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社会杂论 查看内容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2017-7-28 08:38|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9237| 评论: 0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有数据称,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率将达到25%。最直观的反映是,有关老年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多。

网络上热议“是老人变化还是坏人变老”的同时,也仍有许多热心大妈大爷在助人为乐。他们有的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有的却陷入空巢与失独的寂寥之中。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尽管嘴上抱怨很多,老年人的确是一个需要关心的群体。到2050年,预计中国每100个劳动力要供养39位老人。不单单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照顾老人们的精神世界。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逐年上升丨ceweekly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流行病学报告》数据指出,截至2015年,全世界共有4680万人饱受AD(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平均每三秒钟就有一个新发病例,痴呆症的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

“老来多健忘”,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成为了子女们关心的问题。不过,许多大爷大妈对此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对策。

早在2004年,香港某医院与岭南大学合作过一项研究。在5个月内,研究者对患者的思考及记忆能力进行了跟踪测试。他们发现,较长时间打麻将的那组患者,思考力、记忆力和反应速度,远胜过一周只打两次麻将的那组人。

这是全球医学界对于麻将与华人老年痴呆症关系的首次研究,开启了麻将的保健新功能。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百岁老人韩国霖常约老友到家打麻将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打麻将已经不能满足新潮老年一族的烧脑需求。为了对抗老年痴呆,老人们从牌桌走到了电脑面前。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由数名英国神经系统科学家研发的大脑训练电脑游戏,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痴呆症患者早期阶段的记忆状况,并且能帮助他们避免部分认知能力的衰减。

剑桥大学该项目负责人乔治,发表在《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称,除了能提高游戏中的记忆得分外,进行游戏的病患比没有进行游戏的人保留了更多的视觉信息。

不过他们认为该应用程序仍需要在其他形式的大脑训练中进行测试,在投入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在更多人中进行试验。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治疗老年痴呆游戏可改善早期记忆状况

在中国,许多真游戏”老玩家”表示,自己早已踏上游戏的不归路好多年了,只是你们并不知道。昨天跟你在副本厮杀的,可能就是你的爷爷辈。

重庆綦江69岁的冯婆婆是一名教师,退休后跟着儿子学会了玩网游。在游戏的世界里,冯婆婆被儿子的同学、同事当成了“兄弟伙”,经常被关照。冯婆婆玩网游已经8年了,其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她说:“比打麻将要好,宅在家里也不用输钱。”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綦江冯婆婆玩网游8年丨新浪游戏

老北京刘大爷,几年前因老伴儿去世,迷上了手游。如今,他在手游上已经累积花费了超过50万人民币,而且为了排解丧偶的寂寞,他还在游戏中冒充年轻人交过三任女朋友。

去年,六旬的陈爷爷接触网游已经1年多了。他说自己有次玩游戏,因为失误一直都被对面击杀,队友连续打字骂人。陈爷爷气得受不了高血压上升差点都晕过去,还好最后把电脑关了。

他说:“老年人玩游戏锻炼一下大脑,预防老年痴呆还是可行的。但要游戏适度,主要还是打发时间,不能因为游戏反而加重了身体健康的负担。”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美国电脑和视频游戏行业报告丨ESA

你可能还认为以上只是个例,事实却是,高龄玩家并不是稀有物种。

娱乐软件协会(ESA),2017年发布的一份关于美国电脑和视频游戏行业的报告,显示在2016年,美国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为35周岁。女性平均37岁,男性33岁。

18-35岁男性女性玩家数分别占男女玩家总数的17%和10%,而年龄50+的高龄女性和男性玩家数则占据了男女玩家总数的各13%。也就是说,在玩电脑游戏上,女生玩家的数目还没有老奶奶多。

更甚,2015年,美国高龄玩家(>50岁)人数实际上超过青少年玩家,达到了3500万——比加拿大全国总人口还多。并且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投身到电脑游戏中来。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12种游戏动机因素丨Quantic Foundry

市面上的游戏琳琅满目,大爷大妈到底更青睐哪一款?

2016年咨询公司Quantic Foundry根据收集到的超过140000名游戏玩家的游戏数据,整理出了一份报告。 他们分析了12种游戏动机因素,分别是破坏,竞争,挑战,成就,幻想,设计,刺激,社区,策略,权力,故事,探索。

其中策略类(Strategy)游戏驱动力最持久,受玩家年龄的影响最低。高龄玩家更偏向于策略游戏,并且对于男性玩家能享受到更高的游戏体验。

事实上电子游戏行业诞生至今也不过四十多年,欧美最早一批接触到街机游戏的少年们也不过50多岁。日本从八十年代进入游戏市场,其最老的一代玩家群体也不过是四五十岁。他们中的许多人,到中年之后也没有失去对游戏的热爱。

电脑游戏取代麻将,成为老年人新宠
日本骨灰级玩家加三清先生丨chuapp

2014年初,移动广告平台Tapjoy曾对平台上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1%的玩家年龄在25岁以上,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超过5万美元。大龄玩家占比较高,拥有一定经济实力,而且并不排斥消费。

电脑游戏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更何况游戏里的大佬多是真正的“老玩家”。

然而据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在2015年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游戏开发者中,年龄超过50周岁的开发者占比仅为1%。这使得很多游戏厂商忽略了老年人玩游戏的需要。

除此之外就是年轻人对于老年人的歧视,认为他们并不属于游戏世界。不过在操作问题上,小学生帮大爷大妈们背了黑锅。

如果有一天你的爷爷奶奶找你开黑,请带上他们。同时你也要和他们一起,认真研读《健康游戏忠告》: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4-1 2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