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美甲笔试 美甲手試 拔毛考试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教育评论:不要再天然认为“海归”就该拿高薪

2017-10-15 09:24|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2555| 评论: 0

教育评论:不要再天然认为“海归”就该拿高薪

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海归”这些年在国内的待遇,不是天堂跌到了地狱,只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镀金式海归”面临淘汰,留学生年收入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分化严重。

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回国留学生收入分化的现象。据悉,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作为分割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所谓“镀金式海归”,是指留学生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本领与视野上的实质提高。有些甚至只是花了一年时间拿了一个文凭,也就可以称为海归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关于“海归”找工作难、起薪低的新闻,都会让许多准备留学的人心生疑虑。其实毕业刚开始找工作,被开低价也属正常。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起薪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往往要经受几年考验之后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海归”这些年在国内的待遇,不是天堂跌到了地狱,只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海归”身份贬值,既是留学队伍飞速壮大导致的稀释效应,也是由于社会日趋开放、中外交流日趋密切,用人单位不再容易被忽悠,有些则是吃过亏长了记性。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泡沫早晚都会破。

这些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早就已经过了只认身份不认能力的年代。如今的中国,人们更看重的是绩效,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一纸文凭。在许多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应该都有类似的体会:一个公司里,往往集中了来自不同地方、级别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而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平台竞争的,靠本事吃饭,谁能最终“冒头”或胜出,取决于做出的成绩,而不是曾经毕业于哪所学校或取得什么样的文凭。

某种程度上,一些“海归”的贬值,其实也恰恰说明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整个社会人才评估愈发现代化。仅有普通文凭、缺乏技术与经验的“小海归”竞争力明显较弱,而有多年实际工作经历的“大海归”仍处在人才金字塔塔尖。与市场需求脱节,“镀金式海归”面临淘汰并不奇怪。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留学者及其家庭的心态。“海归就该有好工作”的想法就跟前些年“大学生就该有好工作”一样,都应该抛弃。留学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国际视野去学习新东西,拓展新“视界”,如果混个文凭就回来,找不到好工作也属正常,不必怨天尤人。

当然,我们还要重新定义“好工作”。近日,成都一位妈妈花上百万送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谁知女儿毕业后居然迷上了按摩。回国后,女儿到了一家中医理疗店上班,干起了按摩师。这位妈妈感叹道,“让我这个当妈的如何见人呀?”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这位妈妈是有道理的,可是如果女儿真的热爱按摩,难道按摩师不是对她来说最好的工作吗?以一种更为现代的人才观考虑,“海归”与按摩师不相容,同样是一种传统偏见。

最新评论

GMT-5, 2025-4-13 01: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