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美甲笔试 美甲手試 拔毛考试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罗玉凤身上挥之不去的阶层焦虑,我们一直都有

2017-1-12 12:45| 发布者: 村长| 查看: 12276| 评论: 0|来自: 腾讯

罗玉凤近日在微信更新了一篇长文《求祝福、求鼓励》,刷爆了朋友圈。她细数了自己从重庆穷苦小山村一路努力奋斗到美国的心路历程,内容详细、经历丰富、感情真实,打动大批网友。这篇文章不仅阅读10w+、点赞破3万,连打赏人数都已过万。

罗玉凤自征婚风波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人们争相嘲笑的对象:当年,她贫瘠的个人资本与过高的择偶目标之间的反差,冲击了普通人基于“门当户对”婚恋观产生的心理预期,再加上“读故事会知音”、“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等一系列高亮标签,一个丑女多作怪的网红形象冲天而出。所有人都以围观怪物的视角看待这个农村女人,围观者同时拥有了从外貌、智商、社会地位等全方位的优越感,并早早预设好了她的结局:冰冷的现实会给这个不自量力的怪物以沉重一击,撕碎她不切实际的人生梦想。

但是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期待都未落实:在这个遍布资质强者的娱乐和舆论圈中,罗玉凤不仅没有迅速沉沦,还飞速完成身份的迭代转型,从重庆农村到上海,从民办教师到网红,最后竟然到人生地不熟的纽约扎根;她先后签约媒体做主笔,拿到资金做投资人,在各个领域风生水起。罗玉凤的人生起点比大部分人低,如今人生履历要比大部分人丰富得多、精彩得多、成功得多。在成功主义的哲学指导下,很多当初嘲笑她的人才开始反思起来,并转换态度,由嘲笑变成尴尬、正视甚至仰视,将其作为一个励志标本去理解参悟。

其实,罗玉凤的人生故事,并不符合任何一个典型励志故事的套路:这条成功之道太偶然、太出格、不可复制、太传奇,别无二家;即使现在的落点看上去“很成功”,她也是反套路的:凤姐没打算洗白过去、重塑形象,她甚至都没有将人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拿出来兑现些什么的打算。即使签约专栏、有专业团队打理,她也大大方方把自己在纽约以约炮求绿卡的故事写出来,其真诚真实的思想状态,与当年上相亲节目的坦然一模一样。如今,普通人面对新版本的罗玉凤,在放下当年嘲笑的攻击长矛时,还是无法完成对这个人设的亲密拥抱:她全身带着的不择手段的底层生活哲学如刺一般扎人,但她又强硬拒斥着普通人对其进行的庸俗成功学想象。

不过,人们转发赞赏罗玉凤的最终原因,是在她身上人畜无害的无穷上进心,以及背后的阶层焦虑。这种焦虑在她从农村向城市进发的时候就宣告了:我不认命。还在重庆当教师拿150元工资的罗玉凤,是个诗歌爱好者,但在参加诗友聚会被区别对待的遭遇,让她决心“我要成为他们”。此后辞职闯上海、爆红后被攻击不退缩、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支撑她的动力就是这个“我要成为他们”的信念——乃至最后去往美国、挣扎底层,现在到网上公开求绿卡,也是这种观念的接续。这层跳脱自我阶层、成为别人艳羡阶层的进取焦虑,像黄金战衣一样包裹着天赋平平的罗玉凤,让她像个雅典娜女神一样四处冲杀、生死不顾。

事实上,现在的罗玉凤提出的这个愿望:一个农村出身其貌不扬的乡村教师要拿美国绿卡,和当初的上相亲节目提出的超高择偶条件一样,都是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痴人说梦。但是如今的罗玉凤,已经不会轻易成为嘲笑的范本,她在美国脚踏实地谋生,站稳脚跟;她的专栏思路清晰、货真价实,可以写出“所有底层年轻人,只要努力往更高阶层跳都应该鼓励支持“的金句;她的诗歌上了文学杂志被品评,她的《求祝福、求鼓励》一文,可以获得数十万的支持;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世界在给她回应。

罗玉凤是一个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人生案例,自始至终伴随她的阶层焦虑,是她人生轨迹的重要促成。其实,这种焦虑在我们大多数人身上都能找到:我不信命、我要成为他们,这些话语包装一下,不就是每天自我激励的励志语言?而把美国绿卡换成北上广一个户口、一套房、一个编制、一次爆红、一笔大生意,何尝不是我们夙兴夜寐的人生小目标?而我们未必能拿得出凤姐那样的勇气、决心与行动力。当我们看到把人生当舞台的凤姐像疯子一样努力的时候,终于都像傻子一样感动了:我们不会嘲笑她,我们更不会嘲笑自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4-18 13: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