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运气好)您将阅读到:
a.不可失的——灵气(开场提神)b.难得到的——思考能力(深度挖掘)c.邓巴数字的——MY创新运用(干货!!)
句子精炼到可以摘录了!!
①灵气
我中学语文老师说,我最喜欢那种有灵性的人,说完他怅然若失地看窗外的世界,我意犹未尽地观察他的眼睛——震惊发现这位阅尽风霜的老者目光是瘪屈如死灰,这种瘪屈让我嘲笑他的现在并且担忧多年后的自己。于是我经常在多读一本书书的时候会照一照自己的镜子,担心会不会什么时候也变成呆滞模样,那是十分讨厌的模样……读书读成痞也好,读成精也好,就是绝不想因为读书而失去了灵性、灵气……
②思考
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考。我们只是重复作者的思维过程,其中思维的大部分工作别人已替我们完成。这就是为何当我们从专注于自己的思考转向阅读的时候,会明显地感到轻松——人总是喜欢追寻容易的事情,哪怕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正如叔本华言,我们的头脑也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了——这是深思极恐的一句话,开始让我对读书产生怀疑。
一个人读书多的人--整天手不释卷沉浸于书,长此以往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故而,为求学会思考而来,最后反却因沉湎于他人的思想而无法自拔——久受外力压迫的弹簧最终会失去弹性,同样,如果我们的头脑不断地受到他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自己的活力。书中的思想只不过是沙地上留下的足迹:我们能看到别人走过的路径,但要知道他一路上看到了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然而大部分人专注于作者走过的脚印,却没有抬起头来开这个世界的风景——这也是我们从读书中学不会思考,反而丧失了原本思考能力的原因。
读书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潜质——如果我们本来就有这样的潜质,我们就可以通过读书而发现它们、唤醒它们,并逐步了解能把这潜质发挥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可以从别人的例子中来鉴别运用这些才能的效果,由此学习到正确使用它们的技巧,阅读教会了我们如何运用我们天生的才能--当然,前提是我们本身已经具备了这种天赋。否则,只能成为一个肤浅的模仿者。
③困惑:
平时我们熟悉不过的一句话,我听了总是很愤慨: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对,想得太多、想得不明白就应该去阅读,我阅读了,可是我读迷茫了,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您说的这个多和少的度量在哪里?是静态的量还是动态的量?——名人不暇给常人解释事物机理,抛却一两句警句格言,看似醍醐灌顶,其实轻描淡写、似是而非——再次问:读书的“多”与“不多”区别在哪里?
④观念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些与读书相关的观念: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人思想的精华。阅读一个人的著作,总比与他交往获益更大--即使这个人有着最伟大的思想。就最重要的方面而言,阅读一个人著作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与他交往言谈的价值。甚至一个普通人写出的东西也可能会给人以教益或消遣,值得一读--因为这些是他思想的精华,是他全部思考和研究的成果;而在与其本人交往时,也许会让人不甚满意。所以,读其书而不满其人,是有可能的。
然而,读书多的人容易产生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语言可憎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太热爱阅读了吗?
是因为现实的失落致使他总想到去书中寻找出口,我们希望藉由他人的思考得到触发自我突破的一把利刃……长期把现实的失落投注到书籍的世界中获得相应的汤匙,认定书就是人通向幸福的温柔乡、认为书就是追逐名利的智识库——这种想法没有错,可是他们过度执迷不知变通可惨可惨了。因为我们人是活变量,书是死变量,它不会自适应我们人各有异的需要,当我们执迷于书的时候,我们只能诉诸死板的文字只能获得死板的解法,当遇到遇到死书的时候你指不定得死!而这正是缺乏自发思考的弊端所在。
⑤比喻:书——特定时段特定情境思维的人
无论阅读目的是获得文字慰藉还是为了寻求智识,我们的收获与书都并非线性的关系,没有科学证明过,我们的收获就是与读书量正相关,也不是负相关;因为——一本书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停留在某一特定情境中思维的人,我们与那个阶段的他们交流而已。我们与书本质上是人与那个时刻的人的关系,书并不总是好的,坏人也会写书,好人也会写坏书……只不过碰到了坏书你大可以大卸八块处置他,而碰到坏人更多的时候你甚至无能为力——你有处置的权利,这就是你读书能赢的地方!
