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生救火,哪怕是“教科书式”也不鼓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9-10-20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日前,有一群“救火少年”在河北保定很多市民的朋友圈刷屏,据央视报道,保定七中多名初二学生放学后突遇居民楼起火,学校在表彰其沉着冷静的“教科书式救火”的同时,也给学生们以提醒:遇到火灾时仔细观察现场情况,“不要贸然施救,要拨打消防报警电话,由专业的消防人员处置”。
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寻找和利用现场工具救火,在拨打火警电话求援的同时,用平日消防演练时所学告知他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协助应急疏散……不苛求地说,新闻中几位初二少年的这一波操作确实称得上“教科书式”。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各地、各单位常规化组织消防演练与培训在慢慢显现出实效,“演练千日,实战一时”,可能平日里组织的每次消防演练都还是不乏抱怨,但“危急情况真能救命”却也让不少人事后庆幸。这次上演“教科书式救火”的少年,在事发前就“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演练中学到的消防逃生知识,马上就得到了应用”。“教科书”上所学真能派上用场,可能也是此番“现场教学”在当地社交平台刷屏的原因之一。
日常消防演练所得的知识,关键时刻真的是可以救命的。
当然,从新闻报道所知的诸多细节还是可以看到,所幸未有重大伤亡损失的此番“教科书式救火”,依然存在不少有待反思的方面:少年第一时间施救时在事发地只能找到水桶却不见建筑物应当配备的基本消防设备;在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冲入现场挨家挨户通知住户转移逃生;在参与施救的未成年人之外,现场更不乏成年人围观和拍摄……尤其是未成年人主动出现在火灾这样的危险场景,于社会而言,无论如何都是不值得鼓励的。
“救火少年”在施救过程中展现出的多项“教科书式操作”,源于平日消防知识与技能的普及,但更多应该是其身涉险境时的逃生与自救,真的希望孩子们这次救火的判断,是其“仔细观察现场情况”后的结果。从日常宣传、教育到立法,社会对未成年人参加危急情况施救都开始采取反对的态度,应当说这是全社会的基本理性。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此番新闻中所涉学校在事情已经发生而且没有重大伤亡损失的情况下,用“不要贸然施救”来警示学生,引导未成年人寻求专业帮助,从中亦可见“不鼓励贸然施救”的安全警示规则在社会层面已经有深厚共识。不鼓励公民以身涉险,和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社会治理层面各项专业机构设置和运行的初衷,也是国家与社会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成长。
更进一步看,“教科书”本就不应当只存在于学校和书本上,更应该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从“教科书式执法”开始,社交平台对各类不同职业、场景中的规范化操作,往往冠之以“教科书式某某”的评价。这是公众在对社会主体依照专业指引进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表示赞赏,而不再像以往一样给予“书呆子”之类的奚落,公众正在对“不把书本上内容当真”的所谓惯例进行一种下意识的纠正。按照教科书以及各项社会明示规则来行事和操作,“教科书式某某”句式的流行可以看作是全民规则意识的展现以及彼此提醒。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GMT-5, 2025-2-22 03: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