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农村孩子考不上好大学”

2017-6-30 10:08|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2846| 评论: 0

“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而第一名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的一句话,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不少网友赞赏这位颇为耿直的青年“三观很正”“有着超出同龄孩子的眼界和胸怀”“关注点不局限于自身,心有大格局”。但其中语境却也和杨绛先生“多年以后,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言语极为贴切。

同时,有另一件让人颇为感慨的事:家长带着五岁的孩子到教育机构学英语,老师得知孩子5岁了,老师立刻问:“怎么这么晚才来,别的孩子都学2年了。”对于设备机构资源都欠缺的农村,与城市孩子一比,这样的“起跑线恐慌”只能更甚。巨大的恐慌来自于,你坚信着条条大路通罗马,却发现有人就生在罗马。

对于熊轩昂所说的现实,也有着充分的数据支撑。清华大学一项调查显示,清华社科学院14级的学生,入学之前曾到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而西部一所211大学,相应的比例为2.3%和22.7%。由此来看,家庭经济地位对于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直接影响。而香港科技大学吴晓刚教授的研究却发现:是否来自重点高中,是否获得高考特殊政策的照顾,对进入什么层次的大学作用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清北及人大学生中,近80%来自于省级或全国重点中学,另有16%来自县市级重点中学。而非“211大学”的学生中,对应比例均为39.4%。对大多数农村学子而言,重点中学是通过拼搏努力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而学校的筛选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削弱家庭背景对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寒门难出贵子,这些年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我们依然确信这是最好的时代。义务教育解决了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但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城乡的鸿沟、区域的鸿沟都横贯在广大学子的面前,这是必须直面的重大棘手的问题。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问题,借助互联网手段,或许能让受制于地域的失衡得到缓解,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国家和高校也在积极做着改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国家专项计划2017年计划招生6.3万名,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地方专项计划2017年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比2016年增加10%以上;高校专项计划2017年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高校敞开胸怀拥抱更多农村学子的梦想,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追赶和超越的可能。今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优化教育资源区域布局,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总的来看,纵向上升的渠道,并不是密不透风被完全堵死,只是对于普通学子来说,这目前是少数人披荆斩棘的过程。而青年最具爆发性与开创性,就是要用行动将横贯于前的这堵墙撕开一个更大的缺口。这样的缺口,不仅仅是制度上的,更是社会观念上的。

如果中国的广大普通青年每天只顾着不断告诫自己阶级固化,再难有出路,那怕是也只能徒留庸碌,“心心念念”的平庸也会如影随形。这样的心理像毒药,只能扼杀人的热情。而所谓的豪门,也多是几代人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逆袭之路,不论对谁,都不好走。最可怕的,是明知有差距,但仍甘于落后。

而在人生的选择上,日剧《龙樱》里的台词或许能带来更多思考:“入学考试只不过是一个考试,答案只有一个,都是很严格的。所以人生是不同的,人生有很多答案。不管上不上大学,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不管做什么,热衷于什么,为了谁而爱,都是正确的解释。所以你们要努力生活下去。你们要做出自己的可能性。所以要努力。你们一定要做得到”。社会大众评判一个人的价值,不该仅局限于他的家庭背景、他的高学历、他的高颜值、甚至是他所取得的成就,而个人在努力中所展现的美好品质,或拼搏坚毅,或大爱无私,或心怀宇宙,才是活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

在汕头大学的毕业演讲上,李嘉诚对青年人讲:一些人渴望“赢在起跑线上”,希望有个富爸加上天赋的优越组合,改变尘世复杂和无可奈何的扭曲太负重,“道能弘人”肯定更舒服。这心态已经输了。我们该做的,是正视现实,但不放弃努力。对青年来讲,年轻状元所言“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能改变你看这个世界的高度”或许更受用。看似鸡汤,但相信不少人都是在一碗碗鸡汤的鼓舞下走向了逆袭。青年们,要勇于打破已经被这个世界笃信的规则,打破禁锢人生的条条框框。一所好的大学能为人生添彩,要努力争取,但这也未必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好的高校也未必只能是高分学子的乐园。被“制度营役、被繁文缛节捆绑、被不可承受的期望压至透不过气”,都不是人生的明智选择。

最新评论

GMT-4, 2025-5-1 15: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