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能否依赖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6-03-08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1895年,委内瑞拉与英国在圭亚那发生领土纠纷。南北美洲当时已经是美国的控制范围了。委内瑞拉政府政客认为,英国的做法违反了美国的门罗主义(简单地说就是美洲事务应由美国来决定)。因此双方将此事交与美国决断。经过英美谈判,美国把大部分争议领土划给英国。

1945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前后,美国利用英国的欠债以及急需经济援助的处境,将英国的帝国殖民体系全面肢解。这个计划实际上早在二战开端已经开始了。

1971年在经济压力下,美元开始寻求贬值。为了迫使其他国家认同美元贬值,美国立刻实施了百分之十的进口附加税。美国政府完全不想为这种违反关贸总协定的行为辩护,而只是说,如果美国目前的贸易赤字能够解决,那么附加税就会取消。经过漫长的谈判,最终各国于1971年底签订史密森学会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美元对各货币实现了百分之十一到百分之十七的贬值。换言之就是用盟友们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加强了自己的经济。

如果以为甘愿充当美国的小弟,就能有好日子过,未免太天真了。

——————————————————————————————————————————

成长于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多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早年间的仁人志士宁可流血牺牲也要争取“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说白了,就是把命运抓在自己的手里。

当你把命运放在别人的手里,也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别人的决断之下。如果你的利益和决断者的利益产生了冲突,那么决断者难道会损伤自己来维护你的利益么?

大家是否还记得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这就是命运被别人控制的结果。

二战时,英国国内弥漫着一股乐观,以为美国会无条件支持自己。而美国一方面不希望希特勒取胜,另一方面却也憎恶日不落帝国的帝国特惠制。为了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经济规模,打通更大的市场,美国从租借法案制定时,就决定要榨干英国所有的积蓄,逼迫大英帝国解体。

一个本来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世界级大国,就此陨落为地区性国家。

英镑曾经是世界货币,但其地位也随之陨落。其结果就是,英国本土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远不能支付所有的海外英镑,这导致了战后英国连绵不断的国际支付危机。

这就是命运被别人控制的结果。

是的,1919年的中国还太弱,而二战时的英国几乎别无选择。但我们现在是能够选择的。那么为什么要让别人来控制我们的命运呢?

——————————————————————————————————————————

从地缘政治上来讲,欧亚非这个世界岛上,中国的地理条件是最优越的,没有之一。

中国的地理能够承载巨量的人口,而人口是经济的基本要素。这决定了,中国的经济上限极度之高,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因此带来的国力上限,在世界岛之上,顶多只有印度可以企及。

中国面临太平洋,是世界最重要的水域之一。中国海岸线极长,天然良港无数,而且绝大多数海港全都是不冻港。仅仅这一条,就能让俄罗斯眼红到死。

中国虽然陆地边界长,但几乎都没有严重的威胁。北面的俄罗斯,人口承载能力太差,如今人口还在萎缩。俄罗斯远东方面地理条件不佳。南面的印度有喜马拉雅山脉相隔,东南亚一群小国,西面也是一群小国。东面是大洋。

反过来讲,中国北边是资源丰富的俄罗斯,西面是同样资源丰富的中亚,向南,与东南亚非常近。周边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都并不缺乏,周边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带给中国的助益也就会很大。另外向陆心地带投射影响力也非常方便。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沙发
网友  发表于 2016-03-08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中国不像印度那样有一个巴基斯坦如芒在背。日本本身领土有限,人口承载能力有限,即便重新武装,如果没有安保条约也是不堪一战。而美国远在地球另一边,力量投射比中国困难得多。巴基斯坦,且不提中国,也有整个伊斯兰世界在背后,是横亘在印度面前的一堵没办法推倒的墙。日本是个岛屿国家,一旦中国在东亚的力量超过了美国,日本成为中国的附庸就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经济发达,即便是美国的地缘环境都比不上中国。美国需要到欧洲、亚洲去跨越大洋投射影响力,才能维持地位。中国坐在自己家门口,把周围的小国组织好,就足够了。

只要看看地图,就明白,中国这块地盘,用古话讲就是“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我看到有朋友怀疑这一论断,可以阅读美国学者Robert Kaplan的《The Revenge of Geography》,中文版的书名比较惊悚/阴谋论,请不要在意……叫做《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其实这本书是概述地缘政治的,不是讲“即将到来的战争”。)

——————————————————————————————————————————

说白了,如果你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你难道会选择去给安德鲁·卡内基做秘书么?如果你重生为比尔·盖茨,难道会打算把大学读完了去IBM找份工作么?

有一个同人本子有句话说的非常好:

你生而为龙,即使一朝折断掌牙,拔裂鳞片,瞎目断爪,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

中国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

煽情时间结束。来讲一讲现实主义。

中国显然不希望与美国为敌。但为什么美国似乎处处和中国作对呢?

因为美国的利益和中国的利益发生矛盾了啊。

二战的时候,英美是盟友,利益发生矛盾了,美国一样要肢解英国。国家之间都是拿利益说话的。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利益矛盾的时候,当然要产生冲突。

举个最近的例子:美国要处罚法国巴黎银行,因为这家银行与一些美国制裁的国家有商业往来。美国说如果不交罚款,就暂停它的美元交易结算资格。法国央行则说,如果美国这么做,法国央行未来可能积极避免用美元结算,尽量使用人民币和欧元。

如果没有中国。那么法国的贸易就主要是和美国以及一大票小国。这些小国一方面自己的货币用处不大,法国收了也没用,他们也未必会愿意收那么多欧元。恰恰是中国自身体量极大,才可以被法国拿来做挡箭牌。当然,中国也乐得做挡箭牌,如果这事真的成了,中国领导人说不定会关起门来捶地大笑。

再说一个更直接的: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增加美国货物的进口量。这无疑是要求中国割肉来医治美国的创伤。

中国当然不会同意。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才解决了部分问题。如果中国是美国的小弟,恐怕就要像1970年代美国的盟友们那样忍痛割肉了。

美国打击委内瑞拉,委内瑞拉就跑到中国这边交往。中国就多了些原油供给。做美国的小弟,这些原油中国敢接手么?

