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纽约客》起底北美留学生日报如何收取“智商税”:全靠编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8-21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编者注:



本文编译自《The New Yorker》(《纽约客》)


文/Han Zhang ,August 19, 2019


编译/银翼杀手、 Martin、Joanne、纳兰雪野等
全文较长,但值得读完。文章分九部分:
一、“显然,只有中国人才能拯救地球”
二、在美国很难找到不接触“北美留学生日报”内容的中国学生
三、“北美留学生日报”使用了145次“辱华”字眼
四、“新媒体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
五、“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文章精确反映了自己读者群对美国的幻灭”
六、“老实说,这纯粹是捏造的”
七、阴谋论越离奇,流传得就越广
八、“我的文章流量可以轻松碾压他们”
九、“但我想如果不看新闻,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以下为《纽约客》报道中文编译全文,略有删节。




一、“显然,只有中国人才能拯救地球”



在二月份的一个星期一早晨,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们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办公室内,进行编辑部会议。北美留学生日报是一个针对在北美生活的中国留学生中文在线媒体。纽约分部的主编Guan Tong查看了过去一周的内容流量,盯着她的Macbook,她看上去对她看到的数字比较满意。


一篇北美留学生日报创始人林果宇写的关于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的文章,已经拥有了超过100万的阅读量。文章的标题是“显然,只有中国人才能拯救地球”。这样强劲的数字显然让人感到意外:当时是中国新年(春节),对于北美留学生日报来说,这原本应该是增长缓慢的一周。“不用再担心过年时候的低流量了。”Guan十分高兴地说到。一名年龄与其他雇员年龄相仿,20多岁左右的写手,报上了另一个关于流浪地球的题目:流浪地球是最高的证据,“我们中国人不会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我们集中力量去办大事。不同于美国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一种特属于中国的特质。”Guan通过了这个报题。


Guan将她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名叫做Deng He的作者身上。这名作者以爆款文所知名。那些文章能够获得数十万词的点击与分享。在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办公室里,全都是26岁的Deng的照片。他有一个外号叫做He-He(鹤)。在照片里,He-He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在镜头面前就像一个明星一样。


He-He正坐在一个旋转椅上,拿着巨大的爆米花桶。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墙上,贴上了一个禁用词的清单,以及关于图片的检查规范(请不要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如果你必须使用,请与负责文章的人讨论。),以及一个现金奖励系统,激励那些能够吸引点击量的作品。超过100万阅读量的文章可以获得1000美元。“每个人都在学习He-He的写作风格。”Guan对所有人说:“他们会问自己,He-he会如何去写这个话题。为什么He-He的文章能够有那么高的点击量。”她直接问到Deng:“告诉我们你如何写作,让大家从你身上学习。”


He-he(鹤)身穿黑色连帽衫,眼睛盯着桌子,转移了话题,挑选了一篇文章为例。







就在本周二,他的最新作品“我给叙利亚的朋友看除夕中国放鞭炮的视频,他哭了......”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爆款文章,仅仅5天时间浏览量就超过了70万。在这篇文章里,他使用了第一人称,讲述了当年他和朋友优素福的一些往事,两人此前在美国高中相识。



内文写道“当他向优素福展示春节庆祝活动上燃放烟花的视频时,优素福哭了。这些爆炸似乎让他想起了家乡的战争,那场战争杀死了他的多名家人,包括他的弟弟阿齐兹(Aziz),阿齐兹被炸成了两半。”



鹤告诉整个编辑团队:“我们需要把事实和感受结合起来,就拿这篇文章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既要呈现有现实的东西,也要有思想的东西。否则,就会缺乏情感吸引力。”
二、在美国很难找到不接触“北美留学生日报”内容的中国学生



北美留学生日报成立于2014年,当时创始人林果宇最初在北京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运营。但是现在,北美留学生日报已经发展到北京有30名员工,纽约有15名员工。



这个公众号的初期只针对出国留学生,可以被看作是一本带领留学生融入校园的生活指南,以前的内容基本是”如何提高平均绩点和为期末周冲刺”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它逐渐变成了今天的“独具一格”的特色报道:更倾向于推送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中国新闻、关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生活的报道(性、毒品、谋杀和失踪女性频繁出现)、以及一些来自美国和名人世界的新闻。





