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渐退,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炊烟袅袅。一家老小或换下刻板的职业装,或卸下沉重的书包,放下工作和学习,轻轻松松,团团围坐,品味佳肴,分享见闻,本来是普通人家常见的温馨画面,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家庭来说,这一生活场景却越来越变成了奢求。应该说,许多父母都很珍惜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刻,却未必懂得“温馨”背后还蕴含着巨大的平台和丰富的机会。 美食飘香、家人围坐的餐桌,是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最寻常的平台;低语浅笑的晚餐时光,是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最自然的机会。餐桌文化,本来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以食为天”,如何食、食什么、怎么食,能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也一样,一个人的许多习惯和素养都是在餐桌上形成的,吃相反映素养,吃相反映品位,吃相反映家境,吃相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听姥姥说过,解放前土匪当道,城乡间经常发生拦路打劫绑票事件,有“指定绑”也有“随机绑”。姥姥说,土匪随机绑到一个人以后,一般会先给他一顿丰盛的好饭吃,通过观察其吃相来判断其家境,然后再决定向其家庭敲诈多少钱。瞧,连土匪都知道“从吃相看家教,从家教看家庭”这个道理。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不过却生动地体现了餐桌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晚餐是加深亲子交流的好时段。一家人要想持续和睦相处,就需要不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白天各忙各的,坐下来轻松享用晚餐,就是交流的绝佳时间。一家人可以彼此叙说经历、分享认识,可喜之事举家同庆,可恶之人同仇敌忾,欢乐共享,惆怅同当。交谈间,父母能发现孩子对事对人的认识发生偏颇的端倪,并可以借看似不经意的提醒纠正孩子不正确的价值观。有的家庭秉承“吃饭不言、睡觉不语”的古训,全家默默无语、相对无言,严肃得像完成任务似的,各自吃完了事,大不可取。 餐桌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好平台。餐桌礼仪是成人社会的必备知识和素养,相互交往、公务交流、外事活动等都绕不过去。中国人特别重视餐桌礼仪,从落座到进餐,处处有讲究。对于一个个体,公共场合稍有造次,比如长幼无序、左挑右拣、狼吞虎咽、大声咀嚼等,都会被认为是没有家教的表现。对于一场活动,仅仅由于就餐座次安排不当,就足以使活动失败、不欢而散。而这些知识的掌握,特别是细节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不断强化和反复训练。记得我们兄妹幼时在家,就反复被大人强化“用筷四忌”,不能“过筷、瞅筷、抄筷、滴筷”等,以至于习惯成自然。就像“饭前洗手、饭后漱口”这样简单的卫生习惯细节,不加强教育也是很难自然形成的。我们现在经常会遇到一些成人在公共场合西装革履却牙齿不洁、慷慨陈词但气味不雅,使其公众形象、领导权威大打折扣,这些实际上都是父母不重视餐桌礼仪的“贻害”。 晚餐还是感恩教育的好场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感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晚餐前后让孩子力所能及地分担一些家务劳动,使其体会一顿餐食,乃天地化育、农民耕种、父母养家、辛苦调理,多少人的辛劳汗水蕴含其中。“常怀感恩之心”应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起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也许有人会说,餐桌上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当然,如果把餐桌当成批判台和论道场,吃饭时动辄以过激的态度训斥责骂孩子,或者长篇大论地灌输艰涩难懂的大道理,的确会导致孩子提心吊胆、心理压抑,势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殃及身心健康,这当然是要杜绝的。中国教育科学院的一项针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和2万个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里,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孩子学习好”的问题,答案之一就是“家人能每周一起共同吃三顿以上晚餐”,可见机会教育效果非凡。父母如能正确利用好晚餐相聚的机会和平台,把温馨作为家庭教育的催化剂,把晚餐作为家庭教育的好载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自然而然,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润物无声、春风化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