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学生中考体育为拼高分 家长让其服含兴奋剂类药物

2017-7-13 09:30|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2395| 评论: 0

中考体育测试本是为让学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学生为拿高分,竟服食含有兴奋剂类药物。这不仅背离考试初衷,更会危害学生健康。是什么让学生、家长如此“铤而走险”?当体育被异化成一种应试,学生又能从中收获多少健康、快乐?

学生中考体育为拼高分 被曝服含兴奋剂类药物

“现在不拼一把,以后就没机会了”

“50分,在中考中足以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张女士的儿子小伟(化名)就读于北方某省重点初中。该省中考体育总分50分,计入初中学业考试总分。“平时他的水平就是39分,周围50分的孩子很多,大部分都在46分以上,仅体育一门就差别人10分,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为了让孩子在中考取得一个好成绩,张女士用上了非常手段:经多方打探,她让小伟提前一个星期服用一种含有麻黄碱的药物。“麻黄碱能起到兴奋作用,考试的时候再喝两罐功能性饮料,应该多少会起点作用。”张女士说,“毕竟这是决定命运的考试,现在不拼一把,以后就没机会了。”

最终,小伟取得了46分的成绩。“可能考试时拼尽了全力,也可能是吃药、喝饮料起了作用吧。能考到这个成绩我很高兴。”小伟说。至于药物是否会导致不良反应以及是否违反相关考试规定,小伟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

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服用含兴奋剂的药物,并非个别现象。在另一所中学就读的小超(化名)则在母亲刘女士的安排下服用了另一种含兴奋剂药物,最终取得了47分的成绩。刘女士说:“如果不想点办法,他比别人能差10多分,对孩子影响太大。有啥副作用,等上了高中再慢慢往回补。”

在微信上,不少家长群里都在私下交流体育中考的“过关秘笈”。“很多学生提前几个月就吃药,我让小伟提前一个星期吃,已经是后知后觉、不负责任了。”张女士说。

半月谈记者通过一些电商网站检索“中考体育”一词,出现大量药物、功能性饮料等结果。与电商卖家交流后,不少店主都会主动向记者推荐使用含麻黄碱、咖啡因的药物或饮品。

那么,服用此类药物真的能提高体育考试成绩吗?一位国家级反兴奋剂教育讲师告诉记者:“兴奋剂不是万能的,它必须配合长期的训练才能发挥效力,许多家长根本不懂这些,只是在盲目跟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事实上,服用兴奋剂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如麻黄,属于刺激剂,可能导致失眠、焦虑、体重降低、依赖成瘾、脱水、四肢震颤、心速和血压增加、中风概率增加等危险。北京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呼吸科医生田慧介绍,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尤其是含兴奋剂的处方类制剂或治疗目的性较强的药物。如果不对症的话基本等同毒药,容易诱发身体原有的基础病。

从法律上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和国务院《反兴奋剂条例》中都规定,严格禁止任何体育运动参加者使用兴奋剂。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7年兴奋剂目录中,前述两种药物都赫然在列。

当中学体育异化为“应试”

除了服食含兴奋剂类药物,近年来,为了在中考体育中多拿几分,走后门、拉关系、弄虚作假、替考等现象时有发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有的学生平时不重视体育锻炼,只是临时突击,或采取作弊方式应对,这都是体育应试化倾向造成的。”

当体育成为一种考试,人们似乎忘记了,它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使得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自2007年开始,国家决定将体育考试纳入中考。

北方某省中考招生考试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中考体育经历了曲折的改革道路,但初衷从来没变,目的就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考试的设置是一种群体性选拔方式,而非竞技性的,现在的中考体育中很多学生能拿到满分,多数学生能考到较高分数,只有极少数学生分数较低,这就说明并非是通过体育考试来选拔学生,而是激励学生认真对待身体锻炼。

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通过中考体育来提高学校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这种重视主要表现在初三学生身上,有的学生上了高中后立马停止了锻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思想层面上,中考体育也未能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多数孩子并没有喜欢上体育运动,而是把锻炼当成“应试”手段,甚至因此对体育产生反感情绪。熊丙奇则指出,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专攻测试项目,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体质。

中考体育该向何处去

“以考促运动,终究不是一条长远的大道。”储朝晖说,现在中学生压力太大,根本没有运动锻炼的兴趣和时间。现在真正该做的,是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熊丙奇说,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升学评价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扭转唯分数论。他提倡推进中学自主办学,改革体育教学,不能只针对测试科目训练,否则,这样的体育课很难得到学生欢迎。要建立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用体育运动的表现、过程性代替测试。至于学生和家长,则应该意识到健康强健的体魄对自己的重要性,不能以应试为目的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走歪门邪道。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同时对体育考试进行相应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终生”。应把考核细化到平时的基础锻炼中,真正起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齐心协力,让每一个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针对部分学生在中考体育中服用含兴奋剂类药物问题,有专家表示,中考体育测试理应遵守《反兴奋剂条例》,严格禁止这一现象。目前国家在专业运动领域对兴奋剂的管制和查处非常严厉,但一些含有兴奋剂成分的普通药物,尤其是中成药,在市面上比较容易买到,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建议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最新评论

GMT-4, 2025-5-3 21: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