实际上,也是因为受叔本华跑马场理论的震动和恐慌,当我读了太多书以至于陷入苦恼的时候,作为一个凡人,我颇为得意的是能用道“邓巴数字”来解决读书与人生的相关量问题。
⑥邓巴数字:
根据150定律(Rule Of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邓巴数理论被认为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即: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指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社交的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于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
我尤其想借鉴这个定律是因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 邓巴数字是根据人类智力推断出来的社交定律——具有科学性。
2. 一本书相当于是处在某一特定情境中思维的人。
3. 因为我们需要与人交流,又因为我们还需要阅读。
4. 根据人类认知能力,开放的社交环境能维持150人的稳定关系——150是个人生活情境的人际基数。
5. 根据第2条,即书本相当于人,那么我们的书本阅读量就应该根据邓巴数字以及人类认知能力,有理由产生一个相对合理的阅读数量X——X即为阅读开放环境下,人在阅读世界的一个阅读基态。
X有待确说,按照下面的做法,你完全可以算得出个人的X值。
一:提炼交往因子:
我们得分析,我们是从这150个人中寻求什么?
比如:
和A是同事:追求 合作共赢
和B是对手:追求 竞争胜利
C是父母:追求 亲情永固
D是儿女:追求 养育有道
E是朋友:追求 友情长存
F是爱人:追求 爱情永葆青春
……
以上只是举例,你完全可以从150个人里面提炼出每一个因子,然后归纳相同相似相同因子——合并同类项。
二:根据因子,找到相对应因子的书——不限于一本,只要能合适的满足因子相关的问题即可。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X量的问题——当然,X会因人而异。
现在要解决:读深入度的问题——一切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为150人,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深读的是你生活中这20人对应出来的书。
150人之中其中之一是你的伴侣——爱人对你很重要,所以为了维持和丰富这段爱情,也就是说你精研这一对应因子的书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的书可以泛泛而书,有的则需要深入——这都是根据你与人交往的密切度而决定。
假定这150个因子各异,每一本书能够契合一个因子,那么——这150本就是你现在的阅读基态。
因为人活书死,所以,我们一辈子不是由这一百五十本书从一而终的。
人变书就得变。
我就是要建立一个完整、具有自我人格的人——书双同步的世界。书籍与自我世界同步成长,同时它丰富并能修正我的人生。
补充:
㈠关于体验:
我们总是在追求体验,尤其是一种一种完全忘我的精神态体验,这种感觉流是超级棒的事情。可我们要有选择性去体验。生活遇到太多A B C D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且你对它们同等的感兴趣。然而,我们在体验完A的时候被A附生的小a,小aa,小aaa……所吸引,从而丧失了BCD的精彩体验。如果说ABCD组成的是一个完整人生,那么如此无休止执迷于第一个选项的我们就只能活出一个畸形态的人生——当然也有可能是在A态绝顶BCD态下弱智的一方天才——但对于常人来说,如果无法永远在A态下走到底,就很容易落得不论不类。
⑵关于读好书:
读好书的前提是不读坏书:人生实短,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原本有限。
坏书伤害到你的,不会因为你意志的遗忘而从你沉睡的深海里抹灭,你由那个烙印继往开来,它依然潜移默化构成你现在所呈现的模样,润物无声的影响你现在的生命质量一——一坏书害人不浅。知道是坏书还读,那你真是活该了。
㈢读书与生活:
好书应该多读,可是即便读的再多,那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本末倒置。我认为出于生活
目的而读书而回到生活是最好的读书状态。读书有时是一种刺激,就像小白鼠一样,这种刺激这种反馈让他们反复去触碰,那只是一种动物态表现,不是寻求什么精神高地。我们需要一个恰当的读书量纲,没有原则就容易仅仅成为在他人的思维里嗨翻了的小白鼠。
以上思考多有叔本华的启发。谢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