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扎根美国占据美剧 中餐成老外家常便饭

2017-9-3 16:50|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3995| 评论: 0|来自: 纽约侨报网

100多年前,中餐飘洋过海到美国,本是为了安抚华人移民的思乡之胃;100多年后,尽管美国的中餐厅几乎“全变了味”,但依然在全美各角落向下札根。在华人口中,中餐永远有“家”的感觉。在老美眼中,中餐不只是填饱肚子,也成为高级餐饮的新选择。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依据纽约饮食博物馆(Museum of Food and Drink)展出资料显示,美国第一家中餐馆1849年在旧金山开业,第二年就增至4家,1851年再增加至7家。许多华工进入美国,是造成中餐厅增加的主因。尽管这些中餐厅可以满足中国移民的思乡之苦,餐馆菜色也力求“原汁原味”,但受限于美国食材,不得不做出本土化的改变。

在美国以卖拉面、肉夹馍走红的连锁餐厅“西安名吃”。

  调整口味站稳美市场

  1890年以后,中餐馆为了讨好美国顾客,开始在食材和做法上有了明显调整,生意也渐入佳境,但1882年美国颁布《1882反华法案》,在美华人减少,中餐的生意也变得冷清,甚至无以为继。但二次大战美国人的仇日情绪,让中国餐馆抓住了翻盘的机会,并随著进入美国的华人移民和游客有增无减,中餐在美国的餐饮市场站稳一席之地。100多年来,前往美国的华人不再限于福建和广东,湖南人、四川人、上海人、北京人都来到美国,开餐厅成了新来新移民最易上手的生存之道,于是上海移民带来了榨菜肉丝,北京人卖起北京烤鸭,四川人端出了宫保鸡丁。

  中式酸甜菜肴受追捧

  中餐厅虽然在美国越开越多,味道似乎越变越远,或者说越来越符合美国人口味。例如“杂碎”中的干香菇被替换成了当地人更能接受的鲜蘑菇;芙蓉蛋、蒙古牛肉等菜品也加入了菜单,虽然这些口味远远比不上家乡的纯正,但能吃到中餐,对绝大多数华人来说,已是“奢侈的梦想”。中餐厅在美生存,不光只能考虑华人的胃,针对美国人的菜式也变得更为丰富。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美国人对水果接受度高于蔬菜的习惯,中餐馆的厨师尝试以价格不高的水果罐头取代糖醋进行烹饪,反而引起美国人对于中式酸甜口味菜肴的追捧。让糖醋肉、陈皮鸡类似口味的超级受欢迎。

  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中国人希望透过投资餐厅获得在美国长久生活的机会。例如,在纽约大学门口卖煎饼的小车,以卖拉面、肉夹馍走红的连锁餐厅“西安名吃”,虽然它们已经开始“走了味”,但永远都能代表新一代的中餐口味。

  早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西海岸,不少老美认为华人会吃猫吃老鼠,吓得不敢接近华人;如今很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小就会用筷子,中餐不光只是吃,更成了老美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

左宗棠鸡料理。

  中餐馆是美国移民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且已自成一派,诞生了一系列的“美式中餐”,例如左宗棠鸡、陈皮鸡、酸甜肉等。这些在中国几乎吃不到的中国菜,全成了美式中餐馆超夯的招牌菜。

  以左宗棠鸡为例,原本是湖南菜。较多的说法是由台湾的湘菜名厨彭长贵移民美国,改变做法创出这道菜。如今的左宗棠鸡已从湖南式的咸辣味变为了美国人更爱的酸甜味。正是因为这种口味让这道菜成了美国人心里的最佳中菜,更是美国点餐网站Grubhub.com美式中餐类别全网年度销售的冠军。

美国人最爱的外送食物

  美式中餐不断调整适应美国人的口味,也逐渐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六人行》(陆译《老友记》)、《宅男行不行》(陆译《生活大爆炸》)、《怪物电力公司》等美剧和美国电影里,中餐外卖一直是出镜频率颇高的道具。

  《欲望城市》其中一位女主角Miranda,每天都会点同一家中餐厅的同一道外卖作晚饭,以致于餐厅服务员接起电话,听到她声音就知道她要什么。生动说明了中餐馆在美国餐饮业中的重要性,更显示中餐不再只是饮食的一部分,而是像说中文、学中国功夫一般,逐渐融入更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最新评论

GMT-4, 2025-5-8 02: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