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天水回族军阀马廷贤响应蒋委员长号召,开始对主力东移的冯玉祥辖区礼县进军。礼县县长是冯军任命的,自然组织民兵守城,马廷贤攻破后由于伤亡不小,愤而屠城,没错,屠城了,杀了七千多居民。然后便开始统治此地直到被邓锡侯驱逐。此人从没受到任何惩罚,虽然其屠城劣迹上了报纸,上了鲁迅的杂文,舆论一片哗然,此人也没参加过抗日,相反在豆瓣有缅怀国军抗战的军官名单中居然还有他。
腐败与否,吃空饷多少,四大家族敛财多少,真不算啥事。自己的军队在自己国家玩中世纪的屠城,中央政府毫无作为,这才是最可怕的腐败,就像长毛的西瓜,又软又臭。
补充:有人拿马廷贤是军阀而为南京政府开脱,也是醉了,姑且不论连军阀混战都解决不了的政府算不算稀烂,但马廷贤既是军阀,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国军,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马鸿逵)第1路纵队司令,正儿八经地属于国军战斗序列。
再补充一点:马廷贤屠城后不到一年,升官了,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陆军少将兼陇南绥靖指挥……
好了,我再喷两句:
1、屠城和一般的杀平民、肆意抢掠等等有质的区别,严重度和罪恶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2、将马廷贤清扫出政治舞台的,是挂着武汉国民政府第二十八军军长的四川军阀邓锡侯,大伙也都知道武汉国民政府完蛋了,宁汉合流,而邓锡侯直到红军长征到四川的时候才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南京政府第四十五军军长有了合法身份。也就是可以说:屠城的是合法国军,最后赶走这群屠城恶魔的却偏偏是并不合法的军阀。
3、南京政府虽然懒得管马廷贤屠城,可是报纸的舆论声势是很大的。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邓锡侯派兵攻打马廷贤的时候,马廷贤的上级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马鸿逵并没有援助他,马廷贤惨败后拉着残军逃到宁夏去投奔马鸿逵,马鸿逵都怕惹臭不敢见他。最后是马鸿宾出面,以他的部下太野蛮为理由将他的残军解散,此后马廷贤干脆就没了人缘再无东山再起的能力,也没脸呆在宁夏,就此远遁天津。抗战时期,这个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还曾投靠过日军,想当汉奸却没本钱,所以一直默默无名,直到建国后才被处决。
4、屠城后舆论纷纷,南京政府还真派了个叫严尔艾的人来调查,严尔艾的调查结果是:“马廷贤军纪严明,绝无屠杀不法惰事。”此后马廷贤才升任陇南绥靖指挥。撰写文史资料的人也不明真相,将邓锡侯驱逐马廷贤脑补为南京政府的命令,呵呵,要惩罚的话也光明正大啊。哪有给人家升了官后马上又调一支还没来得及招安的军阀部队去惩罚有正式番号的国民革命军的?这不自己打自己嘴巴子吗?幸好啊,底下评论的圣母都是凭直觉的也懒得去了解事实,也没搜到此事件来给南京政府遮丑,不然又让我费嘴巴子了。
那些在底下评论说战乱年代嘛,屠杀平民很正常之类的圣母们就别小清新了,假如哪天再出现个马廷贤在你家乡屠城还被政府加官进爵的时候,你再轻松地说“这很正常,不怪中央政府腐败无能”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