就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北美留学生日报送了一条“用替身?换将?命不久矣?希拉里总统之路或要提前结束了”。就在最近,还有一篇“特朗普躲过一劫!通俄门调查结束了,他没事了......”,其他的包括“ISIS被彻底消灭了!最后一批IS被剿灭,但是世界变得更不安全了”、“好莱坞性感亚裔女神,初恋就是吴彦祖,迷倒全世界型男...”。


“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微信平台拥有160万粉丝,日活跃读者超过100万,是日益增长的中国“自媒体”之一,也被称为“新媒体”,它们与政府没有从属关系,主要通过以微信为主的中国社交媒体与订阅者产生联系。今天,在美国很难找到一个不常接触“北美留学生日报”内容的中国学生,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即使你不订阅,也无法避免在浏览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时看到被他人分享在内的“北美留学生日报”故事。此外,中国的官方媒体也经常转发或汇总“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内容,这些都助长了它被更广泛的读者所认知。



“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潜在读者—那些正在或渴望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正在迅速增长。仅2018年,就有36万多名中国学生注册了美国的大学,这一数字比10年前成4倍增长。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占全美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数量超过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印度和韩国留学人数总和。


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不会选择在CNN上观看美国大选,也不会在Twitter上获取网络最新情报,却习惯从“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微信文章中截取的网络片段中获取类似的消息。“北美留学生日报”曾有一篇题为“实锤!美国1%的富人坐拥40%财富,贫富差距退回百年之前”的文章,原版是《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一篇关于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的财产税计划的文章集合体,“北美留学生日报”在自己版本的文章上点缀着花哨的图片与gif动图,其中包括三只猫、两只鸭子和一个天线宝宝。





三、“北美留学生日报”使用了145次“辱华”字眼



“北美留学生日报”有时会将怒气撒在毫无戒心的中国公民身上。2017年,一个名叫Yang Shuping 的中国留学生在马里兰大学发表毕业典礼演讲,称赞她在美国找到的“甜美自由的空气”。随后,“北美留学生日报”发表的一篇名为“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涉嫌辱华:我在美国吸到的空气都是甜的”,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Yang成了中国网络欺凌的目标,并删除了她的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账户。(“辱华”是“北美留学生日报”文章里的热门词汇,截至今年2月,该词已使用了至少145次。)






“是的,中国有空气污染,”北美留学生日报回击Yang的演讲时说,“但是美国的空气真的这么好吗?你是不是每天都要对纽约市充满小便味道的空气深吸一口气呢?“(这一段是由北留的纽约办公室发出的。)



2017年北留的另一篇标题为“出国的女生,请远离这些外国渣男!警惕这些“洋”套路” ,文章用图片展示了一名身穿毛时代制服的白人男子。而这些照片是一个住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照片,他和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关系。这名男子震惊地看到自己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他在微信朋友圈上问道:“我做了什么?”话尾添加了一个哭泣的表情符号。
“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它缺乏直接的竞争对手。中国主流媒体倾向于将海外的中国学生视为一群被宠坏的孩子,官方有时会质疑他们(对国家)的忠诚。美国当地中文报纸常年服务于较年长,且不那么富裕的中国移民。中国留学生在本地的中文报刊出版物中很难找到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或情感可以产生共鸣的地方,并且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觉得英语新闻很难读懂。



2012年4月,南加州大学工程专业的同为23岁的研究生Qu Ming和Wu Ying,坐在离学校不远的Qu的车里被人枪杀。在报道这宗双重谋杀案时,中文媒体常以类似的细节带节奏:两人死亡的车是一辆宝马,这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遣词酌句中带着这样一种暗示,暗示着一种导致犯罪的奢华生活。



《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等英文媒体捡起(中文媒体的)线索写到:“他们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无情的中文媒体说,两名南加州大学学生在豪华宝马车中被杀,是因为他们的车。” 那篇报道最终引发了强烈的反击。中央电视台(CCTV)采访了Qu的室友,室友指出那是一辆二手车,并通过网络摄像头展示了他和Qu居住的公寓,他们共用一张桌子,睡在直接铺在地板上的床垫上。


林果宇在创办“北美留学生日报”时说,Qu和Wu的谋杀事件明确了他的使命。他说,中国留学生需要有媒体来更好地反映他们的利益,为他们展现媒体的热心与同情心。他在2015年的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致力于为海外学生和他们周围的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报道和富有同情心的故事。”


