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爸妈,就算我做错了。能不那么说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上周六,我在北京南站下火车时,发生了这样记忆犹新的一幕。
火车进站后,乘客都排队走出车厢,急匆匆往出站口涌,人流十分拥挤。我路过一个车厢门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个妈妈急匆匆牵着女儿要下车,小姑娘看身高至少5岁了。
我只是路过扫了一眼,也没在意,正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哎呀!”
妈妈,其实我很害怕
我回头一看,原来孩子踩空了,一只脚陷在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空隙里,身子已经沉下去一截。幸好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立刻大力把她提了上来。
妈妈把孩子带离车厢门几步远,给后面下车的乘客让出路来,紧接着,开始大声吼这个女孩子:
你是不是瞎啦?!为什么走路的时候自己不看着?!
你刚才踩空了吧?!你要是掉下去怎么办?!
知不知道有多危险?!
摔这一下疼不疼?该!让你长长记性!
……
而小姑娘在妈妈说她的时候,一句话不敢回,惊恐地看妈妈一眼,就赶紧低下头,自己默默去抚摸一条小腿的前侧,应该是刚才踩空的那条腿被站台磕到了,孩子觉得疼。
我很理解这个妈妈的着急。
孩子如果真的跌入站台和动车之间的缝隙,救援不易,非常危险。即使只有一只脚卡住,孩子摔到了,在人流一直向外涌的站台,也很容易被踩踏。而且,孩子看上去至少5岁了,的确应该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但话说回来,谁又能不犯错呢?就连我们成人都有出门摔跤的可能,更何况孩子呢?
我看到这个小姑娘,在妈妈心急火燎训斥自己的时候,又畏惧又委屈,妈妈一个高亢的声调,都能吓得她浑身一缩,真是让人有些心疼……
就算孩子做错了,先抱她一下,不可以吗?
爸爸,其实我很疼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住的是平房,厨房是院子里另一间,做饭要出屋的。应该是我还在幼儿园大班时,有一天我妈值夜班,晚上家里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我爸嘱咐我,他去厨房做饭,让我自己在屋子里好好玩。
他也没多想,五岁的小姑娘,难不成还能闹翻天?我起初也确实挺乖的,就自己坐在床上玩娃娃,但玩着玩着就无聊了,于是忽然想了个主意——我可以四脚着地、闭着眼睛在床上爬,能摸到床边还不掉下去,就算我赢了。
如果从成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多么非常奇葩的想法!我现在也回忆不起来,为什么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觉得这么合理,还自己给自己定输赢的规则(这不就是孩子的世界么)。
结果就是,我爬着爬着,呱唧就掉下了床,还摔得很重,放开嗓子就哇哇大哭。
当时是夏天,院子里有很多邻居在乘凉,哭声不仅唤来了我爸,还引来一大帮阿姨、姑姑、奶奶来围观。
这下可热闹了:
我把自己摔得七荤八素,脑袋上顶着大包哇哇地哭;
一群年长女性在旁边七嘴八舌批判我爸:“你怎么能把孩子自己留在屋里呢?”、“你心也太大了!”、“这样当爹不像话!”;
而我爸则在进行苍白的辩驳:“我去做饭了呀!”、“我也没想到她会摔着自己呀!”、“刚才玩的好好的呀!”……但一轮轮败下阵来。
结果就是,我爸气急败坏。一方面是心疼我摔到了,也气我调皮;另外一方面,对自己没看住孩子的自责;还有就是,邻居的责备让他也觉得很没有面子。
所以就非常生气地训斥了我,一直在说: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好好的自己还能掉下床?为什么这么傻,要这样做?我不过走开一会儿,你就要出幺蛾子,太不像话了!哪有小女孩这么调皮,你怎么一直不听话……等等。
包括因为我爸听到哭声着急赶来,厨房没有关火,晚饭烧糊了,这件事也算到了我头上。
我呢?我当时就觉得疼啊,然后特别委屈、沮丧。
爸爸妈妈都不在旁边,他们让我自己玩,我就自己玩,已经努力去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但结果却搞砸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玩个游戏,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觉得自己做错了,很自责,又觉得很伤心,因为整晚上也没有人安抚我,问问我怎么样。
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
我已经知道错了
你何必咄咄逼人
许多年以后,当我自己也为人父母以后,我能够理解我爸当时着急的心情了,但无论何时回想起来,依旧是段非常不快乐的经历。
看着站台上手足无措的小女孩,我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摔伤的疼痛、对后果的害怕、不被理解的委屈、做错事的自责、对家长的畏惧……明明都写在天真的小脸上,却没有被最亲的人看到。
再看那个妈妈时,我又像看到一面镜子,很想停下脚步来审视自己——我在孩子眼里,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其实,无论是火车站的妈妈,还是当年初为人父的我爸,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迫切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担心危险还会再次发生。他们做的这些只是出于爱。
但孩子却感受不到。在孩子眼中,只有怒气冲天的狰狞面孔,和极具威胁性的话。
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错了,甚至还被吓得不轻,我们何必还要咄咄逼人呢?
