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章莹颖案警醒留学生:留学安全有铁律 别当傻白甜

2017-7-10 18:24|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2286| 评论: 0

7月3日,伊利诺伊州厄巴纳,美国联邦法院首次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举行法庭聆讯,当地华人在法院外集会,呼吁伸张正义、严惩凶手,拒绝嫌疑人取保候审
7月3日,伊利诺伊州厄巴纳,美国联邦法院首次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举行法庭聆讯,当地华人在法院外集会,呼吁伸张正义、严惩凶手,拒绝嫌疑人取保候审

“我也知道出国留学有风险,但这件事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危险就在身边。”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就读的小史说。小史下个学期就要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交流,让她害怕的是不久前发生的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国遭到绑架并生死未明的新闻。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章莹颖,今年4月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交流学习,6月9日失联。这件事引起了当地华人和祖国民众的普遍关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于6月30日宣布,已逮捕一名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27岁男子。令人遗憾的是,FBI表示相信章莹颖已经死亡。

近些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仍在持续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2012年增幅为36.26%。可同时,人们也发现留学生在国外失踪、遇害的事件也在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经由媒体公开报道的留学生海外安全事件已有几十起:去年4月,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成都女留学生冷梦梅失踪;去年5月,中国籍赴德留学生李洋洁外出跑步不幸遇害;去年9月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学校附近的一所公寓外遇枪击身亡……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中区联邦地区法院埃里克·朗法官判定章莹颖绑架案的嫌犯克里斯滕森不得保释,将无期限羁押至判决。在当天的聆讯中,美国助理检察官出示了新的证据,包括在一次有关章莹颖的追思会期间克里斯滕森被监听到宣扬“一个完美受害者的特征”等情况。

虽然章莹颖事件只是个案,人们在祈祷章莹颖平安无事。但不可回避,中国家长内心的担忧都在增长。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就是那个有“完美受害者的特征”的人。而事实是,跟可怕的安全事件相比,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当欠缺,甚至有人说那些承载着家长满满的期盼走出国门的孩子,简直就是“傻白甜”。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国内外的家长、学生及各方专家,试图寻找一些能迅速把我们的“傻白甜”留学生武装起来的妙招。毕竟,跟学业、成就比起来,生命是最为珍贵的。

铁律一:低调不“炫富”

给坏人一个“不伤害你”的理由

中国孩子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时候是自己“引祸上身”。这几年媒体上曝出的中国留学生被抢事件跟“炫富”行为不无关系,甚至有些孩子刚买完“豪车”就遭遇了抢劫。

“你要给小偷一个不偷你的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在近几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行前集训上都提到了这个观点。

王大伟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子站在火车站,长得很高很漂亮,身旁放着一个大包。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一个小伙子,很有礼貌,给女孩鞠躬说:“我能帮你拿行李吗?”

大家通常能想到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女孩子说:“好啊,咱俩是不是老乡啊,一块儿走吧。”第二种答案,女孩说:“对不起,不用了,谢谢。”

很多人会认为第二种答案优于第一种,不过王大伟教授介绍,还有更好的答案,女孩说:“对不起,我男朋友上厕所去了,马上就回来。”

中国有句古话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种回答其实就是打消了坏人的企图,不给坏人伤害自己的理由。

“在位置比较偏僻而且同行人少的时候最好把贵重物品,比如项链手链什么的收起来。”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有一年交流经历的文瑜说,这是不少留学生总结出来的,避免让坏人盯上自己最直接的办法是“尽可能保持低调”。

正如文瑜所说的那样,不少专家提醒“炫富”的行为其实是把自己暴露在“坏人”面前,是自己在吸引“危险”来到自己身边。

“现在很多安全事件更容易发生在低龄留学的孩子身上。”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研究生部总监田旺说,这样的孩子通常父母收入较高,家长也比较溺爱。这些孩子出国之后,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又失去了家人的宠爱,往往心理落差比较大,如果调整不好很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铁律二:女生出行结伴同行

落单要巧妙学会辨别“坏人”

“其实在章莹颖事件中,还是存在避免悲剧发生的可能。”田旺说,如果当时章莹颖能与伙伴同行就会安全得多,“在国外,切记不能长时间让自己与异性独处”。

尤其对于女性,“结伴同行”“不与陌生异性独处”几乎是专家给出的国外留学的安全“铁律”。

有同伴同行不仅有助于避免被坏人侵犯,即使遇到了危险事件也会让救助更加及时。

“每个人都要建立好自己的朋友圈。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要有可以相信和依靠的朋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在独立生活时,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身边资源。

“如果,当时章莹颖能把自己的行踪及时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也许人们能更早觉察到她的失踪。”田旺说。

不过,我们出行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同行伙伴,一旦“落单”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一次为公派留学生进行的安全讲座上听到王大伟教授给出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一个人独行时,最危险的情况是出现了尾随者。

王大伟教授告诉大家首先要确定尾随者是坏人还是恰好同路的陌生人,最简便的办法是:“马上走到马路对面去。”这个时候,如果尾随者是“恰好同路的陌生人”,那么他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走下去,而如果是有不良企图的坏人,则很有可能也会尾随着过马路。这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过马路”的办法,通过这样的过程有可能甩掉“尾随者”。

很多专家指出遇到危险时,安全的撤离是首先要选择的策略,如果真的遇到“正面交锋”的情况,也要尽最大努力快速解决。王大伟教授介绍,当与“坏人”足够近的时候“戳眼睛”“扬沙子”可能会比较快速让自己脱离险境。

铁律三:不能太过自信

要熟悉身边的保命信息

“标有安全警示的区域一定是有危险的,要时刻保持警惕。”熊丙奇说,有些中国学生容易把一些安全警示当成“摆设”。

这跟我们的孩子在国内接受的安全教育不足也有关系,“当前国内的安全教育多以灌输概念为主,没有做到 具体而微 。”熊丙奇说,比如,我们常说“不能相信陌生人”,但究竟什么是陌生人?这些概念并没有明确告诉孩子。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也跟国外学校一样会进行安全的模拟演练。但是,“很多组织者不把安全演练当回事,而是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熊丙奇说。

“我们学校无论白天和晚上各个教学楼、图书馆、街道都能时不时看到穿制服的人在巡逻,路边每隔不太远的距离也都能看到醒目地标有emergency的报警杆子,同时学生的手机号码和邮箱都在学校的名单里,一旦有任何潜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学生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提醒。”文瑜说。田旺介绍,曾经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校参加安全模拟演练而引发的事件。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学校里所有学生都撤离了教室,唯独这名中国留学生迟迟不离开。在这位留学生看来,这些演练不过是形式,又不是真的灾难来了。后来学校给这位学生很严厉的处罚,“因为,学校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安全隐患,很可能将来会危害其他人”。

不过,正因为我们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受到很好的安全教育,所以,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很多留学生却对身边的这些保命信息“视而不见”。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最新评论

GMT-5, 2024-12-23 10: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