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对下面这几句话,特别熟悉: “这个太贵,所以不买” “家里很穷,所以不买” “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 “挣钱不容易,爸妈上班很辛苦” …… 一个网友也有这样的困惑,她说:“我现在是一个大二的学生,比较注重外表,所以总是想买漂亮的衣服鞋子,还有比较好的护肤品。说是牌子,其实都是很平价的那种。 但是我的爸爸却认为,学生就该穿得朴素,鞋子应该穿到破洞,我很难过,因为我想在最美的年纪里展现出最美的自己。 我知道我已经成年了,总是问父母要钱,挺不懂事的,但是我修了辅修,课业很重,根本无法做到经济独立,关键是我的家境也算不错的那种。 我很难过,想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稍微宽裕一点,又觉得这样的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 或许有些父母会以为这样与孩子沟通,孩子会懂得节俭和懂事。” △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消费观念不同,很正常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拥有秉持落后消费观念的父母,对孩子而言,有时则是悲剧。而有很多中国父母的问题就好像这位大二学生倾诉的一样:太过节俭。 袜子一定要穿到破了好几个洞才扔;鞋子不到鞋底透了就能将就;棉袄旧了能遮风就可以;电话才打了两分钟,就开始担心电话费贵;饭菜合不合口不重要,能吃饱就行。 在他们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省钱好。 节俭本是美德,可凡事要有个度,节俭过度就成了抠门。 孩子小时候给孩子极少的零花钱;买什么都抱怨贵;孩子表达自己的正常需求,可能还要被骂。 孩子独立后也替孩子抠抠抠,总觉得自己多省一点,孩子就能轻松一点,做个体检不愿意,买个保险还生气。 苦难从来不是美德,时时觉得自己很穷则是极大的痛苦。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俞灏明饰演的杜明礼,城府极深,知人知心。可另一方面,他心理有极大的扭曲:他设计陷害吴聘,囚禁他心上人的父亲。他没有人情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而这一点和他小时候的生存环境脱不开关系。 从目前的剧情中,可以推断,杜明礼小时候曾深刻地体验过什么是贫穷,对他而言,有吃的能活下去就是一切。 正常的欲望被压制,很容易滋生出不幸。所以成年后的他心理扭曲。 △ 孩童时期,碰上舍不得花钱的父母,孩子会受很多委屈 记得上小学时,神奇画板很流行,同桌、邻居、玩得好的伙伴,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 但我妈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必须买的东西要买便宜的,没必要的东西则坚决不买,而一切我想要的玩具都属于后者。 可那时候,我太想要一块那个画板了,鼓起勇气回家跟我妈说:“给我买个神奇画板吧。” 妈妈直接回我:“那有什么好玩的,不准要。” 我哭、闹,妈妈哄、劝、骂,都没用,最后跟我说:“下次我去镇上给你买。”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盼望着妈妈能快点去镇上,如果哪天她出门了,我一整天都会觉得很喜悦,因为到了晚上,我就能拥有一个自己的画板了。 到了学校,如果借同学的画板时间太长,同学显得不高兴,我就假装会不屑一顾:“我妈也会给我买的。” 但后来,妈妈去了镇上无数次,小伙伴的神奇画板都旧了,我也没能拥有一个自己的神奇画板。 到最后,我不敢问同学借神奇画板了,也渐渐地,学会了隐藏。 然后,大家玩溜溜球、大家看小说、大家一起出去玩,虽然我也很想去,但我不敢跟别人表现出来我对某一事物的喜欢,我怕别人看出来,我想要却得不到的落寞。 那时,我常常躲在被窝里哭,又不敢让别人知道;我觉得憋屈,又怕被人同情;我想改变,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过于抠门的父母,还会影响家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玩具和你上一次买的那个差不多,咱就别买了。” ?“你看看你,这件衣服这么贵,你偏要买,我看你能穿多久。” “这个多贵呀,买便宜的也一样。” 《裸婚时代》中,刘易阳的妈妈就是抠门父母的典型。 刘易阳和童佳倩未婚先孕,两家一起吃饭,结果点餐时,刘易阳的父母磨磨唧唧,生怕点多吃不完浪费。 结婚后,童佳倩用自己的钱买护肤品、买衣服,刘易阳的妈妈也要心疼半天。 后来孩子出生,童佳倩买尿不湿,刘易阳的妈妈说:“我用你爸穿剩下的衬裤做了一些,买这么贵的尿不湿不是糟践钱嘛!” 虽然刘易阳的妈妈本意是好,但是她的极度抠门却影响了他们家庭之间的关系。童佳倩对婆婆越来越不满意,刘易阳的妈妈也对心中那个“败家”的媳妇心生怨气。 所以当刘易阳因为赛车而进监狱时,他们开始互相指责:婆婆指责媳妇花钱大手大脚,媳妇指责婆婆太过抠门从而给小两口带来了过多压力。 一心盯着存款有多少的父母,大多会牺牲生活质量来省钱 之前有人在网上吐槽家事,说自己的父母太过节俭,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结婚以后,和媳妇一起在南方某城市买了房。媳妇体贴,答应让我在老家的父母过来跟我一起住,但矛盾也由此产生: 在家里,媳妇有时开着灯看电视,我爸妈会下意识地把灯关掉; 媳妇开车上班,父母就在后面跟着唠叨,认为油钱太贵,应该坐公交; 周末出门,打出租也不行; 剩菜舍不得扔,体检不愿做,旅行就更没可能。 网友说,自己和媳妇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他的父母搞得他们像还没脱贫。 沟通多次也没有用,这些事闹得媳妇也很不开心。 节俭不仅苦了自己,也让一起生活的孩子受委屈。 作家连岳曾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寄住在外婆家,但是他的外婆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在他外婆看来,连岳的存在是一个“额外的粮食消耗者”,所以很不喜欢他,每次吃饭,只要连岳多吃菜,他外婆就会闹情绪,用白眼瞪他。 连岳说,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他很抑郁,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只能写信给父母,说自己在外婆家不开心。写完之后,又自我怀疑,怎么可以说外婆坏话。 成年后的连岳才发现,当年自己没有错。他说: “中国的小孩子,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都要接受'节俭是美德'的教育,小孩子要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但这种教育是有害的,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各种吝啬怪僻,小便完舍不得冲水,攒上大便一起冲。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值得炫耀的美德。 但节俭不会让社会进步,合理的浪费才会:每个人都不用电不用水,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怎么赚钱?每家公司都不赚钱了,社会还怎么进步。” △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在一个故事中说,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这里的穷,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生活中的压力感和不确定性。 