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盛夏,中共国家电影局叫停大陆电影参与台湾金马奖,事件震撼华语影坛。国台办官员明言此举冲着民进党而来,反映大陆将金马奖绑上政治争拗的战车中。台湾金马奖是华语影坛盛事,多年来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惟大陆此举吹起「反脸」号角,理想的平衡面临破局。面对着一场没有火花的文化战,封杀台湾电影俨然写入中共「反台独」剧本之中,意味两岸统独前哨战已悄然展开。
金马奖成立于1962年,「金马」二字源自金门、马祖两外岛地名的字首,也是国共两军早年对峙最前线,充满对抗意味。自1984年起,金马奖开始由民间电影团体与新闻局轮流协办,没有官方硬指标,走向自由多元的方向,容许各种意识形态的电影登场。 1996年起开始接受大陆电影参赛,使得金马奖的阵容更加强大。
「在评审过程中,回到创作,(只讨论)电影好不好,观点好不好。」金马奖前评审、台湾著名导演林正盛向《苹果》记者表示,金马奖不会以意识形态谈创作论电影,也因此他认识的一些大陆电影界友人、导演、制片人都很喜欢金马奖,因为他们感受到创作被真正的尊重。
大陆以统一台湾为长期目标,政治问题成为两岸电影人不言而喻的禁区。 「我们基本上不会谈统独的问题,这是默契,互相尊重。」林正盛表示,不要去争辩,不要让对方不舒服,这个是做人很基本的原则。正是这种默契,使两岸电影人20多年交而不破。惟随着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后,民族主义高涨,官民均出现泛政治化倾向;今年初习近平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谈话也以「统一」为基调,国际上全面打压台湾,将两岸人民推向对立。
去年金马奖,台湾女导演傅榆凭《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获得最佳纪录片,发表感言时「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其后上台的大陆电影人也发言反击,当届金马奖评审团主席巩俐甚至拒绝上台颁发最佳剧情长片,庆功宴也得取消。
至今年6月,金鸡奖刻意与金马奖撞期,举办地点也永久落户福建厦门,与台湾隔岸对峙;本月正式禁止大陆电影参与本届金马奖。去年凭《影》成为最大赢家的张艺谋,纵然今年执导备受瞩目的《一秒钟》,但也确认不会参与金马奖,其他大陆电影也纷纷退出。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其后明确回应,台湾政治生态和蔡英文政府为大陆发禁令的主因。
本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苹果》记者指,大陆这张「金马奖牌」有短中长期三个目标:短期是企图帮金鸡奖抢金马奖观众;中期是吸引更多台湾电影工作者到大陆;长期是要盖过台湾电影,不排除往后会以「一个中国」原则,在一些国际电影节排斥台湾,「透过政治、外交、经济等手腕在娱乐或通俗文化上扩大影响力」。
刘锐绍提到,「目前北京最担心通俗文化影响了思想教育,尤其是习近平思想教育……自己没有吸引力,就要压制人家的,逼艺人都要表态,向政治服务」,情况如同香港商界起初在反送中上蒙混过关,但北京提出明确要求时就得归边。作为两岸交流桥头堡的电影界,在中共一声令下,不谈政治的默契逐渐被打破,大陆乃至在台湾的电影人已失去不表态的自由,动辄打出「爱国反台独」旗号自保。
去年3月,大陆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被裁撤为三个独立部门,其中国家电影局划归中宣部管理,说明中共认为电影需协助构建主流意识形态。 「根据中国电影界的朋友,中国的金鸡奖偏好主旋律电影,就是『我认可的电影』,符合他们政治的电影会比较容易获奖,也有被认定或被内定的情况。」林正盛表示。
台湾资深影评人、金马奖前评审蓝祖蔚力批,金鸡奖一切粉墨为政治,「连周恩来的故事都不知拿过几座纪录片奖了,那种政治氛围下的给奖结果,多数人就算嗤之以鼻」。相较之下,金马奖在半世纪以来累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这是金鸡奖短期内难以企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