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近期訴求轉向民主與普選。《紐約時報》報道形容,示威者宣洩雨傘運動失敗5年來的憤怒,而過去幾年政治審查褫奪多人參選權,甚至剝奪民選議員資格,令政界嚴重失衡,管治階級嚴重傾向親北京而忽略年輕人需求,造成今次禍根港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6月兩度激發百萬人上街抗議,示威者訴求明確,包括撤回修例、調查6月12日立法會外抗爭警方是否濫權。
數萬名港人周日再度上街,敦促港府撤回修例,並要求解散立法會與立即「雙普選」。《紐時》分析,示威者最新訴求將這波抗爭核心問題攤在陽光下:中共專制管治下,港中關係日益緊張;少數示威者本月1日闖入立法會,用噴漆破壞香港區徽、漆上真普選標語,充分展現港人多年來的焦慮。
報道引述示威者認為,香港主權移交22年來實行的政治制度,創造出越來越屈從於北京的管治階級。為宣洩不滿,以年輕人為主的示威者闖入立法會,掀起波瀾,就連親北京的建制派人士近日也呼籲港府重啟政治改革。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飽受壓力,已宣佈暫緩修例,但未完全撤回,尚無跡象顯示她有意答應示威者訴求。
報道指出,示威者與泛民主派議員希望捍衛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的高度自治。北京曾承諾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中共與治安機關近年不斷破壞香港自治。
分析又闡述今次風波的背景,指在2014年,爭取香港特首「真普選」的雨傘運動以失敗收場,北京自此積極干涉香港事務,除剝奪6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資格,也以政治審查褫奪多人參選權,只因官員質疑他們並不真心相信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專家指出,上述發展令香港政治界完全失衡,許多香港青年感覺遭排擠,責怪政治人物為迎合北京而犧牲下一代前途。這或許有助解釋上周示威者闖入立法會後,許多港人仍抱以同情,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年輕人宣洩累積多年的憤怒。部份建制派人士也發聲,指示威者憤怒根源在於香港政治制度,港府必須面對示威者訴求。
報道指出,香港政改前景也存在疑問。北京曾提議的直接選舉模式,是讓港人從2或3名預先篩選過的人選中選出特首。這項提案於2015年遭泛民主派議員否決,建制派及親北京人士當時斷言北京不大可能提出更大方的條件。香港自此持續依賴1,200人組成、立場偏北京的選舉委員會選出特首。
專家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掌權以來加強控制全中國,香港爭取政改的訴求可能遭北京拒絕。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習近平容許林鄭月娥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已對示威者做出重大讓步,習近平再次退讓、同意香港重啟政改的機率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