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美甲笔试 美甲手試 拔毛考试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没有这个情商,就别玩朋友圈分组

2017-7-7 09:35|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9473| 评论: 0

前几天,一位博士网上征婚,6天内被骗了7400多元。

起因是博士在某征婚网站上添加了清纯妹子的微信,两人相谈甚欢,女生让博士给她发520块的红包,因为自己想发到朋友圈炫耀。

主动要求发朋友圈的举动,让博士对女生的好感倍增,他觉得既然发了朋友圈,就等于公开承认了他们的关系,不会被当成备胎,很靠谱。

之后,女生开始频繁在朋友圈秀恩爱,博士也对她深信不疑,对女生几乎是有求必应。

直到事情败露,博士才恍然大悟。

原来妹子的朋友圈是分组可见,她同时和N个男生聊天,只有发红包的人,才能看到她朋友圈的专属“秀恩爱”。

朋友圈分组可见,这个功能大家一定不陌生。

对大多数人来说,微信早已不是私人的交友空间,朋友圈也不仅是发给真朋友看的,老板、同事、客户、暗恋对象、备胎……都是围观观众。

于是 “分组可见”,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设置,恰好容纳住了朋友圈里的七十二变。

我对你特别关注,你却对我分组可见

表弟刚上大学的时候特别腼腆,看到喜欢的女生迎面走过来都会脸红。

那时他暗恋一位学姐,相互加了微信却从来没说过话。

但他每天都会密切关注学姐的朋友圈动态,像做阅读理解一样从字里行间研究学姐的心情。

有一天,学姐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好无聊啊,想去看电影。

表弟立马网购了两张电影票,晒图发朋友圈说“被人放鸽子了,有没有人想一起去看电影啊”。设置了分组对学姐一人可见。

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十分钟后,表弟的朋友圈里毫无动静。

他又刷新了一下朋友圈,发现一个学长在学姐的状态下留言,买了XXX的票,去不去看?

学姐回了一个字,好。

表弟心碎了一地,默默删掉了那个分组可见的电影邀约。

可能每个有暗恋对象的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分组,里面只有孤零零一个人,却塞满了你所有的关注。

点开ta的朋友圈,里面的每一句状态你都烂熟于心,每一张照片都是加载完毕。

你发了好多条只对ta可见的朋友圈,看似毫不经意的一字一句中,都是你欲说还休的心思和惴惴不安的期待。

我对你特别关注,你却对我分组可见

其实表弟的遭遇不算最惨,至少学姐的朋友圈是开放的,他还可以没事进去遛一遛,时刻掌握学姐的情感动态,分析学姐的口味偏好,没准哪天就逆袭成功。

有些人的暗恋对象,朋友圈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提示你“就算加了微信,你也别想踏进我的朋友圈。”

之前,我真的以为朋友圈空白的人,就是从来不发朋友圈的。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在闺蜜的手机上看到了当时暗恋对象的朋友圈,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生活的琐碎记录。

而在我的手机里,什么也看不到。

原来有的人不是不发票圈,只是你不在可见的分组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对你设置特别关注,你却对我设置分组不可见。

还有一种分组可见,经常出现在情侣之间。

有一个恋爱达人曾经跟我说,男生是很笨的,有时候你生气了他也不知道,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跟他吵架又太作。

所以呢,有些话不好意思直接说,你就发朋友圈仅他可见,单独对他说。

直男朋友们,这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女朋友为什么每天发那么多朋友圈了吧。

我对你特别关注,你却对我分组可见

朋友圈,是最能体现“因人而异”的地方。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女生,她可以算得上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她的朋友圈有十几个分组,每一个分呈现的,都是她不同的人设。

在好姐妹看到的朋友圈里,她张牙舞爪,上午吐槽同事甩锅、下午大骂老板傻逼。

在同事和老板看到的朋友圈里,她热爱工作,无条件为公司打广告,还时不时帮老板孩子比赛拉个票。

在男神看到的朋友圈里,她端庄大气,不是在花艺课上插花,就是在咖啡店里看书。

在前男友和一般好友看到的朋友圈里,她是标准的白富美,要么在丽江古镇里撑着油纸伞漫步,要么就在三亚的沙滩上晒日光浴。发一张自拍,角落里都会不经意间露出一个闪瞎眼的LOGO。

