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抛美债敲山震虎川普不怕贸易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8-01-1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多年来居高不下的美中贸易逆差,在川普总统执政的2017年再攀高峰,比欧巴马执政的最后一年增加10%。川普大选中猛批欧巴马政府贸易上被中国「强暴」,并自夸有「锦囊妙计」制伏中国,这个结果的确让川普难堪。贸易界普遍相信,2018年川普政府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在所难免。中国日前借彭博新闻释出可能动用「金融核弹」,即暂停购买美国国债应战,警告川普不要铤而走险。

过去一年,北京并非未采措施缩减对美贸易顺差,事实上,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显著。1至11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石油增14倍、进口天然气增21倍。而为迎合川普鼓励美国采煤的政策,中国进口美国煤炭更增加3600%。占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首位的大豆,去年也增加10%。北京去年6月还解除对美国牛肉进口禁令。总体而言,中国进口美国商品增幅达15%,是过去三年来首次有如此大幅成长。

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强劲,民众放胆消费,美国从中国进口货品,在原有庞大基数上也增加不少。去年1至11月,美国进口中国电子产品增加14%,进口中国玩具飙升27%。这些都使中国缩减对美贸易顺差的努力变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长期居高不下,中国一直强调两个因素:一,在中国经营的外国公司从中国出口货物,占中国对美总出口额六成,这些帐不能完全算在中国头上。二,美国由于担心中国剽窃技术,一直禁止价值昂贵的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从而大幅限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

中国的辩解并非全无道理,美国要扭转美中长期贸易不平衡现状,如掀起贸易战,仅在数字上较劲不是办法,象征性地限制中国某些产品进口、阻止某些中国企业到美国并购,或让中国开放某些领域也都不够,关键须针对北京当局为保持出口增长,而长期实施的对出口企业的补贴政策和不公平竞争手段,对症下药。

川普在总统大选时不只一次表示,要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达45%关税。这或许只是选举语言,不易办到。假如这么做,必然在世界第一大、第二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爆发全面贸易战,引发中国报复自不必说,最终结果可能只是美国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却不能降低美国对各国的整体贸易逆差。因为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进口,也须从其他国家进口,以补足市场需求,只是把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转移到别国而已。

川普政府将于1月底前,公布中国对美贸易操作的多项调查结果,并决定是否对中国实施惩罚措施。这些调查包括中国太阳能板、钢材和铝材的倾销问题,以及中国是否强迫美国公司共享自主技术和信息,以换取中国市场准入等。尽管与美国官员和企业举行的闭门会议上,中国官员表明立场,即无论美国采取什么惩罚措施,中方都会「以牙还牙」;但公开场合,中国政府则试图将对峙淡化,因为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远大于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一旦两国爆发贸易战,中国的损失一定会大于美国。

川普政府日前迫使AT&T取消与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的合作协议,又阻止蚂蚁金服并购美国速汇金(MoneyGram),导致贸易战危机骤增后,中国释出可能暂停购买美国国债。此举用意在敲山震虎,向美国释出中国握有反击美国的金牌,可应付贸易战的强烈信号,因此引起美国金融市场波动。

但美国联准会(Fed)不为所动,多位官员表示,过去中国曾一度卖出多达1兆美元美国国债,结果很快被美国投资者吸收,并未给美国带来多大难题。金融市场因此回稳,中国官方则出面「辟谣」否认,而川普政府似没有对贸易战踩煞车的意思。

中国这步「练兵」操作显示,抛售美国国债不仅不能像许多中国人期待的,会带给美国致命打击,输家很可能恰恰是中国自己。因为中国购买美债,并非「做慈善」拯救美国,也不是「借美国钱」,给美国提供经济援助,而是美债仍是全球公认的优质债券,既可保值又赚取利息,中国并无更好的选择。而中国若抛售多达1兆2000亿美元美债,导致美债和美元贬值,中国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受害最大。

中国操弄抛售国债手段,本想敲山震虎,到头来恐怕弄巧成拙。而川普对贸易战是否最后关头踩煞车,变得扑朔迷离。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4-6-16 19: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