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孩子的教育,许多家庭举家上下陷入焦虑。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口号的驱使下,家长们纷纷逼着自己的娃去学奥数、练乐器、上补习班……
这个思路与军备竞赛如出一辙:别人家拥有某种装备,咱就必须拥有更好的武器。有没有用不知道,先弄到手再说。
这场轰轰烈烈的“军备竞赛”,正在严重破坏孩子们的童年,而且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看到许多父母不顾孩子哭嚎抗议、非得“赶鸭子上架”,笔者感觉非常不妙:这分明就是当年苏联被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给拐到沟里的架势。
1 教育革命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现在的教育制度是怎么来的。
1806年,在耶拿战役中,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统帅的法军彻底击败,普鲁士被迫割地赔款,以极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战争。
洪堡觉得,普鲁士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军事手段击败法国,要救国得把眼光放长远,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经济。
于是,他为普鲁士建立了一套新的教育制度: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时间上相互衔接,教育目标各有侧重,主要目的是满足早期工业化的人才需求。
在这个制度下:受教育者走完一遍升学的流程,再加上工作岗位上的一些培训,获得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储备差不多够吃上一辈子。
从早期工业化到20世纪中期,人类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还不算特别快,这套教育制度能够大致满足发展需求。
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后工业化社会就这样到来了——发达经济体进入了一个科技大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中国被卷入这场洪流之中。
如今,各个行业的知识都在以极高的速度迭代,传统的“一次性教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容都面临着巨变,在工作环境中保持终身学习状态已是大势所趋。
注:CRISPR定向基因编辑技术是2013年生物科学最为重大的技术突破,短短4年后的今天,随便找个靠谱的研究生都能在实验室里操作该技术——“前沿技术”竟然已成“家常便饭”。再比如,计算机编程的语言,差不多3、4年就要换一代,5年前的老技术方案早已被淘汰。
后工业化社会的迅速发展正在倒逼一场教育革命。许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有基础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已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
许多中国父母给孩子从小施加的“强化教育”并不可取,打个通俗的比方:高铁构建的高速交通网络即将成型,逼着自家的马儿玩命拉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2 “军备竞赛”思路已经过时
我们必须看到,很多家长强迫孩子去学的东西,在未来社会中并不重要。
症状之一:盲目的“奥数”崇拜 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并不会带来明显收益。
首先,“奥数”不涉及高等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奥数”涉及的多数内容都会在初高中期间正常传授,学习“奥数”并不会使人在18岁之前积累更多数学知识。
其次,“奥数”灌输的初等数学知识缺乏系统性,顶多让学生了解一些低级算法,却没有接触到真正有用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货真价实的高等数学分为两个方向:
一个是数学和物理专业所需要的数学分析方向,强调严密的逻辑推理;另一个是工科专业所需要的应用数学方向,强调数学建模和算法的有效性。
所谓“奥数”与上述两个方向均无任何衔接关系,学习“奥数”并不意味着能够使孩子更好地掌握高等数学。并且,“奥数”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想。真要想学好数学,其实读一些有关数学思想史的科普读物是更好的选择。
笔者认识许多中国顶级大学的理工科毕业生,没一个将自己的数学水平归功于“奥数”的。
某些小学和初中故弄玄虚,强调“奥数”何等重要,使得许多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地给辅导机构送钱。
说得直白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奥数”的本质是一条利益链。
美国学校对于数学教育的态度相对理性,所以压根不搞什么“奥数”竞赛。真正对数学感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的美国学生,会在高中阶段选修Advanced Placement (简称“AP课程”)。
数学AP课程的难度与大学初等课程相当,能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衔接大学阶段的学习。
症状之二:功利心大于兴趣的艺术课
除了我们在“奥数”上做的无用功之外,强迫孩子去学习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收益也趋近于无穷小。
请注意,我并不是说音乐、舞蹈等艺术无用,而是强调“强迫”孩子学习这类课程无用。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确实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达到了每天自觉、自愿演奏几个小时乐器、跳几个小时舞的程度,增加一些相关投入未尝不可。
如果孩子没这个兴趣,需要家长“监工”才肯上路,那就真的算了吧。太多的家长,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希望孩子们学门艺术当“手艺”,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他们恐怕并不清楚,孩子们硬着头皮参加的业余考级的最高水平(如中国音协钢琴10级),与演奏级的专业表演水平尚有数量级的差距。也就是说,业余考级无论达到什么程度,都没法当“饭碗”来用。
学习艺术课程就应该抱着陶冶情操、“玩玩就好”的心态,何必将大把时间用于枯燥的、重复性的练功和考级?青少年时代的光阴是何等宝贵,逼着孩子在并不喜欢的事情上投入大量时间?
症状之三:片面追求成绩的“绝对值”
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的成绩不够“出类拔萃”,巴不得孩子每回都能考全班前3名、甚至第1名。为达此目的,他们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剥夺了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
其实,平时追求成绩拔尖没多大意义。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成绩好”,无非是对有限知识集合的熟练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自然不宜太低,否则意味着该学的东西没学到。
但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如果熟练程度已经很高,那么继续提高熟练程度的边际成本将递增、而边际收益会递减。说得通俗一些,把成绩保持在90分以上相对容易实现,但保持在96分以上却需要多花一倍甚至几倍的功夫。
由此推断,综合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学习方案应该是这样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平时保持比较靠前的学习成绩、与一流水平不产生数量级的差距即可;在升学之前的非常时期加大投入、踢好“临门一脚”,用临时提高的熟练程度做一次敲门砖足矣。
上述主张绝非鼓吹不思进取,而是鼓励孩子们把时间用在其他边际收益更高的地方,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无限提高对有限知识集合的熟练程度实在没多大意义,因为人工智能会很快消灭所有初级熟练工种。
例如,珠算和快速心算已经成为被淘汰的知识,智能手机上随便装个应用就可以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把三角函数的各种转化公式背得烂熟又有多大用?
