈三娘。配合包道乙砍断武松左臂,后被大刀关胜斩于马下。


  17、包道乙:方腊麾下头领。尊号灵应天师。曾砍断武松左臂,被凌振放炮打中包天师头和身躯,击得粉碎。


  18、高玉:官拜侍郎。在歙州跟庞万春一起偷袭宋军营寨,中埋伏被呼延灼打死。


  19、司天太监浦文英:方腊的部下。后被包道乙所杀。


  20、邢政:方腊麾下头领。官拜苏州元帅。被关胜杀死。


  21、杜微:方腊麾下头领。曾协助方杰杀死秦明,飞刀射死郁保四、孙二娘,兵败躲在他原养的倡妓王娇娇家,被他社老献将出来。剖腹剜心,滴血祭奠秦明、阮小五、郁保四、孙二娘。


  22、贺从龙:官拜御林都教师。后被卢俊义活捉。


  23、南军八骠骑:


  飞龙大将军刘赟,飞虎大将军张威,
  飞熊大将军徐方,飞豹大将军郭世广,
  飞天大将军邬福,飞云大将军苟正,
  飞山大将军甄诚,飞水大将军昌盛。


  曾与关胜、花荣、徐宁、秦明、朱仝、黄信、孙立、郝思文八人群战。


  后美髯公朱仝一枪刺死苟正。刘赟领了些败残军投秀州去,不知所踪。后朱仝生擒徐方(被斩),史进生擒甄诚(被斩),孙立鞭打死张威,李俊枪刺死昌盛,樊瑞杀死邬福。宣赞和郭世广鏖战,都死于饮马桥下。


  31、浙江四龙:


  玉爪龙都总管成贵,锦鳞龙副总管翟源,
  冲波龙左副管乔正,戏珠龙右副管谢福。


  逼得阮小二自刎,炸死孟康。后成贵、谢福被隔岸百姓生擒,解送献入睦州。翟源、乔正不知去向。成贵、谢福被割腹取心,享祭兄弟阮小二、孟康。


  35、江南十二神:


  擎天神福州沈刚,游奕神歙州潘文得,遁甲神睦州应明,
  六丁神明州徐统,霹雳神越州张近仁,巨灵神杭州沈泽,
  太白神湖州赵毅,太岁神宣州高可立,吊客神常州范畴:
  黄幡神润州卓万里,豹尾神江州和潼,丧门神苏州沈抃。


  高可立、张近仁杀梁山好汉韩韬、彭玘。后史进献沈刚首级,张横献潘文得首级,刘唐献沈泽首级,孔明、孔亮生擒卓万里(被斩),项充、李衮生擒和潼(被斩),郝思文箭射死徐统。李逵砍翻高可立马脚。高可立攧下马来,再补一斧砍下头来,鲍旭从马上揪下张近仁,一刀也割了头。王矮虎、一丈青把范畴(被斩)了。宣赞、郝思文两个,一齐向前,把沈抃(被斩)一枪刺下马去,众军活捉了。赵毅(被斩)躲在百姓人家,被百姓捉来献出。应明乱军中杀死,获得首级。47、二十四将:


