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阻办酒为什么要出动近百人的队伍?果瓦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队伍中不仅有乡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当地公安和医疗救护人员,以防止劝阻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同时也有一些女性工作人员在场,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女村民,也方便应对。
从2日早上8点到晚上7点,工作人员一直守在张某家附近。事实上,当地村民也非常支持这种做法,看到有干部整治摆酒,受礼金困扰苦不堪言的他们都没有参加张某办的寿宴。张某打算借寿宴收礼金的愿望自然也落空了。
“3年不办酒要亏20万”
果瓦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早先在当地,大办宴席借机收礼金的情况很常见,甚至有些村民巧立名目借机敛财。
“有的村民盖房子会连续4年办酒”,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房屋刚建好一层会摆一次酒,第二年搬家再办一次,第三年又加盖了一层再摆酒,到了第四年,这户村民又在房屋旁边加盖2间,还会再办一次酒,乡邻苦不堪言。
因为办酒风气盛行,当地甚至流传着一句话:“3年不办一次酒,就要亏掉20万”,可见该陋习之盛。为增加名目办酒,有的村民甚至与妻子假离婚,再办一次复婚酒。
为整治这一乱象,果瓦乡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对违规进行治理。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按照规定,村民只有初婚和老人去世时可以办酒,但办酒前需要向村委会报备,承诺不铺张浪费,而且要对食品卫生、安全饮酒作出承诺。
备案的酒席举办时,村干部也会到现场,一是看有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二是监督检查卫生和安全情况。“比如有年轻人拼酒,村干部就会告诉他们喜事饮酒也不能过量”,这位工作人员说,此外村干部也会监督有没有酒后驾车的情况。
整治也要注意工作方法
遇喜事或丧事摆酒宴请,是我国的传统风俗之一,虽有村民滥办酒席,但我国相关法律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多地均以乡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整治。
果瓦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有些地方整治时不注意工作方法,到现场就灭掉炉灶或者收缴餐具,方式比较粗暴。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滥办之风,但却引发村民不满,甚至产生很多矛盾冲突。
在具体工作中,果瓦乡政府也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这次劝阻张某办酒,就是在不与其正面冲突的情况下,成功劝阻了一次敛财的宴请。工作人员介绍,原先乡里每年会有几十起滥办酒席的情况,经过整治,如今每年只有一到两起,减轻了村民负担,乡村风气也清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