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写道,“有一群被关在漆黑铁屋子里人,沉睡着,最后将在不知不觉地死去。当有一人醒过来,欲推开窗户,让外面新鲜空气进来,以唤醒里面沉睡的人时,却被那些人责骂打扰了他们睡觉。”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有些人是可以通过交流醒悟的,有些人固执或好面子糊涂得可以拼命,有些人明知自己身处铁屋之内,却倚仗铁屋为其提供的安全感捞取好处。其实吧,谁也无法叫醒故意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化执迷不悟的人,那鲁迅为什么还要呐喊呢?我觉得这就像早晨的鸡鸣一样,无非是一种(思想)成熟后的本能。
社会上存在三种人,沉睡的人、清醒的人以及装睡的人。其实也是人生对待问题的三种态度:顺应、解决、逃避。
沉睡的人属于乐观淫意派,就像柏杨说的,国人有一种通病,那就是自以为是,自高自大,整天做白日梦,躲在被子里幻想,自我陶醉,自我意淫。在他们看来,比如武术,中医,绘画… 只要自己的文化,就一定是好的。只要不是自己的文化,就一定不是太好或者很野蛮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就在自己意淫出來的事迹里找出了足以辩护自己怯懦无能的最好武器,同时物色到了赖以树立自己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优势的台基。”(我抄在了本子上的,却忘了出处)
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承认自己的缺点,自以为是。当听说到自己如何不好时,就破口大骂并否认自己的不是。说白了不敢面对问题,不敢正视内心,都是源于对自己的无知和对未来的怯懦。正如鲁迅曾说过:“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沉醉在自己世界中的人,都不愿从梦中醒来,每天都在喝大量的心灵鸡汤,增强活下去的勇气。可当有一天睁眼,迟早得面对现实。
清醒的人都是悲观派,这是木心说的,他说,“现代中国人不懂得悲观。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 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因为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来自悲观主义。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一开始悲观、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力量总在绝望中产生,怀疑中前进,乐观中死亡。”悲观不等于沉沦,沉沦只是麻木。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社会的变革靠的是悲观主义者,因为只有在忧愁祸患中才能发奋,而在安逸中只能走向灭亡。苍凉是一种生命中的感怀,对实事的悲叹。鲁迅先生有句话:“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最后在说说装睡的人,为什么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呢?就是因为人和人在不同价值观层面上探讨问题是毫无意义的,等于对牛弹琴。如果装睡带来更多的利益,谁会选着醒来? 人,终究是欲望的动物。一旦缺乏信仰,那颗心就填不满无尽的欲望,也唤不回誓撞南墙执迷不悟的牛。有时候我在想,既然无力改变,又不愿一起堕落,也不愿随波逐流,那就回到自己,守住自己的底线和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