其实很多照片不是当天拍的,她有专门的照片库,就是为了保持朋友圈更新内容的精彩度。

听她挨个展示完朋友圈后,我目瞪口呆。

和她聊天的两个小时里,她一直把手机放在手边,屏幕一黑她就立马摁亮,生怕错过一条消息。

每天在朋友圈里活得精彩的人,八成很无聊吧。

而把“分组可见”玩出这么多花样的人,一定更无聊。

我对你特别关注,你却对我分组可见

千万别小看朋友圈分组,一个不留神,它就能让你体会什么叫世事无常。

在某论坛看过一个帖子,博主发了一条吐槽老板的朋友圈,酣畅淋漓地骂了老板一通。

本来想设置对老板不可见,没想到手一抖,设成了仅老板可见。

结果第二天,他就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单独会谈。

还有一个小姑娘,和闺蜜闹了点不愉快,心里憋着气,屏蔽掉闺蜜发了一条吐槽的朋友圈。

没想到五分钟之后,闺蜜直接甩过来一张截图,正是她发的那条状态。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你把撕逼的证据都公之于众,还怕没人去通风报信吗?

最搞笑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他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朋友圈的工作分组里是看不到私人的生活动态的。

有一次公司联谊,他认识了隔壁部门的一位女同事。加微信时,他习惯性地将女同事分到了工作组。

可之后在微信聊天中,两人聊得非常投机。同事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将女同事从工作组移到私人组,以便于进一步发展。

于是他就反反复复地将妹子从工作组移出去又移回来。

不巧的是,女同事恰好也对他有兴趣,有事没事经常会翻翻大神的朋友圈。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就出现了,女同事上午刷到的朋友圈还是寥寥几条公司动态,下午就变成满满当当的生活照秀场。

关键是这种操作反反复复,如同精神分裂。

一下子看得见,一下子看不见,傻子都知道他被分组可见了啊。

有的朋友喜欢把父母单独分组,熬夜、泡吧、秀恩爱的状态会屏蔽掉父母。

微博上有一个菇凉,半夜录了一首歌,自我感觉非常好,特意晒在朋友圈。

第二天起来,发现一堆点赞评论6666中间出现一股泥石流。

父亲大人:“唱一千首不如好好考一个司考证!”

原来她忘记把父亲移进家人群了。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别在朋友圈耍聪明。

以伪装、隐瞒或者抱怨为目的的“分组可见”,就像在朋友圈安放了一个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得罪了同事,疏远了朋友,伤害了亲人。

更多人的朋友圈可见分组里,只有自己。

现在的朋友圈里,真正的朋友极少,如果频繁地袒露心声,或者经常表达负面情绪,会让人觉得不成熟,甚至会显得很矫情。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关闭,宁愿自说自话也不愿被人看笑话。

既然不能让大家喜欢全部的样子,不如就展示给他们想要的样子吧。

大概每个人都会更加倾向于把令人喜欢的一面展现出来,把平凡的沮丧的自己藏起来,然后在没有人看到的那个“分组可见”里肆意释放。

那些分组可见的、三天可见的、白茫茫一片的朋友圈;

那些锁掉的、删掉的、关掉又打开的朋友圈;

都是不想被新认识的朋友知道的过往,都是堵在心头无可发泄的情绪。

通通都关起来,不想被人看到。展露出来的,永远是元气满满的、刀枪不入的、全新的你。

可是,发一条状态前花那么长的心思去设置分组,仔细筛选,忐忑地分析哪些人可以看,哪些人不能看,到发送前的那一刻,你还有倾诉的心情吗?

这样小心翼翼地经营着朋友圈的你,看起来真让人心疼啊。

希望有一天,我们发的朋友圈都不再分组可见,所有说的话,都是真心话。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4-21 01: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