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造反不是为了当皇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网友  发表于 2016-03-19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俄国十二月党人竟然没人提?
十二月党人起义 是一场在1825年12月发生,由俄国军官率领3,000士兵举行的起义。当时起义者全副武装,列队走向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高呼“拒绝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的口号。由于这场革命发生于12月,因此有关的起义者都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圣彼得堡的起义被镇压后,剩下的党人在南方于1月10日再次发动起义,但最终亦以失败收场。
(这张油画很有趣,当时3100名起义士兵和12000多沙皇军队对峙,圣彼得堡的市民只是在边上围观,虽然市民大都同情起义者,但并没有参与进来,这也反映了这次起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没能发动群众)

这场政变非常独特,因为这些人都是俄国当时社会地位极高的贵族阶级。衣食无忧不说,论文化素养在俄国也称得上一流。很多人都是诗人,小说家,甚至还有科学家。
十二月党人大多数出身于贵族家庭并且在沙皇统治机构中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他们并不愿意沉溺于贵族阶级醉生梦死的生活,盲目地为沙皇专制统治尽忠尽德,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大多接触过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有些人在学校读书时便开始钻研西方特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这些著作多半出自伏尔泰、卢梭等人手笔。
另外这些军官大都参加了1812年的卫国战争,在与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对抗期间,随着战争的进程他们深入到西欧各国,亲眼目睹到西欧各种先进制度和科学文化后,发现自己效忠的国家虽然是战胜国,却依旧落后不堪。这些东正教贵族军人的宗教救赎情结和身为贵族的责任感让他们对现状产生不满。

所以身为既得利益者的他们最终毅然地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那个阶级,成为了体制内的造反派。他们又不像很多造反者一样连纲领都没有就草率行动,在他们起草的《俄罗斯法典》这部纲领中首先就主张废除自身的贵族特权,放弃富裕的生活和贵族特权,期望在俄国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并且要求施行民主政治、废除农奴制并分给每个农民一块土地以保证生活。
“那种只把贵族等级的人物称为高贵,而称其他等级人下贱的行为是极不公正的。”、“政府属于人民,它为给人民谋幸福而成立。”、“把别人当作自己私有财产,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无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俄罗斯法典》
当皇帝这种想法压根就没出现过,因为他们要建立的是共和国。这简直就像清朝的李鸿章,曾国藩或是八旗突然造反,结果不想当皇帝,而是要建立民国,最后还要给农民分田地一样充满违和感。搞革命人太多了,革自己命的真少有,但他们确实就这么做了。

故事还没完,十二月党人的起义以失败告终,1825年7月12日,彼斯特尔、雷列耶夫、谢尔盖·穆拉维约夫、别斯土舍夫和卡霍夫斯基五人在彼得堡被处以绞刑。121名起义者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随后继位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流放者的妻子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为此他还专门修改了沙皇法律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给予批准。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坚决要求随同丈夫一起流放西伯利亚!

1827年初,十二月党人尼·穆拉维约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亚探望丈夫,和十月党人关系密切的普希金就托她带去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首著名的诗篇,诗中普希金饱含神情地歌颂十二月党人: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来到你们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黑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奥陀耶夫斯基收到普希金的诗后,写了一篇《充满预感的激昂琴声》以答普希金的赠诗。里面有一段话:“我们悲惨的工作不会就这样消亡,请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的烈焰。”,这句话在1900年被同样刚刚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的列宁选为《火星报》的刊头题词。而《火星报》的命名也是由这段诗而来。1930年,中国的毛泽东也在一封信里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很难说是不是因为这首诗而获得了启发。

