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社会杂论 查看内容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2017-7-11 09:51|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7362| 评论: 0

中国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用了一个世纪。

诺贝尔的任何奖项,都代表着时代的最高荣誉之一。

知道诺贝尔奖的人很多,但是知道奖项创始者故事的人却很少。

他只上过小学,却有200多项发明专利。

他一生都在研究炸药。可他的弟弟在实验中去世,他的父亲因为炸药终身残疾。

他赚了那么多钱,却一生孤独,最后在一群异国他乡的陌生人中去世。

他曾被称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他的名字叫:诺贝尔。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出生的那一年,他的家庭因一场大火而破产。诺贝尔也因为从小过于瘦弱,一度被担心是否能够活到成年。

诺贝尔的母亲名叫娅赛,受到过较好的文化教育,为人乐观,在一场大火之后对生活依然信心满满。他的父亲名叫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个普通机械师。

那时父亲是一个热心科学的人,尤其喜欢化学实验,虽然家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但是他研究炸药的热情从没消减。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8岁那年,诺贝尔到当地的约台小学上学,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接受的正规教育。由于生病,诺贝尔的几乎没在学校上过什么课,可他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

曾有富二代嫉妒诺贝尔的成绩想“修理”他一下,可是想到诺贝尔家是做炸药的,他们也就放弃了。

诺贝尔曾问过自己的父亲:“炸药是一种杀人的东西,那爸爸你为什么还要制造它呢?”

他的父亲回答:“可是炸药也可以用来开山辟路,发展工业。技术并没有好坏,关键看人怎么使用。”

之后不久,诺贝尔的父亲的研制的水雷被俄国皇帝赏识,全家搬去了俄国。于是父亲给自己的三个孩子请了当时俄国最有名的化学家当他们的家庭教师。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那时候,九岁的诺贝尔除了俄语以外,他几乎每一天都在学习化学。虽然诺贝尔的最高学历仅止于小学,但是这却对他学习化学没有丝毫影响。

诺贝尔从小喜欢跟着父亲,在工厂帮忙。久而久之,在他也喜欢上了父亲在做的事情。 

诺贝尔没有接受太多的学校教育,受家庭的影响非常大,16岁的他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有能力的化学家。

1859年,父亲所在的工厂破产,诺贝尔一家搬回瑞典。

当时瑞典的炸药根本满足不了采矿的需求。

于是诺贝尔和他的弟弟一起,建立了一所实验室,开始研究炸药。 

经过多次试验,诺贝尔终于发明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诺贝尔开心得不得了。

可研究炸药不是开玩笑的,随时都有危险。

1864年9月3日,他们的实验室在制造炸药的时候发生了爆炸。弟弟被炸死,父亲也受了重伤。这对诺贝尔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周围居民也开始很害怕,强烈反对诺贝尔的实验室继续,瑞典政府也禁止重建这间实验室,并认为诺贝尔是“科学疯子”。

这种改进的炸药把他们的实验室送上了天,巨大的声响让法国的民众以为他们遭到了“神罚”,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甚至认为,诺贝尔是在研究巫术。 

整个欧洲都不允许诺贝尔建厂,因为他们怕诺贝尔把“神罚”带给他们。

诺贝尔忽然发现,那些以前支持自己的人们突然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偌大的一个欧洲,竟容不下一个诺贝尔。

他陷入了双重困境。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不得已,诺贝尔只能把自己的第一座工厂建立在了一条破旧的驳船之上。

这条船同样也是诺贝尔工业帝国的起点。

可在船上毕竟有着诸多的不方便。诺贝尔努力让瑞典政府看到新型炸药的潜力,瑞典这才允许他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工厂。

可命运却偏偏不肯放过这个落魄的男子,诺贝尔这座化工厂生产出来的硝化甘油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和火车中引起了大爆炸。

这种灾难性的爆炸让民众痛斥诺贝尔是“恶魔”,并接连游行要求政府禁止使用这种产品。

在巨大的压力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硝化甘油的禁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这种产品。

