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从小到大一直就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学习好、不跟父母要这要那,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乖乖写作业,爸妈从来没关心过我的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从小一直生活的比较压抑。
父母都是普通人,原来在东北的时候爸爸是伐木工人,妈妈是工厂员工,后来东北经济情况不好,双双下岗到山东发展。我们刚到山东的时候租住在很小的房间里,妈妈帮助姥姥在街上卖水果,爸爸跟别人学习手艺。我当时四五岁,开始上幼儿园,然后是小学。由于是外来人,周围的小朋友感觉家庭情况都比我的要好很多,经济条件不好,长的又不好看,所以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变的特别懂事。
因为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偶尔过年过节出去逛街从来不敢跟父母要玩具,都说自己不喜欢;走在小吃街上,周围都是好吃的东西,也忍住口水假装不想吃,从来不哭闹;因为在几个亲戚里是经济条件最差,所以出去串门,妈妈都告诉我要懂事,从小就在厨房帮忙,别的孩子都吃吃喝喝玩玩,感觉自己就低人一等。
我以前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我妈从来不在亲戚面前表扬,别人一说到我成绩好、学习好之类的话,我妈就谦虚到尘埃里,说光会傻读书有什么用。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从小都是自己鼓励自己,爸妈从来不会表扬、鼓励、赞美。
因为懂事,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渴望;因为懂事,跟亲戚家的小朋友一起玩就得主动让着人家;因为懂事,所以即便考试成绩好,学习好也从来不敢炫耀,还要给自己灌输这是傻读书的概念。
但是!但是!我现在回想起起来,一个年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什么都不想要?怎么可能不爱吃零食、不爱玩玩具?这要承受多么大的心理压力,多么抑制自己内心的渴望才能做到“懂事”!相反,我现在觉得所谓的熊孩子,内心才是快乐的,想要什么哪怕哭闹也要让父母买,开心大闹,不开心大哭,真实的释放自己的情感,而且往往性格开朗、身心健康。
所谓懂事,也无非就是有“同理心”,因为太能理解父母,所以懂事的孩子将父母的感受看的比自己还重要,而这类孩子长大了,也是拥有同理心的一群人,可是后果的,往往是过于顾忌其他人的感受,而把自己放低、放小,将自己的个性化放到最低,慢慢的也就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太久的不敢要,变成最后的不知道到底想不想要,别人开心就好。对自己的人生不能很好的掌控,不敢直视自己内心渴求。
而熊孩子呢,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想方设法拿到,从来不压抑情感,长大之后往往也是敢于追求梦想的一群人。所以说,民间有个说法,男孩子小的时候越淘气,长大了就越有出息。
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着孩子天真的天性,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也希望他不要为了博得父母的满意刻意去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希望他能自由的成长,熊孩子虽然让父母操心,但是这才是孩子的天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懂事”化的教育,真的是正确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