四、“新媒体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



林果宇,“北美留学生日报”的CEO、创始人和总编辑,今年30岁。他开玩笑说,自己的年龄在这个行业已经算是“老年人”。他对我说,“这是一个90后或95后的世界,真的。” 我只在电话里和林果宇聊过,但他在互联网上是一位交错于华尔街兄弟和典型的中国CEO之间的形象:黑框眼镜、正式衬衫、笔直的站姿、严肃的目光。



他很少谈论自己,他的传记也不完整。他出生于中国东北辽宁省的大连市,辽宁与朝鲜接壤。他告诉我,他在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Miam University)学过会计,并加入了一个大学联谊会,不过他强调,加入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而不是为了“愚蠢的饮酒”。他说:“那些纯粹为了玩耍的场合对中国学生或华裔美国人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2012年大学毕业以后,他去了硅谷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做审计员,但随后决定回国。“我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问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他说。中国的2010年代初,是创业公司的黄金时代。美团(中国版Groupon)创建于2010年。同一年创建的小米,后来成了华为和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强劲竞争对手。2012年创建的滴滴,后来买下了优步中国, 现在正雄心勃勃进军南美市场。2011年诞生的短视频平台快手,现在每月拥有数亿的活跃用户。2011年出现的聊天应用微信,表面看起来与之前的聊天软件没什么不同,却迅速成为中国人社交生活的核心,目前每天都有10亿的活跃用户(而Facebook全球所有用户都加起来,也只有16亿)。



2015年,林果宇从投资人徐小平那里得到100万元人民币(约15万美元)的投资。徐小平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新东方作为中国最大的语言培训连锁机构,1993年起帮助了无数中国学生以流利英语考过托福和雅思,并从此进入外面的世界。2017年底,北美留学生日报完成总金额将近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中一个投资方是微信的母公司腾讯。



“投资者认为,新媒体是一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产业。”林果宇说。“关键是,如何将数据变现。微信广告,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北美留学生日报”现在的广告主包括,新东方及其他语言培训机构;金融服务,比如银联;中国电信;以及电子商务巨头天猫。


五、“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文章精确反映了自己读者群对美国的幻灭”



“这些广告的繁荣,证明了中国网民对微信的高度依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萧强说。谷歌、Facebook、Instagram和推特在中国都无法使用,所以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与国内亲友的联系高度依赖微信。同时他们也用微信阅读与中国有关的新闻。


萧强说:“如果他们在国内的时候,每天在微信上花五六个小时。那么出国以后,他们仍会每天花五六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出国不出国,没什么区别。”


萧强说,像中国许多网络公司一样,北美留学生日报选题很谨慎。“所以,就只剩吃喝玩乐和支持官方的内容了。”萧强说。地摊小报风格的标题加软性的宣传属性,同时吸引了读者、投资人和政府。



北美留学生日报有时候会从右翼阴谋论媒体infowars和俄罗斯官媒“今日俄罗斯”收集素材。北美留学生日报曾以俄罗斯卫星社某造谣文章为基础,宣称在叙利亚救助伤员的“白头盔”志愿者组织“比ISIS更加邪恶”。



美国2016年大选刚结束不久,北美留学生日报曾发布一篇文章:《美国媒体人:大选期间我们不再是记者,而成了希拉里的啦啦队!》。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之一,是时任纽约时报出版人的Arthur Sulzberger Jr.给报社同事的公开信。但他信中的内容与北美留学生日报文章的内容完全不同。



林果宇说,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文章精确反映了自己读者群对美国的幻灭,尤其是将美国与中国比较之后。”“2016年大选之后,我们的读者看到当今美国社会有多么撕裂。”他说。“他们看到自由给社会带来的混乱。同时,中国社会秩序井然,积极正面,继续前进。这让中国留学生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写批评中国的文章,或者对美国唱赞歌,读者就不会再喜欢我们。”



前些天,美国阿尔帕索和戴顿相继发生大规模枪击之后,北美留学生日报发文章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拥有半自动武器。文章说:“那是因为,在美国,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警方没有义务保护你。”



六、“老实说,这纯粹是捏造的”



