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美日澳都支持印度?这3个国家已经快把三哥“忽悠瘸了”

2017-7-22 14:29|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3766| 评论: 0

印军越界对峙已经1个多月,尽管莫迪下令“不准后撤”,印度却显得越来越心虚。7月20日,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妄言“两国同时后撤才公平”,还大言不惭地声称“所有其他国家都支持印度的立场”。但当记者追问具体获得哪些国家支持时,印方发言人的回答却支支吾吾,只是列举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并反复强调“并未关闭对话、努力和平解决”。而东亚大国则立场坚定:印军撤走是解决危机的前提和基础。“海外探客”认为,如果印度挟洋自重,引入域外国家势力,甚至真的不知轻重倚靠这3个国家,就等于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印度在产生“迷之自信”的同时,最好小心别被这3个骗子“忽悠瘸了”。

1、为了私利,美国支持印度当“出头鸟”

在6月26日,莫迪访美时与特朗普熊抱,这个标志性的镜头被外界理解为印度与美国结成“准联盟”。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印方开始了军事冒险。很多分析家都认为美国站在印度的身后,印度有了美国的撑腰才敢放言打赢“2.5线”战争。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美国恐怕更多地只是鼓动印度当“出头鸟”,让印度去牵制东亚大国,而美国则可以下山摘桃。

美日澳都支持印度?这3个国家已经快把三哥“忽悠瘸了”

正常合理的国际秩序应该形成“纳什均衡”,达到博弈的稳定结果,谁单方面改变策略,谁就蒙受损失。但凡事一提到“应该”,实际情况往往就不是经常处于理想状态。本来“共同投入、共同获利”才是最优策略,譬如北约的建立就是基于这个原则,29个国家结成军事联盟,共同投入军事预算,形成1+1大于2的效果,牢牢绑定在一起,谁敢侵犯一个国家就会遭到北约整体的反击。

可特朗普上台后发现,在这个貌似完美的制度设计下,很多国家采取了“损人利己”的策略。本来大家说好军费投入都要超过GDP的2%,但就是有自私的坏蛋不履行财政义务,美国人统计了一下,足足有23个北约成员国未能实现分摊军费的目标。特朗普为啥总是骂德国,因为德国明明是最有钱的,可就是故意带头“赖账”。个体追求私利(维护国家安全),并未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你不投入,我也不投入,最后形成“坏的均衡”。

在那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是一个“世界帝国”,还能容忍很多国家“搭便车”,可当地主家也没余粮之后,美国就蜕变为一个“传统超级大国”。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高举“美国优先”,威胁退出一切不利于美国的多边协定,从TPP、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欧自贸协定到威逼韩日缩小对美顺差,目的就是避免这种“坏的均衡”。本来特朗普也想一了百了退出北约,但后来左右权衡,还是要维持这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毕竟退出的损失远高于省下的军费,不能把欧洲让给俄罗斯。

如今美国的策略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想花小钱办大事,搭别国的便车。美国拉上日本与印度在孟加拉湾举行三国海军联合军演就是一个很节约成本的方式,但又能向外界释放强烈的信号。美媒还一个劲地搅和,唯恐天下不乱,宣扬“最终的胜者可能会是印度”。印度可以获得虚幻的支持感,在对待邻国的态度上更加强硬,破坏了亚洲的平衡,美国则可以从中获利。

莫迪访美,特朗普成功卖出了20多亿美元的无人机,又把已经落伍的F-16战机生产线推销给了印度。试问,如果没有边界的紧张局势,印度何苦心急火燎地与美国加强军事联系?特朗普在莫迪面前声称“印度是真正的朋友”,可朋友不是盟友,即使是盟友也分三六九等,印度与美国的关系还没到可以让美国大兵为之流血牺牲的地步。况且,面对印度方面的说法,美方可是撇得一干二净,明确表示拒绝“选边站队”,只是在声明中表示关切,并鼓励双方直接对话。

在这次边界危机中,孰对孰错美国可是一清二楚,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先把钱赚到再说。印度士兵顶在前面挑衅,美国人忙活的是与东亚大国进行“首轮全面经济对话”,取得了一些成果,譬如获准对华出口牛肉、天然气和大米。在山姆大叔的眼里,印度的闹事符合美国的利益,至于符合不符合印度自身的利益,美国人根本不关心。

2、安倍自身难保,力挺印度只为牵制东亚大国

印度在玩火的时候,安倍给予莫迪很大的支持,这也是印方的自信来源之一。在7月7日的汉堡峰会上,安倍推动美日印三国加强了防务合作,莫迪则强调“美日印三国要在建立亚洲秩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安倍对此当然表示支持,因为印度如今是日本基建项目的主要市场之一。

美日澳都支持印度?这3个国家已经快把三哥“忽悠瘸了”

