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一个华裔美国人被美国人歧视后

2017-9-4 11:07|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6102| 评论: 0



如果在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社区生活并带过孩子,完全可以理解这个编辑的想法。我自己的孩子也在经历这样的挣扎,他们完全按照白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长大,却永远感觉是局外人。
他们想做美国人,说实话美国的教育和大部分同学与同学家长的友好让他们很喜欢他们的生长环境,但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的种族身份永远是第一个被攻击的对象。因为白人,受过高等教育,良好的工作,买好学区的房子,简直是一个非常正确非常主流的标准公式。你一旦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不那么主流了,而华人中产别的条件都满足,就是种族这一条不满足,看起来多么遗憾。一步之差就不主流了。
我女儿本来是相当在意她的华人特征和身份的,但是我能感觉到她的心理成长,这个成长来自于了解到美国各种族的遭遇和各类歧视的存在以后。前一阵我去图书馆接她,发现她在看一本讲二战时期美国日本人在集中营的生活。再过了一阵,她给我推荐了一本自传,是三个黑人医生的成长经历。我看了几章以后简直是可以用震惊来形容。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封闭无知的,华人中产这点遭遇和黑人这个群体比简直是好得太多,那个群体简直像是在业力中挣扎,父母,兄弟,朋友都是恶缘。黑人区的孩子会因为父母双全而被孤立。即使孩子拿到奖学金,上了大学,逃出黑人区,可能因为暑假回家看了一次朋友就被陷入毒品的缠绕。除此之外她还给我讲了媒体到出版物里的各种性别歧视,NBC奥运会解说里的各种对女性的成见和歧视性语言. 姑娘只有11岁,她对社会问题的兴趣是学校培养的,学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有各类社工来学校讲述贫困问题,歧视问题,让他们去社区服务,使得她能跳出华人的身份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美国存在的歧视问题,不再局限于中产阶级社区自以为是的封闭视角,不再以主流标准公式作为唯一正确的生存答案。当然她还会为中国的各类政治议题用老师的民主自由定式和我辩论,但明显她对她的华人身份很释怀了。这也给了我在教育上的很大启发。歧视是无处不在的,这个华人编辑的愤怒在于他觉得他应该是站在歧视者的行列,而不是被歧视者的行列。这是典型的无知幼稚中产的思想和肤浅的优越感,'我明明不是中国人,为什么歧视我?' 这其实是一个被冤枉了的歧视者心态,大概是我姑娘4年级以前的觉悟。当她真正接触到更广阔的被歧视者的生活,知道他们很多人非常优秀,非常勤奋而不是某些人眼里的懒虫以后,她明白了错不在被歧视者,错在歧视者。我们不需要为了自己为什么会被歧视找理由,歧视者才是需要找理由解释自己狭隘和无知的那一个。明白了这点,种族也好,性别也好,父母的国籍也好,都可以释怀了。评论里有些人对美国的华裔的地位表示同情,其实任何经历都是财富。比如我姑娘特别在意她的种族身份,但同时也促成了她特别关心社会平等问题,她在这方面读过的书远超过了我,她也明显比同龄的美国白人女孩对社会的认识显得成熟。经历一些困惑和自卑不是坏事,关键是要超越个人格局而有所成长。美国的华裔这个群体始终没有得到整合,格局也比较狭隘,还需要多吃点苦,打掉中产精英的优越感才能有所成长。

最新评论

GMT-4, 2025-5-8 08: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