Deng He(鹤)结束了一场员工会议后,我终于在午餐时间对他进行了当面采访。(Deng最近从北美留学生日报离职,入职一家中国的广告公司。)出了办公室,他似乎没那么拘束了,谈起工作时更是神采飞扬。他毕业于Dallas的Texas大学,拥有市场营销学的硕士学位,毕业前曾在中国的公关公司实习,去年进入北美留学生日报。他说:“我们的微信账号代表了我们老板林果宇的声音,我们只是跟着他的指令干活。” “从我入职那天起,我就严格听从老板的指示,他让我写什么我就写什么。或者说,什么东西流行,我们就写什么。”



一天在下班时间,林果宇给他打电话,说自己看网络热门视频的时候出现一个想法。林果宇让Deng He 写一篇叙利亚朋友的故事,此人在中国看到春节爆竹时想到自己战火中的故乡。然后Deng创造了文章的细节,包括作者与这个叙利亚人从高中起就是好友,叙利亚人死去的弟弟等等。(最开始的时候,林果宇拒绝就此文是否捏造进行评论。第二次被问到此事时,他彻底否认了此文属于捏造的说法,转而宣称文章的基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合伙人兼经理牛承程Susanna Niu则说,那篇文章所有细节全部属实。)


我向Deng He询问,为什么他觉得这篇文章能引起这么多观众的共鸣。


“老实说,这纯粹是捏造的,” Deng He回答说。“一切都是虚构的。我不确定我是否做对了,但这是老板让我写的。”他还说,“我认为,如果一个新媒体账号想要打动别人,你必须要让他们觉得这是真实的。”


接着,他一口气说出了当时转载那篇文章的其他自媒体,里面甚至还包括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官媒。



Deng He说:“不管你写什么,总有人会骂你。但尽管如此,你还是在从他们身上赚钱,就当向他们收智商税了。”


我与北美留学生日报的一名前员工进行了交谈,她声称对北留会大规模编造故事感到震惊。



但她也很实在地承认了,在中国的新媒体领域,这样的现象并不令人意外。新媒体风险低,且转瞬即逝。更多的写手倾向于讲故事,毕竟,“大多数人阅读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谁会真的来核实真假呢?没有人会,文章过了读者们的眼就行,是真是假没有必要去追究。”



七、阴谋论越离奇,流传得就越广



就像北美留学生日报的前员工告诉我的那样,想要完全解构北留的困难在于,它并不是正规的媒体,缺乏明确的编辑使命,或者是一个清晰的编辑标准。(有几位前员工告诉我,不同的编辑对所谓的标准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按照牛承程的话说,北美留学生日报是一家新闻机构。而Deng He则将之称为“新媒体”,在这种形式下,像他这样的年轻作家可以随意编造故事,创造一种潮流,迅速走红,创造出一个读者认为真实的故事。


当我问林果宇,把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文章称为新闻或内容是否更准确时,他生气地回答:“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被追问他的出版物身份时,林被迫用了个词“后真相”。


对此,他选择了《纽约时报》做解释,他相信事物的真相从本质上是不可知的,热点新闻的意义在于人们自己对它们的不同解读。为了能够更好的阐述自己的理念,他用了一个兼职做性工作者的研究生故事当假设。



“你该如何去定义它?”他问我,“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标题我们可能会取:‘震惊!道德破产!精英学校的研究生去卖淫!’,但也可以是正面的,比如,‘励志!应召女郎考上了名校!’......正确性并不存在,因为它总是相对的。”


林还说:“每当我们说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时,真正的意思是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价值观而已。“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学者方可成,自己也开设了一个名为《新闻实验室》的微信公众号,主要关注媒体素养。


方可成曾是《南方周末》的记者,在2013年转入学术界之前,他从事时政报道。早在2000年,当他还是一名高中生时,他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当时中国新闻业的空间比较大。2003年,中国取消了国内收容遣送制度。此前,有关广州一名民工因未携带身份证而被拘留,并在拘留期间被殴打致死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对于如今的国内新闻业,方可成表示叹息。大批记者离开了这个行业。人们更容易相信阴谋论,和假新闻。



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阴谋论越离奇,流传得就越广。许多微信用户正在成为阴谋论的温床,他们不一定真的那么讨厌美国政客。但有关此类的文章,总是能够轻松逾越10万+。


八、“我的文章流量可以轻松碾压他们”



再说回林果宇,他曾公开表示了对传统新闻行业的蔑视。还在自己的微信账户上写道,“我犯过的最糟糕的错误是把希望寄托在坚持新闻理想的人身上”。而在2016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群人只有自己的理想,没有制造新闻”。



