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美甲笔试 美甲手試 拔毛考试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大多数夫妻关系中最大的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个真实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在一个心理工作坊的现场,我的搭档跟我做练习,这个练习是关于亲密关系的。
  我们被老师要求把对方当作是自己的另一半,以第二人称倾诉自己未说出的话。
  倾诉还没开始,我对面的女士,眼里就开始闪烁出泪花:
  “我在我们的婚姻里,有一种被抛弃、被忽略的感受。我尽量做到了一个好妻子做到的一切,但是我感觉不到爱,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走到沉默的地步……”
  她面对着我说了十分钟,滔滔不绝地说各种生活的琐事,声泪俱下。
  他为何成为了你的另一半?
  我的搭档谈到,她妈妈从小一直对她要求比较严格,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从小就懂事地照顾别人。妈妈要求她自己吃东西之前,一定要问一遍身边的弟弟妹妹,确认别人的需要了,自己再吃。有时候她馋,忘记了,妈妈会批评她,“为什么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是不对的!
  善于察言观色,她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照顾身边的人。
  而他丈夫,从小是一个全家都宠着的“独子”,他从来是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为人大大咧咧。
  她最先开始被他身上的自由自在所吸引,无论在哪里,他都跟人相处愉快,不像她总跟人隔着一层,客客气气,仿佛有很多包袱。
  但是,在婚后,她却逐渐感到了一种跟他在一起不受重视的感觉。她察言观色迁就他,但至少希望他发现自己的迁就。可是,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能主动感受到她的心情。
  偶尔她也在心里想,“为什么他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跟她妈妈当年批评她一样。
  其实不光是爱人,她发现每当在职场上遇到这样有些“自在、自由”、不按规矩办事的同事,她也能感到那种异质的人格给她带来的“困扰”。对这样的人,一开始她是愤怒,“你怎么能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感受”;后来是失落悲伤,“我为何被忽略,不被重视”?
  每当别人旁若无人做自己的时候,她就有一种被抛弃感。
  但为什么偏偏他成为了她的另一半?
  她说,这里有个复杂的心理动机,就是他能在某种程度“完整她”。
  当她缺乏一种肯定自己的主体意识,缺乏轻盈的自信和自在时,她渴望通过跟他的结合来“获得“这缺失的一部分。
  选择一个爱人,被他吸引,就好像被我们的理想人格吸引,爱情之所以感觉那么好,就是它带给我们完整自我的假象。
  妻子最想得到的,正是丈夫最无法满足她的
  然而,也正是这种差异性,带来了矛盾、冲突。
  另一对夫妻,婚前妻子欣赏丈夫沉着、慢条斯理的说话方式,觉得他真是稳重、有智慧、给人安慰。婚后却埋怨他,死气沉沉,一点情趣都没有。而且受不了他说话慢,一直逼他,“快说快说,真是急死人了。”
  婚前,丈夫爱妻子的活泼外向,聪明伶俐,婚后丈夫却抱怨,“她怎么那么爱说话?怎么跟任何人都可以交朋友?她为何那么情绪化,一点道理都不讲。”
  一旦结婚,两个人的认知过程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婚前喜欢对方的优点,现在都变成了无法忍受的缺点。
  婚后,妻子真正与丈夫相处时,她感觉到了如此“不熟悉”,她觉得自己的安全感受到了严重威胁,她不由自主地想把他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一直催促他“快说,快说”。
  丈夫也是一样,婚前他“受够”了自己慢条斯理、没有活力的个性,当看到一个活泼、有活力的女性时,他感到被深深地“吸引”,然而到了婚后,他也因为她的活力多变而“倍感疲惫”。
  短兵相接的时刻到了!夫妻之间彼此遇到了真正的自己缺乏的人格特质,因为无法把自己缺失的一环,纳入到熟悉到自我意识中,他们也拒绝了对方整个人。让这种差异性与“我到底重要吗”这种根本性疑问紧紧相连,以至于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然而,真正的爱就是爱上自己的阴影。
  就像文首向我倾诉的搭档一样,后来她更深层的领悟是,她的情感中没有独立因素,“独立存在的时候,我有没有力量。有时候,我一点都不想要自己的独立状态,因为根本不信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事,能照顾自己,只有不断地与别人连接,我才存在。所以我痛恨丈夫的我行我素。”
  她是否能允许自己独立地凭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在地生活,而不再从与别人的情感连接中获得能量?