如果小女孩在火车站踩错那一步,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把她抱到一个人群比较少的地方,先查看她是否有受伤,问问孩子是不是很疼?然后再说:
你刚才走路不注意脚下,踩空了,你也很害怕吧?
如果掉下去是非常危险的,你也知道对吗?
所以妈妈一再提醒你留意,是担心你受伤。
妈妈不一定每次都能帮助你,所以希望下次你能够注意力集中,保护好自己。
那么,孩子的满眼委屈和畏惧,是不是会变成努力点头的回应?
如果我小时候,我爸能冷静下来,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发生了什么?你有没有摔疼?”我或许就不会对那时的疼痛、尴尬那么记忆犹新,而是只记住一个关怀我的爸爸。
你口口声声说爱
满嘴却都是伤害
心理学里有一个观点,人更倾向于记住不快乐的记忆。
所以长大成年后,当我们回忆童年,常会发现,快乐的瞬间在脑海中只留下浅浅的吉光片羽,最记忆犹新的往往是不开心的事。
都说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会伴随一辈子。也许有爸妈会觉得,至于么,小孩子难道就这么玻璃心,我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其实我妈也这样说过。
我小时候,爸妈的教育方式都属于“激烈批评”和“落井下石”型。出了错,我听到的第一句永远是“我早就跟你说过……吧?就是不听!”而当下的伤心和沮丧,永远是被忽视的。
长大后懂得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为了果果也和我妈吵过,我妈的反应就是:“你做错了事,还不许我说吗?!”
当然可以说。关键是,你是怎么说出来的呢?
去年有句话被转疯了——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说爱,满嘴却都是伤害?大家之所以都在转,正是因为被这句话戳中了童年的痛。
的确,孩子没有那么小心眼,不会因为爸爸妈妈的一句话,就不爱我们了,或者一辈子一蹶不振、亲缘疏离。但如果我们当家长的不改,一直是这样说,这样做,那么对孩子来说,就会变成一年365天,每天都要面对的环境,日积月累就会造成伤害。
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怎么来的?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我想知道自己
被看见、被关心
上个月我在美国上课,跟随儿童心理疗愈大师——Terry Kottman博士学习游戏疗愈。Terry有超过30年儿童心理咨询的经验,接触过数不清的孩子,其中大部分在常人看来是“行为有问题”的。
Terry说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她说:“我做了30多年的儿童心理疗愈师,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我发现从来没有坏孩子,其实孩子们最心底的愿望都是一样的——想要知道自己被看见、被关心,仅此而已。”(获取更多教育资讯,关注公众号:孩子四轮学习法添加微信领取教育学习电子书:L18666140768)
我相信,没有一个负责的爸妈会“看不到”、“不关心”孩子,但就像那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和孩子一起玩得高高兴兴的时候,我们付出的关心和爱意自然不少,但当孩子调皮、犯错,惹我们生气的时候呢?
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孩子这时同样需要被看见、被关心、被理解?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先表达关心和理解,并不代表溺爱,而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你感同身受,不要害怕,我们相信你下次能做到更好,然后再一起讨论下次怎么做也不迟。
说到底,共情,就是先要坦率地说出我们的爱,再进行沟通;而不是不经大脑,放任责备和埋怨的利刃伤害我们所爱的人。
当孩子做错了事,立刻发火很容易,冷静下来先共情却不简单。可这恰恰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门功课,不是吗?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2-23 11:4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