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福利滥用 造假食物链 上下交相贼

2017-8-3 10:19| 发布者: 就你美| 查看: 3524| 评论: 0

五年前通过美国驻中国领事馆面试,顺利拿到依亲绿卡的小李夫妇,在符合持有绿卡满五年的第三天,就到芝加哥一家协助华人申请社会福利的非营利机构,递交低收入户粮食券补助文件。

小李月入700元 补助拿634元

“我堂哥介绍我来的。”36岁的小李说。

在中餐馆担任二厨的小李,拿着由餐馆雇主签名的一份“收入证明”表格中写着,他每个月收入只有700元,这点收入必须养活太太及分别为10岁、11岁的一双儿女,根据现行领取粮食券的月入上限规定,四口之家每月收入在2633元以下,就可申请粮食券补助。

“这种收入,你说可能不通过吗?”负责协助民众申请的林小姐(化名)无奈地说,“700元一个月,光在华埠附近要租到单人房间都很吃力,这一家四口却可靠着这份唯一收入安居乐业。”

但700元供一家四口过日子,可能吗?活得下去吗?林小姐不得不感叹说,“也太会过日子了。”

根据小李提供的文件,填完SNAP(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申请表格,再附上小李与餐馆老板共同签名的每月收入证明单,林小姐花了不到一小时就完成申请流程,并送交伊利诺州社会福利厅。

根据林小姐按政府官方网站程式估算,小李在获得审核许可后,每个月可拿到634元的粮食券补助,一年到期后,再重新填写一份,送交州府,就可继续领到从联邦农业部发出的粮食补助金。

“一年7608元,足够一家子吃饱喝足了。”林小姐说。小李原本一个月收入“号称”700元,领到的政府补助竟达到其收入的九成。

当然有需要的话,政府的福利的确让一些家境穷困的“真正”低收入族,可以不愁没钱吃饭。但询问一年约送出700份粮食券申请、通过率几乎100%的林小姐,“究竟有多少是连吃饭钱都没有的真穷人?”林小姐苦笑回答,“我只负责根据申请人提出的文件,协助填表送件,完全没有审核权。”

老张开餐厅 拿白卡称收入低

在华埠附近开了一家餐馆的老张,今年40岁,育有一个孩子的他,向非营利机构负责社会福利部门提出“白卡”(Medicaid)申请,他拿着由餐馆另一位华裔合伙人签名的“收入证明”,上面写着,老张太太无收入,两人孩子九岁,每月收入1000元。

“这真的有些离谱了,谁都知道连外卖餐馆东主每个月基本进帐都有5000到6000元,否则谁干啊?”听到这位张老板每个月竟只赚1000元,却经营了同一家餐馆快六年时,在芝加哥市南区开外卖餐厅的马振伟简直不敢相信。

协助老张填表送件的资深工作人员Alice(化名)说,很多在餐馆、按摩店、美甲店的员工、老板来申请医疗白卡、粮食券,几乎每个人都像老张一样,“无法拿出每月的正式薪资单,也没有薪资自动入帐的银行证明。”

根据政府规定,这些收入均为现金者,仅需提供过去一年的报税纪录,再加上一份由雇主签名的最近一、两个月“收入证明”,就可作收入证据。

这样近乎不设防的审核程序,有意钻漏洞者何乐而不为?诚实纳税人交给政府的税金,就可能因为有心人的滥用,以这种完全不符公平正义的方式,白白被浪费与糟蹋了。

别人有白卡 我也要有

生意不错的老张,听到他的餐厅合伙人提到可去办白卡,觉得自己情况也跟那位合伙人差不多,“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所以就赶紧到免费申请的机构要求协助送件。

“大概十个送交白卡申请者,只有两个会被打回票”,Alice说,老张的“低”收入,果然让他顺利通过“查核”,收到白卡通过通知的第一时间,老张开心地对Alice说,“以后你到我餐馆来,我免费请你吃饭。”

资深社会福利申请工作者陈先生(化名)说,这种怪现象他早就见怪不怪了,尤其粮食券的申请,是一件非常吊诡的事。

“每年非营利机构都会收到来自伊州政府的办理粮食券补助经费。”陈先生说,“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够支付负责申请员工一大部分薪资”。

派粮食券 宁发错不错过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陈先生说,“政府对于粮食券,基本上是一种‘宁可送错十个,也勿送少一个’的态度”,州府虽未明确告知这些领有补助经费的社工们有什么“配额”,但大家都有默契,那就是每个月未做到“18份”申请,来年的补助经费,会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要配额,我们就努力去做。”陈先生说,因此常常民众来申请医疗白卡时,工作人员都会主动询问“要不要一起申请粮食券?”大部分申请人都“来者不拒”,但还是有一些民众顾虑“拿粮食券恐被亲友知道”而婉拒。

由于在收入证明方面,协助填表的工作人员没有审核权力,而政府也全凭“上缴文件”判断是否低收入,因此陈先生说,“要防范这些社会福利滥用很难。”

是不是州府也有来自联邦给予每个月须送出几份粮食券的压力?“很难说,或许州府在联邦的角色,就跟基层社工与州府的关系一样,看‘钱’办事”。

上面(政府)给资源,中间(审核社工)应卯交差,底层(申请人)想方设法吃福利,这简直就是共同串通造假,上下交相贼的共生食物链。

相较于粮食券领取遭滥用严重程度,陈先生显然同情一些为“申请白卡”而可能“伪造”收入的民众,“餐馆当服务生收入虽然不少,但是每个月纵使实领2000元现金,要买健康保险,也满吃力的。”

比起粮食券滥领,已在非营利机构服务14年的陈先生说,虽说使用造假收入支领各种社会福利都不对,但他基本上比较同情以低收入申报白卡的“穷人”,“尤其这两年,尽管有欧记健保,但保费年年飙涨,想要购买健保,几乎都超过一般人负担范围。”

陈先生说,或许先彻底改革现行的健保收费标准,才有可能让民众“自动遵守法纪”,脱离制造“假贫户”的恶性循环。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4, 2025-5-21 0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