  婚姻关系是一个互相揭露的深刻关系。提供了我们深入揭露自己的机会,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样的机会。
  我的导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当你想抱怨对方的时候,请你觉察,这正是你应该向对方“学习”的时候。
  生活中,一个自己缺少智慧的女人,往往会被一个有智慧的男人吸引,然后他高谈阔论的时候,她就感觉到自己越发渺小,往往那种自卑感就被钩出来。她会“愤怒”地说,“你自大自狂,让人受不了”,她不知道其实她只是做不到信任自己说出来的话有智慧;
  对方人格中有一部分我们无法参与,所以我们就想控制,来弥补这种失控,而对对方的愤怒,其中也包含着“嫉妒”,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
  这些阴影人格的部分,大多是由原生家庭衍生而来的。过去的心理创伤,在与亲密的人的互动关系中最常浮现;以前没有得到满足的,现在要加倍得到。矛盾重重的婚姻只是这种内心矛盾的外化。往往我们以为是婚姻不行了,其实这是提醒我们,我们要更多了解过去带来的影响,摆脱它的影响。
  而之所以我们在矛盾中,长期抗战,也不愿意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缺失部分,是因为维持夫妻关系里的相杀和不满状态,有一种“好处”,因为与对方这个“假想敌”进行搏斗时,就可以逃避自己真正的问题。“是别人不好”,要比接受“是自己不好”容易得多。
  与未知的自己相逢
  很多女人在一次次找丈夫沟通,说“请你关心理解一下我”,但正像我的搭档一样,尽管她可怜兮兮哭得很惨,却依然在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要求对方爱自己,而没有真正找到源头在自己身上。
  这消耗了彼此僵持的大量能量,其实乞求、争吵,实质都一样,仍是权力斗争的僵持。而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好处是,将这些维持彼此相杀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我们的成长和转化,直面真正的问题。只有将问题导向了自己的成长,彼此的交流才真正流动起来。
  一旦在真实层面与自己的配偶相遇,人就自然承担起了成长的自我命运,在这个婚姻课程里,我们将完成两个人际关系的转变:
  一方面,不再理想化对方,强求对方。你会这么想,“是的,丈夫高谈阔论的时候很智慧,但也很自我中心;而丈夫的自由自在,是洒脱,也是眼中不太关注别人,对他人需求不敏感”。我们每个人都是多层面的人,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她可以欣赏他,但是也理解,他也有局限,她要适应他的爱。
  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更多的能量放回自身。“如果我对他的特立独行如此愤怒,是因为我在他的特立独行里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对自我的渺小感被击打中了,那么我其实是在说,“我也很有价值,我也可以做自己,不用等着他来关注才觉得有价值,我是自由的,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看别人的眼光,更不用管他表现出来爱不爱我。”
  只有真正的成长,才能化解冲突
  控制的世界就只有相杀,没有相爱。理解的世界,却有最真的爱。
  如果说夫妻第一次相遇是热恋,第二次相遇,则是以一种真正的接纳,看到对方真正的存在,而不再以自己的“需求之眼”去无意识塑造对方。
  弗洛伊德说,“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就应该在哪里”。
  意思是说,成长就是这样一回事,不断意识化那些不断浮现出来的无意识,并用我是去观察,然后收回和释放能量。
  要知道,世间,不知之物可伤我们至深,而一旦将它转化为所知之物,则可为我们所用,扩大自我疆界。
  尽管如今婚姻制度已经被各方唱衰,但如果要我给人一个结婚的理由,我会说,为了认知自己,共同成长。
  所谓最好的夫妻不是如困兽在一室相斗,而是彼此相扶,直至海阔天空.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MT-5, 2025-4-21 02: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