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积极投入寻找外星讯号,除了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下称「天眼」)外,位于新疆戈壁滩的红柳峡观测站由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如同一台「收音机」,接收来自外太空的「暗能量」,目前已经接收到400TB的宇宙讯息,初步分析成果料下月公开发布。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有刚认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谓的「暗能量」指的是宇宙中的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占了宇宙密度的70%,并令宇宙加速膨胀,但人类至今仍弄不清这种能量的来源。
据内地媒体报道,兴建于2014年的红柳峡观测站,其装置包括一排类似于电视讯号接收机的「锅盖」,以及一排大型的柱状「钢床」形成的矩阵。王有刚表示,这两种设备,实际上是射电望远镜,它们面向北极,用来接收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讯息。搜集到讯号以后,传回观测站机房进行处理。
王有刚表示,观测站中有一支有9名天文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负责研究暗能量与暗物质,有关计划名为「天籁计划」,他说:「如果做个形象点的比喻,就是我们在新疆的戈壁滩中放了一个收音机,用来接听来自宇宙的声音。」观测站目前已经接收到宇宙信息400TB,初步分析成果预计今年11月公开向全球发布。
王有刚同时认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与外星人联系上,我第一句话应该是『外星人,你好』。至于听不听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红柳峡站射电望远镜矩阵「天籁」与贵州「天眼」有何区别?王有刚解释,「天眼」在国际射电领域中低频测量来说,属全世界最灵敏的望远镜。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籁」虽然没有「天眼」灵敏,最大优势却是一次可看到的天区,要比天眼大很多,巡天速度也很快。而且「天籁」和「天眼」一样,都可以做快速射电暴的探测,单从快速射电暴的寻找来说,「天眼」的效率是赶不上「天籁」的。
《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