印度已经决定以“新干线模式”建设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之间的高速铁路工程。当然,东亚大国也参与了招标。探客认为,鉴于两国的关系与印度的敌视心理,中企根本没有中标的可能,但印度也欢迎中企参与,因为可以借机压低日本方面的价格,让日方有苦说不出。安倍方面对这条高铁线路势在必得,最终的结果也是“惨胜”,被外界认为根本没有盈利的可能。尤其考虑到印方的低效与难如登天的征地。

而日本另一个重大输出项目就是核能。2016年11月,安倍与莫迪签署了向印度出口核电站的核能协定。印度并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莫迪想借此增强自身拥核的合理性,日方则是为了印度的市场。在西方与日本国内反对核能的呼声日渐强劲的时候,安倍政权承受了巨大压力。日本的核电规模仅此于美国和法国,位列世界第3,54个核反应堆承担全国30%以上的电力供应,但2011年的311大地震后,时任首相菅直人提出“建立无核电社会”的目标,到2030年日本对核电的依赖度将降到零。

日本国内的核电市场消失,不能再新建核电站,但日本却鼓励核能产业“走出去”。而印度恰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核电计划,准备在15年内将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目前的3.5%提升至9%,日本方面无疑盯上了这个大蛋糕。趁着印度急需日方支持的时候,7月20日,《日印核能协定》正式生效。

不过,在“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上积极支持印度的安倍政权却已经自身难保,无法与印度形成夹击之势,对东亚大国进行围堵。探客在原创文章《安倍支持率从60%跌到29%,如今想靠中国保住首相地位?》里指出:安倍想弃卒保车都为时已晚,70%的民众认为其“太不负责任”。为此安倍打起了“中国牌”,开始对华示好,明确表示希望加入“The Belt and Road”倡议。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看来,安倍的下课只是时间问题,能否在9月份访问印度都是个疑问。

印度机关算尽,给予日本好几个大单,投下这么多本钱,唯独没有算到安倍政权会在形势大好之时突然众叛亲离。这也给莫迪提了个醒:多行不义必自毙,与东亚大国作对没有好下场。

3、澳大利亚只想坐收渔利,同时从中印赚钱

积极支持印度的还有澳大利亚。就在美日印在孟加拉湾举行军演的时候,美日澳也在澳大利亚投入3.3万兵力进行军演,遥相呼应。探客在原创文章《边界形势依然紧张,澳大利亚突然送给印度一份“重礼”》里指出:澳大利亚已经向印度派出第一艘载有铀矿的运输船,释放出“站在印度一边”的信号。

美日澳都支持印度?这3个国家已经快把三哥“忽悠瘸了”

印度对澳大利亚来说也是一个不能放弃的大市场。全球约40%的铀矿都在澳大利亚,每年出产7000吨铀精矿(俗称“黄饼”),在核电屡被叫停的情况下,铀矿价格直线下跌,而印度却要兴建10座核电站,澳方需要印度的订单。

更何况,印度和澳大利亚还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二拒绝对接“The Belt and Road”倡议的国家。不过,与印度出于维护“南亚霸权”考虑而盲目反对的态度相比,澳大利亚的身段则比较灵活。

澳方虽然在处理双边关系时聚焦于价值观,经常爆出一些惊人之轮,但澳方也没忘记谁是自己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澳方拒绝让本国的达尔文港成为“The Belt and Road”的枢纽,但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拒绝经济诱惑。从2017年1月1日起,中澳自贸协定第3轮关税削减生效,澳大利亚的拳头产品,如瓶装葡萄酒、蔬果、坚果、海鲜等进入中国的关税将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到2019年这些商品将实现零关税。浙江有助于澳方摆脱“矿业依赖”。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7月19日在印度表示“对局势升级可能导致的误判非常担心”。中印对澳大利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缺一不可。因此让澳大利亚声援印度没问题,但一边倒不可能。

结语

凡是100%无限相信西方的国家几乎都成了历史名词。印度迈出了危险的一步,可这3个国家除了喊口号,拿出什么真金白银了吗?反倒是印度为了获得这3个国家的所谓“支持”而上蹿下跳,在“迷之自信”的误导下像个国际小丑。这些国家都收到了东亚大国的通报:保持克制不等于永远保持耐心。但这些国家为印度说过一句话吗?一旦开战,印度的下场

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惨,2个字形容是很惨,3个字形容是非常惨,4个字形容是惨不忍睹。这3个国家都是出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无利不起早,印度跟着它们混, 关键时刻小心被“撤梯子”,结果必然会被“忽悠瘸了”。而战败之后,印度也不必希求它们的安慰,信不信这些国家还会趁机在印度身体上踩几脚?为了南亚霸权,印度已经出卖了独立自主的国格,被这些国家当猴耍,这是最可悲的地方。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5 17: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