  厉天佑:南国四大元帅之一厉天闰之弟,后被吕方斩杀


  吴值:杭州陷落之际,被李俊和石秀抓住杀死。


  赵毅:偷袭祭奠张顺的宋江和戴宗,被埋伏的李逵杀死。


  黄爱:曾引的梁山好汉花项虎龚旺中伏而死。后被呼延灼的部队擒获,在宋江军前被斩首,血祭英魂。


  晁中:被花荣射死。


  汤逢士:阮小二、阮小五、孟康引五千军截断了归路,乱枪戳死汤逢士。。


  王绩:被花荣一箭射死。


  薛斗南:在乱军中逃难,不知去向。


  冷恭:杭州城内的战斗中死在林冲的蛇矛下。


  张俭:杭州二十四将之一。跟随元帅厉天闰救援被卢俊义部队攻击的独松关。后来独松关陷落,张俭率部撤退时,被解珍和解宝生擒,被押往张招讨军前斩首示众。


  元兴:方腊麾下头领。后被项充、李衮所杀


  姚义:方腊麾下头领。后在乱军中被杀


  温克让:被扈三娘,王英活捉,斩首示众。


  茅迪:被阮小二,阮小五,孟康活捉,被宋江斩首。


  王仁:两次出战梁山八骠之首的花荣。第一次斗了十合不分胜败,第二次被花荣用弓箭射杀。


  崔彧:被解珍、解宝所杀。


  廉明:被鲍旭一刀砍下马来。


  徐白:被呼延灼的部队擒获。在宋江军前被斩首,血祭英魂。


  张道原:被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生擒。被宋江斩首。


  凤仪:被秦明当头一狼牙棒打着,攧下马去。


  张韬:曾腰斩梁山猛将董平。后被解宝拦截,措手不及,为其所杀。


  苏泾:被鲍旭用刀砍死。


  米泉:被索超一斧劈死。


  贝应夔:人称“贝战神”。被武松一刀砍下马。


  71、昱岭关守将计稷、雷炯:
  二人率兵射杀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六人。后计稷被魏定国活拿,雷炯被孙立生擒,一起被割腹取心,享祭史进、石秀等六人。


  73、独松关守将吴升、蒋印、卫亨:
  吴升:被孙新、顾大嫂活捉。


  蒋印:被林冲蛇矛刺伤,后被李立、汤隆活捉。


  卫亨:被时迁、白胜活捉。


  76、扬州府守将:陈观、陈益、 陈泰,叶贵、 吴成 (都被杀)


  81、湖州守将:弓温、副将5员,被杀
  弓温:宋江大军征讨方腊,弓温并副将5员战败,湖州亦被宋江军攻破。
  5员副将没有留下姓名。


  87、东管守将:伍应星、白钦、景德、夏侯成
  伍应星:被李应的飞刀杀死。


  白钦:与梁山的吕方恶战,双方同归于尽。


  景德:曾与梁山好汉郭盛交战未分胜负,后在乌龙岭被宋军大将王禀一杀。


  夏侯成:为鲁智深所追,并杀之。


  91、秀州守将:段恺:投降宋军。


  92、江阴、太仓守将:严勇、李玉:
  严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枪搠下水去,身死。


  李玉:被乱箭射死


  94、常州守将:钱振鹏、金节、 许定
  钱振鹏:方腊麾下头领。关胜把钱振鹏一刀,也剁于马下


  金节:投降宋军。


  许定:常州统制官钱振鹏副将,后被宋江军打败。下落不明。


  97、宣州守将:家余庆、李韶、韩明、杜敬臣、鲁安、潘浚、程胜祖
  家余庆:宣州失陷后逃走。


  李韶:曾与呼延灼交战,后败走,死于乱军之中。


  韩明:被董平杀死。


  杜敬臣:被林冲蛇矛刺死。


  鲁安:被索超一斧劈死。


  潘浚:与张清交战时被石子打落马下,被打虎将李忠所杀。


  程胜祖:与卢俊义军的穆弘单挑,弃马逃跑,此后下落不明。


  104 参政沈寿、佥书桓逸,活捉
  106 引进使冯喜 下落不明


  107 卫忠 六军指挥使,下落不明
  108 袁评事 富阳解粮,投降,保举为富阳县令
  其实还有诸多巧合,包括方腊方降将数目,最后幸存的数目(就是没有结局)都与梁山方几乎是相同的。这个过于琐屑,笔者也不不细细考证了。
  至于人物的对称关系也很多,如庞万春对花荣,鲁智深对邓元觉等等。有兴趣的读者可再研究。


行文至此,笔者认为可以解读了水浒传中两大谜团:1.水浒传中为何征方腊后损兵折将,回归历史的真实 2.水浒传中真正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作者为何用颠倒笔墨的手法来写。
  水浒传为四大奇书之首,很多人都根本没有看明白。书中写了太多不符合社会正常道义的人物,可以说是黑暗之书。但是,这不是作者的本意。就如前文所言,水浒传的创作初衷,乃是被刺激的结果,乃是救民族于水火之计。唤醒民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干的。而并非是施耐庵本人阴暗冷酷嗜血,也并非他本意喜欢劝人作恶,喜欢唆人犯罪。
  施耐庵先生塑造了众多的黑道人物,但并不是说此书三观不正,书中凡施阴谋诡计者必被阴谋诡计所害,因果报应不爽。这难道不是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吗?
  作者以曲笔描写方腊起义的反面,固然有激发民众血气的背景,从另一方面讲,难道不是为了寻找光明吗?


  谨以这首诗结束本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4-4-19 18: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