诺贝尔又一次被逼到了穷途末路。

曾经带来荣誉和财富的炸药,变成了致命的武器。

诺贝尔只得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第二座工厂,开始炸药的改造工作。

这一次,诺贝尔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安全的,不管如何碰撞燃烧都只能用雷管引爆的炸药。

为此,诺贝尔和他的父亲一起获得了瑞典科学院颁发的最高奖“雷特斯泰奖”。

可是这奖,却让诺贝尔高兴不起来。

诺贝尔研究成功是1864年,而从1840年开始,世界上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研制出来的这种炸药被世界各国大量的用于军事。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它当做杀人的工具。

人走了钱还没用完,诺贝尔奖创立者的孤独人生

他很困惑他的事业到底为人类做出了什么成绩。

同样的孤独,也出现在他的感情生活中。

他总共有3段感情。

诺贝尔17岁的时候去法国学习化学。

在巴黎的塞纳河畔的一座桥上诺布尔邂逅了一个漂亮的姑娘,马上他们便陷入了热恋。可他们的爱情跌宕起伏的就像韩剧一样。恋爱的第二个月,这位姑娘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26年后,诺贝尔发明了胶体炸药。炸药成功试爆的第二天,诺贝尔就迎来了一个女秘书。

诺贝尔对伯莎一见倾心,因为她是诺贝尔的秘书,诺贝尔追起她来很轻松。

可刚追了没多久,伯莎便告诉诺贝尔自己早就心有所属,伯莎对诺贝尔说:“我们还是当朋友吧。”

诺贝尔在被火速发放好人卡后,郁闷的诺贝尔在奥地利来了一次商业旅行。

在路过维也纳的一家花店的时候,诺贝尔遇到了卖花女索菲。

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索菲不仅貌美,而且也没有男朋友。当时已经建立自己工业帝国的诺贝尔财大气粗地给索菲买了一套漂亮的别墅,不久后又在巴黎的富人区给索菲买了一座华丽的公馆。

即使她没有什么文化和教养,诺贝尔也依旧想让她成为自己的伴侣。

可是15年间,索菲除了对诺贝尔的礼物照单全收外,对伴侣这件事却不太认可。1891年,索菲给诺贝尔寄出了一封信,告诉他要“喜当爹”了。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匈牙利军官。

诺贝尔一怒之下,支付了30万分手费给索菲。从此再无联系。

诺贝尔曾自嘲说自己是“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

他居无定所,没有妻室儿女,他的生活中只有工作,他曾说“哪里有工作,哪有就是我的家。”

诺贝尔曾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情景:“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临终时没有一个人在他耳旁温柔的说过一句话,咽了气也没有一个亲人为他合上眼皮”。事业上的成就,没有给诺贝尔带来多少安全感。

他越成功,越悲哀地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分享快乐的亲人,也没有任何可以互相支撑的伴侣。

去世之前,他的意大利医生和法国医生围绕在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们听不懂这个通晓5国语言的老人在死前发出的瑞典语嘟囔。

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世,帮他合上眼睛的,还是他的法国佣人。

在诺贝尔死后,用他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用来奖励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其中还开创性地设立了诺贝尔和平奖。

可这样一个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奖项也惹来了不少风波。首先是诺贝尔的祖国瑞典指责诺贝尔“不爱国”。

一家媒体是这么说的:“一个瑞典人给瑞典带来没有任何利益的麻烦,那便是纯粹的不爱国。”接着,有人开始鼓吹诺贝尔的亲人拿回属于他们自己的遗产。

然后,政府开始发声说诺贝尔的遗嘱没有合法性,“他应该把自己的遗产还给社会上的人民。”

诺贝尔设立的奖项给了后代巨大的荣誉。可他生前却一直说: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那个战乱纷繁的年代,他全部想要的,或许,只是一个可以最终回去的依靠。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4-3 01: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