在他看来,“传统新闻专业的学生倾向于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写一篇文章上,但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希望报道和编辑能够无缝地衔接,并增强我们对读者的吸引力,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等新闻发生后,再写故事。”


当我向林询问这些过去的评论时,他变得焦躁不安。他说,旨在“改变世界”的报道导致了新闻业的草率无力。当我回答说草率新闻与“坚持新闻理想”完全不一样时,他的不快变成了愤怒;他告诉我,在采访时引用受访者的话(反驳)是不恰当的。“难道我要告诉你我他妈的是个白痴吗?”他反问,渴望结束这个讨论。


看起来,林似乎并未将公开发布过的文字视为公开记录。在做这个报道的过程中,我尝试在北美留学生日报网站中搜索,发现从2016年初到当面美国总统选举日之间,共有63篇文章的标题中出现了“特朗普”一词,但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只剩下14个。我问林,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号是否删除了一些相关故事。他回答说,“它几乎从未发生过。” 当我提到许多与选举有关的文章似乎已被删除时,他毫不犹豫的说,“我们自愿删除了2015年和2016年的所有文章。”


林说他的批评者,包括方可成和“新闻实验室”,因为对希拉里败选感到沮丧不安,才来针对他,因为他曾预测特朗普会赢。“有一群人,即使受过美国大学训练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因为有怨恨,他们不适合向海外华人学生提供信息,”林说, “他们不是主流。我的文章流量可以轻松碾压他们,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讨厌那些傲慢自大又说读者可悲可怜的人。这样既不民主也不自由。“(在我们其他谈话中,他将自己与特蕾莎·梅和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



我和一些批评“北美留学生日报”的人谈过,我从未听到有人说它的读者可悲。事实上,他们都对现在的中国留学生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他们觉得,真正令人不安的是,许多中国人习惯于将说实话视为制造麻烦,这会导致他们刻意与事实保持距离。在网上中国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话说:“我只是一个吃瓜群众。”这意味着一个人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既没有途径也没有兴趣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



九、“但我想如果不看新闻,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22岁的Huang Yijie 是纽约大学二年级学生,也是北美留学生日报的读者。他留平头戴着黑蓝框眼镜,与我们见面时穿的蓝色针织套衫搭配很好,他表现得礼貌而充满希望。他在微信上有近3000名朋友,其中700多人是北美留学生日报的订阅者。



作为一个中国沿海城镇富裕家庭的儿子,黄在15岁时抵达美国,进入马里兰州的一所高中。“以前回到家里,我就是一名安静的中学生”。他说, “来到美国之后,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学校选举,我以前从未经历过这些事情。”在高中时,他开始以弗兰克的名字成为班长。


我们坐在他宿舍的地下室公共休息室聊天,他浏览了他的iPhone XR手机上的聊天记录,并解释了各种微信群的目的:二手物品交易,晚饭聚餐,写作课,找人合租以便下学期离开纽约大学宿舍。还有一个微信群为新来的留学生提供了疫苗接种,购买健康保险和考驾照的建议。距离新的学期还有六个月,但是2023届的纽约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微信群里已有500名成员。



黄有着积极的社交生活,但他说,这个城市可能是一个孤独的地方。“纽约市的一个特点是街上的每个人都戴着耳机,当你独自散步或吃饭可能会很孤独。“他通过播客和在线阅读驱赶自己的孤独感。他每天大约看“北美留学生日报”两次,他告诉我,他特别欣赏对中国学生在美国校园遇到偏见的报道,比如一些教师强迫中国留学生在校园公共场所必须说英语的事件。“我喜欢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他说。


我问他那些来源不靠谱的文章,比如关于叙利亚朋友的那篇文章。他的回答让我想起了薛定谔的猫。“在我的心里,”黄说,“他们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当我问黄是否认为新闻行业很重要时,他停顿了一下。然后他说,去年夏天,他去朝鲜旅行,根本没有看新闻。“我真的很喜欢看新闻,”他说。“但我想如果不看新闻,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备注:本文编译自《The New Yorker》(《纽约客》):The “Post-Truth” Publication Where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 Get Their News (后真相时代媒体:在美中国留学生从这里查看每天的新闻),英文报道链接: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e-desk/the-post-truth-publication-where-chinese-students-in-america-get-their-news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1-26 15: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