被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服刑,他们在西伯利亚继续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给蛮荒之地的居民修路、看病、教书,带来西方文明。在这里,这些贵族革命者和老百姓平等的共处。至今西伯利亚人民都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这些人,因为他们为西伯利亚早期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再后来,被十二月党人唤醒的俄国革命者吸取了他们的教训,意识到发动广大农奴才能解决问题,国内革命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失败而消沉,反而继承了他们的理念而愈演愈烈。30年后,尼古拉一世去世,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在种种压力下,沙皇宣布对十二月党人实行大赦。1861年,政府最终宣布废除农奴制。十二月党人毕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得到了部分实现。
--------------------------------------------------------------------------------------
(题外话,我在google查找国内十二月党人的论文时,发现时间大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的研究成果寥寥,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现在的中学生很少会接触到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资料了,也只出现在部分地区的选修教材中。也许现在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都不会愿意去宣传这些人吧,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人简直就是异端)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沙发
网友  发表于 2016-03-19
此信息未经证实请小心诈骗
如未留电话请小心诈骗
无论何种原因切勿汇款
当然是辛亥革命党.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列强,1894年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3000年所未有;那拉氏发动政变乾纲独断,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实乃开天辟地之壮举。

后人很难想象,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或生于富豪之家的华夏精英,抛弃荣华富贵,为了一个渺茫或即便实现也无法消受的梦想,不停地以卵击石,抛洒热血“灌溉于无穷”,唤醒国人、激励战友,一举割掉丑绝人寰的猪尾巴,跪了几千年的民族再也不用跪拜名为天子实则巨寇的丑类。

1911年4月8日,革命党人温生才突然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当局加强了戒备,预备响应广州起义的新军的枪机亦被收缴。黑云压城,鹰犬密布。为准备这次起义,同盟会精英尽出,下了最大的决心,筹巨款八方奔走,运弹药殚精竭虑,国内同志和海外侨胞莫不张目以待。广州起义指挥总部剩余的100多名选锋(敢死队)为同盟会骨干力量,明知不可而为之,皆愿死战。

林文表示:“余辈求杀敌耳,革命党之血,可以灌溉于无穷,事之成败无足深计。”林觉民专程从日本回国赴汤蹈火:“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炸弹大王喻培伦毛发贲张:“非干不可,我一人也干!”

黄兴遂按原计划,于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发难:当天下午5时30分,120余名锋由越华路小东营5号出发,直扑两广总督署,与十倍之敌激战至夜。可怜寡不敌众,孤军无援,55 位战死,31 位被捕就义,共86人遇难。“未死的同志,多已间道潜逃,四方亡命”。


报人潘达微收得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城南沙河马路旁的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毫无胜算、偏向虎山行、再向虎山行的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风声所播,全国震动”。孙中山沉痛地说:“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岂止是吾党菁华,全是中华最优秀的儿女,精英中的精英!

余东雄,生于南洋巨富之家,15 岁加入同盟会,是役拼杀在前,阵亡时年仅 17 岁,为最年轻的一位黄花岗烈士。林修明亦生于南洋锡矿富商之家,1907年任教于三堡学堂,叶剑英为其弟子。“剑英有云,修明实影响其人生之第一人也。”广州之役,林修明力战而死,年仅25岁。

若林觉民、喻培伦、林文、方声洞,皆独当一面之将才,竟冲锋陷阵,玉石俱焚,令人痛惜。

“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心,乃大兴奋,怒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林觉民“定能感动同胞”的希望没有落空:听闻噩耗,湖北革命党“愤求速进”,准备再次发难。1911年10月10日,黄花岗起义过了不到半年,便爆发了埋葬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国人的自由之路,每一小步都洒满了殉道者的鲜血。

大陆、台湾、香港的语文课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林觉民感人至深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意映卿卿如晤”,林觉民这封给妻子及其所深爱的华夏的情书,开篇即令人不忍卒读。一位怀必死之心的志士哪来的这般柔情蜜意?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真的爱你,真的不想让你和儿女以及同胞们在黑暗、恐惧中生存、长大.

“勇于就死”者,“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辛亥革命不同于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那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为了陌生人的幸福浴血奋战,英雄辈出、势不可挡,是最值得华夏纪念和骄傲的年代:碧血黄花荐轩辕,天若有情天亦老。

=============================

ps.几年前的媒体用稿,写的时候泪流满面。为自己为家人无论怎样付出都不算啥,人性使然;高富帅为了陌生人的幸福情愿粉身碎骨,真心受不了。世间最珍稀的难道不是人身上放射出的神性吗?今日读之,依旧热泪盈眶。

切勿汇款小心诈骗!
联系时就说在【小纽约网】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GMT-5, 2025-2-18 1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