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逛街买衣服,在试衣间碰上了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直掀他妈妈的门帘。见母子俩有说有笑,当是在这儿玩捉迷藏,也就没太在意。 在这妈妈隔壁单间试衣服,裙子刚脱下来,小男孩就掀开我的帘子,迅速探了个头,虽然被吓了一跳,但琢磨着这孩子可能走错了地方,就没说什么。 结果没半分钟,小男孩又开始掀帘子,这次掀得更为大胆,半个帘子都撩了起来,当时我就怒了,把衣服穿上,等着他再来“挑衅”。果不其然,看我没反应,男孩又来找事,这次我直接把帘子打开,对他吼了一句“干嘛呢”! 男孩显然被吼懵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孩儿他妈听见声音就出来了,看了眼孩子,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劈头盖脸指责我,“小姑娘家你凶谁呢!”。 我耐心地跟她讲了一遍事件经过,结果不仅没得到道歉,还被他妈教育了一通,“小孩子又不懂,掀帘看看怕啥”…… 说真的,当时只想把包砸在这母子俩身上。 孩子不懂事,大人难道也不懂事吗? 12岁孩子被同学推下楼梯,施暴者家长说这是孩子玩闹; 男孩偷开车撞死无辜路人后逃跑,家长也跟着“失联”逃避赔偿; 9岁小朋友好动摔坏别人手机,随行爸爸为避免赔偿,说“我不是他爸爸,只是亲戚”; 《伊甸湖》里满身血污的女主,向施暴孩子的家长控诉熊孩子的暴行,家长却反复强调一句“他们只是孩子”…… 包容不是纵容,关爱不是溺爱。 每一个“胆大包天”的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厚颜无赖”的熊家长。 与其问如何打败一个熊孩子,不如探讨怎样对付一个熊家长。 网友@就吥説灬称自己坐高铁,相邻座位的大妈带着孙子,小孩看熊出没,全程声音巨响,吵得人无法休息。与大妈商量把音量调低,结果对方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我的东西,关你什么事”。 网友也不是包子性格,当即拿出平板放起了岛国艺术片,音量也调到了最大。 大妈瞬间炸毛:怎么能在小孩边上放这个! 网友淡定回了一句“我看我的东西,关你什么事”。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很多家长把不守规矩当作活泼可爱,把不讲道理当作独立自主。这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教育。”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在孩子最不会隐藏品格的年龄,最容易暴露的是家庭的教养。 托尔斯泰说:“孩子出生5年时间里面,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跟家长学的,父母的品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三观。 不管穷养还是富养,最重要的是先有教养。 俞敏洪在谈及家庭教育时曾说,“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再爱孩子,也要有个规矩感在里面。 无规则意识进一步膨胀,可能会产生“全球皆我妈”的错觉。 但现实是,不是自家的孩子,没有人替你宠着。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是个孩子,恶人自有恶人磨的时候”。 而父母能做的,“是要在黄金时期内帮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
GMT-5, 2024-11-15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