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評論:政府與示威者「零對話」 年輕人面對槍管威脅賭注極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8-0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香港局勢持續受國際關注,新加坡《亞洲新聞台》有評論批評特區政府至今仍不曾與社運領袖對話,只透過傳媒譴責暴力,希望以論述拉攏民意對抗示威者,分化運動,但今次與雨傘革命不同,已不存在「和理非」與「勇武」之爭。而同時間示威者衍生「Be water」的新策略,「人人也在領導」,而且無特定的集合點,令運動難以被打壓。不過抗爭者主要是年輕人,面對政權有槍管的威脅,賭注相當大。                                
「很難預計示威活動何去何從,但直至現時,政府也沒有與運動領袖進行過對話。」澳洲悉尼大學學者塔特索爾(Amanda Tattersall)說,她撰文分析近月香港的示威運動,文章題為「『Be water』︰香港示威者如何變得有復原力」。她坦言在解放軍已在香港邊境集結的新聞報道下,香港的示威看來也未見降溫,「很多人現在也問——究竟如何收科?」                                 
塔特索爾指出港人一向對示威不感陌生,而經過自1989年聲援北京學運至今30年的示威經驗,以及經歷雨傘運動失敗後,是次的抗爭已出現新的模式。而示威者現時的動向模式是雨傘運動時沒有的,他們不只在周末大遊行後散去,他們開始在自己的社區組織小型的示威。文章提到,有「連儂牆」、即興的抗議如機場集會,「人人也在領導,而行動經常由一個地方轉換去另一個地方,抗爭是難以遏止的」。                                
雨傘運動期間,泛民之間年輕一代與年長一代有策略之爭,形成「和理非」和「勇武派」不和,今次政府希望透過傳媒製造輿論,指摘暴力,令運動失去「和理非」支持,但塔特索爾有這樣的觀察:「不過,年長的民主派領袖沒有批評學生,重申『在運動中每人也有自己位置』。而主流民意仍站在示威者一方。」而且,這種「雙翼模式」也衍生新的示威形式——運動已「轉化成『水』」。                                    
她又闡述民間五大訴求,但坦言即使訴求已達到,示威會否繼續亦未知,同時北京仍撐特區政府,示威者擔心會否派出解放軍鎮壓,「但可以肯定的是持久的民主運動與新一代人緊緊相連。年輕學生對未來感到擔心,感覺自己要不惜一切為自己的權利抗爭」。但此賭注極之大,示威者高舉「Be water」的策略,但她在結語也表達了憂慮:「但流水可否流動得夠快,足以逃得過槍管呢?」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1-20 16: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