3 被忽视的重点: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
传统的基础教育并不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老师会把现成的知识体系像喂饭一样一勺勺喂给学生,升学考试之前还会带着学生们复习,一个知识点讲上五六遍。这种一板一眼传授现成知识体系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
由于知识迭代极快,企业的发展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在未来,优秀人才的最重要标识就是快速自主学习能力和强大的社交能力。
这些重要能力恰恰被家长和教师们忽视了。
重点之一:搜集信息和判读情报
自主学习往往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通过自主搜集信息才能获得学习资料。举个例子,王某不是法学专业出身,如果要他代表公司参加制订重要合同的商务谈判,就需要学习合同法。
从哪里才能找到合同法的相关知识呢?
王某稍微思考了一下,确定知乎、当当网、百度文库、家门口的市图书馆,都是容易找到的信息来源。
搜集到信息之后,接下来就要做情报判读了——因为信息量太大,已经超越了王某短时间内能够处理的通量,必须迅速判定哪些信息真正有用、并舍弃无用的信息。
很快,王某发现,知乎上的知识点比较碎,不利于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所以不宜作为主要知识来源;
当当网有与合同法相关的简明教程,还有电子书版本,只有300页不到,三五天内看得完,于是果断入手;
百度文库上能找到些判例和案例讲解,对于理解具体知识有帮助,但内容的权威性略差,可以作为辅助情报来源;
市图书馆的相关图书过于陈旧,都是2010年以前出版的,不可能包括近年来出台的司法解释,所以该信息来源应果断舍弃。
于是,王某通过情报判读确立了清晰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标,马上就可以开工。
重点之二:逻辑分析和提炼知识
学校提供的教材是现成的知识体系,拥有整齐的章节、清晰的逻辑,教师们甚至还会在考试前划出重点复习的内容,生怕学生们遗漏什么。
然而,自主学习的对象往往不是现成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学习者要从复杂信息中梳理出简洁的情报,进一步总结成知识要点;接下来还需厘清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知识要点搭建成知识体系。
例如,如果你需要迅速了解一个你原先并不熟悉的行业,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找一些券商或市场研究机构的行业研究报告。通读这些研究报告之后,就会对这个行业的大致方向有所了解。接下来,应该搜集与这个行业相关的科学文献或新闻报道,对接研究报告所提供的信息。
这种“先搭骨架后添肉”的快速自主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但恰恰被基础教育忽略掉了。
所以,现实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被中小学教师宠爱的某些“好学生”,参加工作之后表现平庸,甚至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一问三不知”,这便是逻辑分析和提炼知识的能力高度弱化导致的结果。
重点之三:健全和开放的知识体系
比较健全的知识体系是成功实现“现学现卖”的重要前提。
各种门类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延续性。例如,物理学其实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述,流体力学、量子力学都是用大量微积分公式堆出来的,要想理解物理学就必须有相应的数学基础。
因此,人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什么新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脑中现有的知识体系。
这有点像自主装配电脑“攒机”的过程:电脑主板其实是最重要的东西,主板上设置了什么数据总线、有多少个扩展槽,决定了将来能够安装哪些额外的硬件来提升系统功能。倘若主板上连个扩展槽都没有,就算有现成的显卡、声卡也装不上去,整个系统也就没什么升级的空间了。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将新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对接。
现有的知识越多,为知识对接提供的“接口”也就越多,知识体系健全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聪明的人容易变得更聪明。
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倒逼基础教育的革命,灌输有限知识集合的传统必定被淘汰,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普及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构建开放的知识体系,为他们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规律不仅仍然适用,而且显得越发重要。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人应该从小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致力于尽早建立比较健全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严重的知识盲区。
在知识体系比较健全的基础上,以后在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现学现卖”将是未来社会的常态,能够快速实现知识迭代的人才将占有极大优势。
重点之四:品行与社交能力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认为孩子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社交能力。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社交能力是一种专门的技能,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知识一样,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获得。
人是社会性动物,倘若不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将来如何在社会上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源?
社交能力是由内而外的,一个人广结人脉的前提是品行让其他人感到愉快。然而很多人欠缺的恰恰是品行。很多年前,笔者曾就读于全省最好的重点中学,后来又有幸进入国内顶级高校。
在求学过程中,笔者遇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成绩很好,作为“优等生”得到教师的溺爱,但让同学们极为反感——这些人平日里心胸狭窄、言语粗俗,常以取笑他人为乐;而且为人极其自私,整天琢磨怎么占同学的便宜,却从不给予同学任何帮助。
根据笔者观察,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平时只在乎他们成绩如何、考上了什么学校,能不能把亲戚、邻居、同事的孩子比下去一头等,而对他们的品行和道德基本不闻不问。
父母的错误价值导向扭曲了他们的人格,而有的教师对“优等生”的溺爱客观上加重了这种错误。
这些人后来的发展趋势惊人地相似:凭借名牌高校学历,顺利获得了第一份工作,而后,很快遇到了职业生涯的“天花板”,连续多年没有起色,无一例外。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在社会上发展特别需要朋友们帮衬。单打独斗而无人帮衬提携,造就的必然是一个个极端个人主义的悲剧。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起码的人品,则能力毫无意义。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远比小聪明、小才华更重要。
人生毕竟有限,时间无法重来。认真经营人生,意味着用有限的时间去做好最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