《鹦鹉螺》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 Why PovertyIs Like a Disease )的文章来分析贫困心理。 作者库珀40岁,年薪超过70万美元,担任过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杜鲁门国家安全项目的成员。? 表面上看,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但不为人知的是,他总有一种非常强烈不安全感,常常自我质疑,充满焦虑,不敢要小孩,因为总觉得钱还没有攒够。 他在文章中指出,长期处在贫困之中的人,会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无法考虑长远打算,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 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也有文章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穷养孩子难翻身。 穷养出身孩子往往丧失了“轻松感”,因为从小不仅缺少金钱,也缺少来自家庭的认可和支持。 处在压力的环境下,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战战兢兢,害怕出错,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总认为,失去就是万劫不复。 还记得吗,《人民的名义》中,项目处长赵德汉贪污的钱堆满了整整一面墙,他却一分也不敢花。贪污事实败露之后,他只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在哭穷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总会有一种匮乏感,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稀缺心态”,即“越缺什么,越在意什么”。 如果从小就被灌输“缺钱”的观念,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强烈的“金钱崇拜”,由衷地觉得钱是个好东西,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从而严重影响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 贫困最可怕的,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陷入贫困的思维模式。 贫穷思维就像遗产,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刻在孩子的人生里。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 △ 当然,会花钱不是瞎花钱,摆阔绰,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用物质装点自己的生活。 就好比: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一件的衣服,应该买哪一件? 太过节俭的人,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而是十五块钱和一千五百块钱,都是穿一年,但是一千五百块钱的扔了会觉得可惜,十五块钱的就随便扔。即使很喜欢一千五百块钱的款式、颜色和质地,也不会买下这件衣服。他们一心想要省钱,没想到的,却是一千五百块钱的衣服,每一次穿可能都觉得开心,这笔钱,不仅买了一件衣服,还买了一年的开心。 当然,我不是苛责父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省钱,是为了孩子。他们想给孩子买房子压力小一点,生孩子的压力小一点,为了孩子情愿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生活是,适度消费,才更有乐趣。 △ 比省钱更重的是,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 中国人对于子女的零花钱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但理财教育却还很落后。 有调查显示,与日韩、越南等国家相比中国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最多,但金钱教育也是最为落后的,仅有15.6%的孩子非常弄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19%的孩子选择将钱存进银行。 而在德国,有50%的孩子对于自己的钱有明确的规划。 究其原因,是中国很多家长自身都不会理财,甚至活了半辈子还是日光族,有怎能将合理的理财观念传递给孩子呢? 世界上最懂理财的当属犹太人。 犹太家族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便是股票,这是犹太父母独特的理财教育。 从小让孩子了解金钱、管理金钱,当孩子有初步的概念后便会给孩子制定详细的理财规划。犹太父母还喜欢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懂得理财的逻辑并培养孩子们的金钱意识。 “付出劳动,必须获得回报”,犹太人建立起“有偿回报机制”,让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来换取零花钱。 他们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理财教育,更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即“珍惜你的劳动,重视的你劳动”,认真付出,就会获得报酬和回报。 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购买股票,其实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念,这些从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做到。 与其说:“太贵了,咱家买不起”, 不如告诉孩子,咱们家每个月都有预算,下个月给你买;或是这个玩具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玩儿,等你过生日妈妈送给你作为礼物,即让商品变成期待; 与其说:“咱家穷,只能靠你好好上学,将来才能赚钱养家”, 不如询问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家里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即父母是你后盾并非财神; 与其说:“学习好就行,其他你都不用管”, 不如告诉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增加体育锻炼,即要作为家中一份子,要共同为家庭出力。 家庭教育从来都与贫富没有关系,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只知道自家的穷,而是应当教会他如何“给予”和付出,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是自食其力,自信而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
GMT-5, 2025-1-23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