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代,95%服装由美国生产,现在只剩5%,川普做总统当然希望有改变」,来自香港的Ida,是纽约市硕果仅存制衣厂东主之一,见证美国制衣业兴衰。她生产的时装标榜「Made in USA(美国生产)」,零售价最少数百美元起。对于川普即将「登基」,Ida认为是美国制造业重新起步的契机,「如果人人没有工作,又何来消费力呢?」纽约市曼哈顿的时装地区(Garment District),顾名思义是服装设计、生产中心,在60年代高峰期,全美95%衣服从这里生产。在区内与拍档经营制衣厂的Ida,见证制衣业由盛转衰,公司规模由80年代坐拥4间厂房,目前已萎缩至一层,员工约50人,专做梳织服饰,「我们已经算大,全区超过一半同行已倒闭」。随着订单往南美、亚洲外移,生意流失,Ida标榜「Made in USA」的制衣厂,近年转做高档生意,客户多为美国名牌如Rag & Bone、Alice & Olivia、Theory等,每件零售价数以百元起计。Ida坦言,由于时装地区位处纽约市内黄金地段,政府不断游说制衣厂搬迁,更给予逾60万元赔偿利诱,以腾出空间改建更值钱的办公室、酒店等,但一一被拒绝。「客户选我们,很大原因是方便,可以随时上来看样板、改设计,」无意搬迁的Ida解释,虽然「美国生产」时装成本高,但优势在于出货速度快、生产具弹性;她举例,由客户放下图样,最短两个星期内,制衣厂就能生产出近千件衣服,让客户提取再送到百货公司发售,「海外生产一定做不到」。作为逐渐式微的制衣业老板,Ida希望川普可实现「让美国再次强大」的竞选承诺,「再重新做大的话一定会高兴;毕竟如果工人没有工作做,怎会有钱买衣服?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养太多无生产力的人」。不过Ida也指出,美国消费者已习惯「买便宜货」,振兴本地制造业需要从进口加税下手,「当进口衣服价钱跟本地生产的差不多,消费者才会买本地货」。除成本问题外,怎样补充行业新血,同样使Ida感到头痛。现在制衣厂熟手工人大多为上年纪华人,有意入行的青年不多;她透露,正研究改组聘请来自中南美州的工人,「(中南美移民)要多少有多少,但要花好长时间培训,没有华人工人这么熟练。」 |
GMT-5, 2025-1-24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