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忘中国孤儿院深夜约定…无血缘2华童在美重叙兄弟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10-16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直到世界末日,他都是我兄弟,我不会放下哥哥一个人。」中国孤儿申杰(Josh Clarkson)四年多前被堪萨斯州家庭领养,当时10岁的他刚到新家,语言不通、环境不熟,他把握任何机会,向美国家庭介绍他在中国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国福亮(Liam Thurlby),努力要让他也来美国。

「哥哥」几全盲当时快13岁
「他很聪明,他懂所有事情,他很棒。」这个在申杰口中的「完美哥哥」当时已近13岁,快到无法被海外收养的年龄极限14岁,而且双眼几乎全盲,也影响被收养的机会。

出生就被父母弃养的申杰与国福亮,两人因住进山东临沂儿童福利院认识,当时分别五岁、三岁,彼此照顾,两人喜欢一起聊天,「国福亮很懂历史,他教我很多事情,分享很多知识」;国福亮眼中的申杰,懂事又乖巧。

天生小眼症导致几乎全盲,无法正常阅读的国福亮时常需要申杰帮忙念一些他想查的资料;没有血缘关系的申杰,却是他最疼爱的「弟弟」,也是唯一的亲人。

到美国四年多的申杰,中文阅读及听力虽保留一定程度,不过与记者交谈时,均以英文作答,偶尔脱口说出中文时,口音跟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无异。

来不及道别没忘记承诺
13岁来美国的国福亮中文说得很好,电话中健谈开朗的他回忆,在孤儿院里,一阵子就会有小朋友被国外家庭领养而离开,「我跟弟弟多少会有些羡慕」 ;有天晚上聊天时,两人承诺,「如果有一人先被收养,另一个人要记得想办法帮留在孤儿院的人领养出来」。

那时两人分别是9岁及11岁。

这段谈话,之后再也没提起;一年多后,申杰被堪萨斯市的克拉克森家庭领养,在盲哑学校寄宿就读的国福亮,知道弟弟要被领养了,「我不知道他要去哪里,我想回去跟他道别,但学校没有假日无法回去。」等赶回孤儿院,申杰已经离开。

「没来得及说再见,非常伤心,觉得这辈子应该再也见不到了。」国福亮说,两人之后完全失了联系。

申杰记得,他到美国的第一天,「就很想念哥哥,想告诉他,会记得承诺,一定会让我们重聚。」只要有机会跟着美国的家人参加社区聚会、朋友活动,他总用有限英文,讲述国福亮的好,希望有家庭愿意收养,「他快14岁了,我再不努力,哥哥就再也来不了了。」

作客教授家勇敢介绍哥
2015年有天,申杰到瑟尔比(The Thurlby family)家中作客,他勇敢地在一位华人妈妈协助翻译下,向初次见面的克利丝汀•瑟尔比(Kristin Thurlby)介绍国福亮,「他是最棒的,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他会所有的事情。」

克利丝汀很喜欢开朗乐观的申杰,听完他对「哥哥」的描述后,「突然有根心弦被触动」,「申杰描述的男孩,逆境中仍勇敢,就像我的儿子啊。 」当晚,克利丝汀写电邮给正在国外出差的丈夫崔瑞斯(Trace Thurlby),详细描述了申杰口中的国福亮,也提到他是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而且即将满14岁。

夫妻两人很快达成收养的共识;不过,瑟尔比除了两个亲生女儿汉娜(Hannah,现18岁)跟卡洛琳(Carolyn,现16岁),十年前两人还从中国收养了刚出生的女婴爱丽斯(Elliese Thurlby,现13岁),「我们很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

没想到女儿知道国福亮就快14岁后,说「那我们要快一点行动。」

经过层层审核,2016年1月,瑟尔比夫妇与女儿卡洛琳飞至中国,将国福亮接回堪州欧佛兰帕克市(Overland Park)的家。

克莉丝汀说,在家中等待国福亮的亲友,也包括申杰,「他看到哥哥时,开心的跳起来拥抱。」直到那时,国福亮才明白,原来是「弟弟」帮忙才让他来到美国。

「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申杰。」到美国已三年半,国福亮就读蓝村西北区高中(Blue Valley Northwest High School)11年级,说到「弟弟」时,仍可以感受到他的感动。

养父母陪伴:永不放弃你
瑟尔比夫妇回忆三年多来,一家人陪伴国福亮走过最困难的适应期,很多朋友都说,「国福亮很幸运到美国,但其实儿子刚到美国第一年,过得相当辛苦。」克莉丝汀说,「他几乎不懂英文,而且过去读盲哑学校,从来没读过一般学校。」

他们特别感谢许多华人热心协助国福亮适应美国生活及课业,其中被孩子们称为Uncle Josh的教授Josh Peng,每个周末都会接国福亮到他家,一起看中文书或电影。

毕业于哈佛,现为兼职教授的克莉丝汀回忆,「儿子一开始常会告诉我非常挫折与生气,因为课业太难,环境又陌生,我跟丈夫花了很多时间陪伴、鼓励他,告诉他不管有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弃,我们会陪在你身边,永远不会放弃你。」

接着,国福亮努力适应了美国的全新点字法,也学会了英文,他还是学校乐队的长笛乐手,更是田径队的短跑健将。

克莉丝汀说,国福亮的眼睛可以辨别身旁比较亮的颜色,可以阅读放大好几倍的乐谱,听力与记忆力特别出色,「他是我最好的儿子。」

来美才三年 功课拿全A
喜欢运动的瑟尔比一家,从来没有将国福亮排除在外,从没跑过步的他,在爸爸崔瑞斯的陪跑下,很快掌握了跑步的要领,「他跑得比我快了,我才交手给其他田径队的队员陪跑」;因为国福亮的视力问题,每次学校比赛或练习时,都有一名同学穿着亮色上衣在旁陪跑引路。

在瑟尔比家,国福亮经历过很多「人生第一次」,从来没有游过泳的他,跟着家人去度假时学会了游泳;功课方面,上学期全A,只有英文89分,「我很佩服上哈佛的姊姊汉娜,也很喜欢两个妹妹。」

国福亮说,以前在盲哑学校时,每到周末假日同学都会有家人探望或打电话关心,「我当然会羡慕,但从来没有家人亲戚,并不知道真正有家人的感受是什么。」

「到了美国,我终于有了家人,每天放学可以回家,爸妈常陪我跑步、读书。」国福亮说,「原来有家人是这样的幸福。」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18 18: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