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一个躁动的时代,每天都在朋友圈刷到各种财富传说:朋友卖掉公司套现几个亿;长相平平的同事嫁给技术宅男,没多久宅男创业公司估值几亿美金,财富自由移民他国;考了垃圾大学的高中女同学,成为网红天天买大牌儿还年入百万……
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在为孩子上个公立名校挤破头,拼尽神通买到顶级小学的学区房,又要去给娃安排各种补习课程以免他掉队……其实,父母们所焦虑的,不是孩子会输,而是自己想赢。,中产阶级追求的,是不被时代潮流所抛弃,是去争抢上升大门关闭前的那根稻草。
衡水中学浙江平湖分校近日揭牌,引发社会各界议论。据媒体报道,这是一所民办学校,招生面向全国,不限户籍,首届规模初设90人,但目前已有超过200人报名。
尽管不少教育界人士将衡水模式在浙江的落地斥为“素质教育的倒退”,尽管学费高达35000元/年(不含住宿费),但我相信,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平湖分校顺利成长为一所有6000名在校学生的“超级中学”。
衡水可怕吗?可怕。衡水会给孩子们带来灾难般的记忆吗?会。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家长会心痛吗?会。
但是焦虑的中产阶层们,最终还是会怀着买学区房一样的热情,踏破衡水平湖分校的门槛,托关系花大钱,把孩子送进去,只为给孩子争取到一个进入名牌大学的座次。
曾几何时,不少天真的中产家长一直相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为经济发展了,最终也能落实一点更有“素质”的教育。
他们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底层青年时代,通过自身的能力与努力,当上机关干部、企业领导之后,希望能给子女创造足够大的空间,使其逃脱激烈残酷的竞争,安稳地延续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但现实发展远远不如料想般的美妙。
从小让孩子好吃好喝,再学个琴棋书画,希望在其身上培养出贵族气质,但事实却是,优渥的生活环境非但没养成公主,却惯出一身公主病 。 给予孩子充分且不加约束的自由,希望培养出独立自主的人格,但是缺乏管教和引导的自由,带来的却是散漫、放任、自私与懦弱。
先花几万或者十几万,把子女送进贵族学校,后来再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把子女送出国,进入世界top100的大学,没想到孩子到了国外之后尽混华人圈。英语没学好,技能也没学多少,回国归来,工资依旧六七千起,但当初为了留学卖掉的房子,却涨了几百万。
有太多误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后连遭棒喝,发现除了父母在老家留的两套房以外,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们开始认为国外教育、西式教育以及素质教育都是失败的,在中国孩子身上完全行不通;而对国内教育、中式教育以及衡水模式,他们反而恢复了信任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笃信:把孩子送到哪里都一样,关键还是要看孩子自己,中西教育各有差异,不能用西方那套否认中方那套。
这批中产们的信任感转向起源于一种完全“正确”的意识,即:名校文凭、公司职务、人脉网络,没有一点是可以世袭的,要让孩子成功唯有培养坚毅的品格。
可是问题也摆在眼前:怎么培养呢?
外号“虎妈”的美籍华人蔡美儿认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蔡美儿与丈夫两人都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终身教授,是众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但令人着迷的是,她是通过“中式教育”的手段把自己的女儿带进了常春藤。
她的女儿有两样东西不能玩,这个不能玩和那个不能玩;有两样东西必须得第一,这个得第一和那个得第一;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之外,不能碰其它乐器,不能自己选择课外活动……
许多人都预测她的两个女儿将来精神会不正常,但结果却是,女儿不仅都上了名校,还非常爱自己的父母。
小女儿还说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从来不害怕我的妈妈,相反我总是害怕让我的爸爸失望。而往往因为他们对我过高的期望,让我做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大大提高了我的自信心。”
有些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心理学术语,指的是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当被害人陷入这种情感时,非但不会感到受害,反而会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我不去评价虎妈的对错或好坏,但我想指出的是:蔡美儿通过创造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把女儿的目标减少为仅仅是进入常春藤,并且用目标来确立女儿行为范围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说得更直接点,是“成功”的。
对于这种“成功”的迷恋,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衡水中学的发展进程。 如虎妈一样,衡水中学则创造了一种相对真空的校园环境。在这里,孩子被剥夺了部分情感,被投入到冷酷无情中的训练中去,他们需要去关心的就只有“高考”这一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