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这口号过去家喻户晓,但对全国逾百万计的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无法再生育的家庭)却相当讽刺。四川地震遇难学生家长刘玉婷尚未走出丧子之痛,同时也与一些失独父母争取提高养老待遇,但政府一直无回应。她批评:「当初承诺政府帮养老,我们响应(一胎化)号召了,你们(政府)现在不管了?」
一胎化政策逐渐淡出视野,失独家庭的痛苦未因此消失,他们在精神、经济上往往孤独无助。来自河南的刘玉婷多年前离婚,独力带着儿子袁勇到四川生活,不料2008年汶川一场地震,令母子阴阳相隔。她忆述,当年赶到学校时,整个教学楼已变废墟,连儿子尸体也找不到。几天内找遍绵阳、成都市的医院,日思夜念的爱儿竟已成骨灰,留下的只有火化前的遗照。 「那时天气很热,死了就统一火化,他们拿到火葬场就拍个照」。袁勇已算幸运的一批,因后来的死者连照片都没有。
她之后在四川住了3年,就豆腐渣问题也足足上访3年,法院、政府通通不接案。有官员私下告诉她,指中央已定性豆腐渣工程是面子问题,没办法处理。她最终因经济困难被迫返乡,「定性之后,(我)感觉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对任何事情都万念俱灰」。
近年她加入当地的失独者群体,连同其他家长上访要求处理失独者养老问题。当中贫病交加、病到走不动的有之,惟独53岁的她最年轻。这个群体大多数担心一旦生病,无家属为他们签字,最终孤独死而无人知晓,也有人活得生不如死,但她所在的微信群里,没有失独者能入住敬老院。可惜上访多次,最终只换来「会向上级报告」等官僚式回应。
虽然当地每月有800元人民币(下同,约884港元)补贴,加上每年一笔过发放的补助金,但入住老人院每月3,000元(约3,316港元),加上医疗方面难以估计的支出,长病老人家实难以负担。 「看到他们太困难了,他们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刘慨叹道:「有的父母逢年过节,看到别人的孩子都不舒服。」不过与其他失独者不同,刘坦言自己在四川经过多年上访,「我当时该出个气、该骂的人,把气出来了。很多家长是敢怒不敢言,当时我是敢怒也敢言。」
像刘玉婷一类的失独家庭,全国老龄办2013年曾公布有逾百万,现居美国的人口学者易富贤则推算,中国将有1,000万失独家庭。他认为,国家应以贫困的角度进行补贴,若是纳入国家行政补偿,是对昔日因超生而罚款的纳税人不公平,等同是「二次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