自己不主动挑事,并不意味着双方就不会有利益矛盾。

就说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以后和印度的矛盾一定会很大。因为从印度洋过去的那一条航路将是中国最重要的航路。中国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就需要在沿途修建基地,驻扎海军和空军。但是呢,客观上这就是把印度包围起来了。印度当然会感到不安全,当然会积极扩军,并产生出来矛盾。

所以简单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时候就会导致别人的利益受损。中国向外扩一步,美国就要向后退一步。任谁都不会喜欢向后退。两国当然会有矛盾。

大哥决不会喜欢一个和自己抢食吃的小弟。中国就算想给美国做小弟,美国就会愿意迁就中国么?中国会委屈求全么?美国为了自由航行权而强压中国放弃南海的领海主张,有多少中国人会赞同呢?

——————————————————————————————————————————

再往现实主义走一步。

地区性霸权,绝不希望别的地区出现地区性霸权。

有人一听霸权两个字,就觉得是冷战思维或者殖民思维。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举个例子简单说一下。

中国和日本争钓鱼岛。中国要实际控制钓鱼岛,需要使用民事执法船只来驱逐日本船只,并以海军最为后盾,威慑日军不得介入。当然,中国的控制并不稳固,因为日本安保条约存在。如果中国的实力能够将美国的力量隔离在外,或者即便美国介入,中国也能够在中国周边地区将之击败,那就意味着中国在中国周边地区达成了霸权。也就是说,在这些区域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能够挑战并战胜中国。换言之,如果中国能在周边地区保证自身的近乎绝对的安全,那么中国就在这些地区获得了霸权。

霸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自己的利益由自己来决定。霸权不能买石油不花钱,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石油的供给,能够保证国内经济平稳。霸权可以保证周边的安全,使得贸易线路没有被切断的隐忧。霸权可以保证周边地区市场的开放,使得本国企业可以进入更大的市场,保证最惠国待遇。霸权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就是为了本国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当然,霸权过去往往与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作为一个霸权,总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善意的霸权,可以与周边国家多做妥协,而不是单方面掠夺。

一个地区性霸权,就是在其自己的地区具备毫无争议的军事、经济、政治优势。它能够比较完整地控制住自己的区域。

一个地区性霸权,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一个区域,而总是会向外扩张。为什么?有经济利益啊。

地区性霸权扩张到其他地区,往往是以离岸平衡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意味着,原来其他区域的霸权或潜在霸权,将受到挑战。它在自己地区的控制力就会下降,经济利益就会受损。

美国参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并不是追求自由,而是害怕德国统一欧洲以后,就会把手伸到美洲来,伤害美国的利益。美国内部讨论是否参战时,主战派的说辞就是维护美国的安全。国会那批人才不会因为总统要维护欧洲国家的自由而花大笔钱送美国公民去死。美国南北战争时,暂时无暇控制拉丁美洲,法国等欧洲国家迅速就入侵墨西哥,扶持了一个皇帝。

如今虽然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同样地,中国尚未达到地区性霸权的水平,就已经开始和南美国家眉来眼去,削弱了美国的控制力,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政治精英,显然不可能等到中国真的成为了东亚和东南亚的霸权才开始制衡中国。中国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越往后,美国国内遏制中国的呼声就越高。

——————————————————————————————————————————

所以,中国并不是只有和美国对抗才能发展,而是只要发展就必然与美国发生矛盾。

当然,从利益出发,美国和中国也不是只有矛盾,也有共同利益。而是该合作的合作,该对抗的对抗。双方既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也没有不得不同盟的理由。因此,既不会搞成你死我活,也不会搞成同盟。

这里还是要多说两句。

宣扬要与美日或南海周边国家开战是错误的(这和纳粹德国当年的“生存空间论”几乎没有两样),而以为只要以美国马首是瞻就能平稳发展,也是错误的。对美国,与对东南亚一样,说白了还是“斗而不破”。

有人觉得资源未来不够,一定会开战。其实资源不够,迟早会开发替代性技术。作为能源的石油,可以被太阳能、核聚变取代,作为化工原料的石油,可以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替代(只要有足够的能源)。这个世界之中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经济,是科研,是教育。攻城略地、扩大疆土,在民族主义时代是不现实的。军事的最大作用是保障,而不是真的和别人去打仗。战争的成本现在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与其求战,不如把资金投放在教育和科研上。花费了大价钱去打仗,掠夺资源,结果别人研发出了替代性技术,付出人命和巨资的所得,很快就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这又何必呢?或者我们这么说,能以更低成本拿到的东西,何必用更高的成本。

对于未来的国家竞争,根本上还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教育与科研的水平。

当然,这并不是说军事就要放弃。军力永远是最终后盾,它是一个成本高昂的选项,但始终需要握在手中。强大的军力,才能使我们能够动用较小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比如钓鱼岛所体现的,真正在前线的,都是民事执法船只。但之所以我们能用这些船只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因为海军始终站在他们身后。

——————————————————————————————————————————

一个国家越大越强,它就越安全,它能够赢得的利益就越多。中国给美国做小弟,美国没办法给予多少中国本来拿不到的利益,而在两边利益冲突时反而需要中国放弃自己唾手可得的利益。这还怎么让中国做小弟呢?

生而为龙,就算你想给别人做小弟,别人也喂不饱你。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GMT-5, 2025-4-1 18: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