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争源自身份认同危机《纽时》:一个国家两种民族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09-29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香港反送中示威浪潮持续多月,美国《纽约时报》有分析指背后原因包括身份认同危机,许多人从原来自视同时是香港人、中国人和世界公民,变为较狭义的香港人。
分析指最新研究和民调显示香港爆发长达多月的示威,不只是北京过度干涉的结果,也是香港人身份认同出现重大变化引致。经济动荡和移民人数激增,使香港的传统身份承受巨大压力,许多人发展出一种较狭义的新身份。香港人和中国人这两种长期互补的身份,突然变得互不相容。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Alan Yau指,九十年代的港人身份定位建基于世俗和繁荣,但到了最近许多人都转向较封闭内敛的身份认同。原本在社交圈很少看到的国旗、国歌等越来越常出现,令港人感到受围困。
文章指这将香港变成一个火药桶,香港教育大学政治学者方志恒称之为「一个国家、两种民族主义」,影射理应保护香港地位的「一国两制」。当亲北京议员推动容许引渡犯人到中国的《逃犯条例》修订,便让许多人的权利和他们已显得脆弱的独特身份受威胁。
中国经济膨胀,资金流入香港,香港成为中国金融服务中心和贸易渠道,中国新富人把大量金钱倾入本地地产市场,推高生活成本,引发房屋危机。居民中较穷的一群受到房屋资助保障,但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而受过教育的白领专业人士则受到严重打击,他们的薪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许多人比父母一辈更穷。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黄鹤回说,这群人改变了政治立场,对中国和中国人更加存疑,要将自己的港人身份守得更紧。
44岁的马姓(Jacky Ma)抗争者参加了天水围的示威,他表示连当医生、经理的朋友都要艰难度日,儿子是个放射治疗师,但也找不到工作。他说:「他们都很悲哀。中国人来这里买楼,楼价变得难以负担,所以争端首先就是工作,其次就是房屋,然后就是生活。」
现时香港每七个人就有一人是1997年后才从中国移居香港的新移民,中国游客亦从每年约200万人激增至4,000万人甚至更多。马男指社区变得更不团结、更不熟悉,新移民家庭大部份讲普通话,他们很少与讲广东话的本地人混熟,许多人认为新移民令本土文化变差,政府亦偏帮他们,「很多时你看到政府的政策,它们都是替谁考虑?主要是新移民。」
知名社会心理学家康萤仪最近进行的调查发现,当人们因身份认同受威胁而集会,他们倾向把世界分为心理学所称的「内团体」与「外团体」,而《逃犯条例》法案令香港政府在精神上被分到「外团体」,「所以你越自我认同为香港人,就越不信任政府。你把香港政府视为『他者』」。社会形成敌我分明的身份认同,较年长的人倾向觉得示威者与警方冲突就是冲击香港本身,有参与中环集会的20岁学生说妈妈原本支持「反送中」,但当示威者把矛头转向警方时她就变得愤怒。
分析指香港可能与美国一样受到党派分化所苦,Alan Yau说:「我自己也正经历此事。我是黄丝,妈妈是深蓝。我们再也没有共识。」他认为这种分歧对香港特别危险,因为香港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大家没有潜在共识的国家民族认同感,「在美国,美国人的身份是既定事实。你毋须质疑它。对于香港我们不能讲同一番说话,我们再也不能定义什么是香港人。」
美国《纽约时报》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3 13: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