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夏嘉报道】在中美两国之间不停穿梭的不仅有游客和商人,还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跨越大洋穿梭在亲人和祖国之间,如同候鸟,既离不开自己的国家,也离不开远在美国的亲人。 独生子女让老人成“候鸟” 陈女士的独生女儿10 年前出国读研究生,接下来在美国工作、定居、结婚、生子。为了能经常看望女儿一家人,也顺便帮忙照顾两个孙女,陈女士和先生每年冬天飞到洛杉矶住6 个月,然后签证到期再回国,这样的日子他们已经过了3 个年头。 这样背景的中国老人在洛杉矶有很多,大部分儿女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也有了孙子孙女,这样飞来飞去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陈女士说,在国内的日子很清静、悠闲,亲戚朋友也多, 生活自由自在,但心里总惦记着远在美国的家人,尤其是两个孙女,特别惹人心疼。而在美国的日子对于陈女士和她先生来说却是很不一样的,每天非常忙碌,要给女儿一家人做饭,看孩子,陈女士不会开车、讲英文,所以生活圈子很小, 基本上就是围着女儿一家人转,有时候感觉没有自由,但又没有选择。 陈女士的先生更是想念国内的生活,他在国内可以和朋友们聊天、下象棋,在美国闲下来的时间只能看看电视。陈女士说,虽然美国的空气比国内好,超市蔬菜水果比国内种类多,但是想念的还是家乡菜、家乡味道。陈女士也想过将来办绿卡留在美国,和女儿一家人在一起, 但那样一来是否自己的损失太大? 美国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国度。 在美国能否安享晚年? 不少中国老人因为儿女而放弃国内的生活移民美国,但是等待他们的可能并非是一个清闲的晚年。心理专家提醒老年华人移民,来到美国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多参加社交活动。 安享晚年是每个中国老人的期望,然而因为儿女远在海外,牵挂也在海外,一些中国老人决定背井离乡,“投奔”儿女,但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呢?心理专家吕申香博士说,老年人来到美国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儿女申请他们来美国,有个期待是希望能帮他们看小孩子,甚至有一些家庭经济压力很大需要父母帮助。 来美国“投奔”儿女,不少老人希望能和儿女生活在一起。吕申香说,从经济上来看,很多美国夫妇家中只有一个人有收入,但是现在一般家庭需要两个收入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刚开始父母很年轻有能力,真正来的时候年纪大了,来的时候想要投靠孩子,虽然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来,但是儿女的另外一半不管有没有经济能力在相处的时候都有问题。她认为,老人家没来之前都要有心理准备,第一他们本身不适应美国生活,包括医疗保险、生活的地带可能都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住在华人区可以坐巴士,语言可以沟通,但如果不是华人区,他们在娱乐上,交通上,语言上不方便,子女应该给父母讲好,美国情况是这样,美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让老人家有心理准备。 卖掉国内房产要三思 为了能帮助远在美国的儿女, 一些老人甚至卖掉自己在家乡的房产。吕申香提醒老人家,来美国不要把自己的房产卖掉,把钱给子女, 以希望他们需要照顾时,下一代能照顾他们——这样的想法最糟糕。她举例说,两年前亚凯迪亚有个凶杀案,起因是父亲把中国的房产卖掉,投靠在美国的儿子与媳妇, 结果因为经济纠纷,产生家庭悲剧——公媳不和,公公将媳妇砍死了,公公被送到监狱之后又上吊自杀了,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将所有财产卖掉把钱给儿女,这是最容易出现矛盾、最危险的。 文化差异大 亲子关系易生矛盾 吕申香说,她也看到很多子女跟父母相处不来,婆婆都是习惯中国大陆的文化,用中国的方法培养孙子,子女看不惯。因为很多子女来美国读书这么多年已经很西化,父母觉得孩子送出来怎么都变了, 有的不能接受。很多老人后悔来到美国,虽然天气很好,但是生活很不方便。 她认为,老人来到美国之后, 应该多听一些讲座,学习怎么适应美国生活,除了帮儿女带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前不久一个案子, 老人家从中国来美国探亲,结果女婿把他们两个老人都枪杀了,其实在中国很多人都有家暴情况,父母来了之后住一起,就可能有争吵和家暴,会产生矛盾。因此老人家要知道,年纪大了不一定要和孩子同住,有条件去老人中心。即便一起住,白天也不要在家,去老年社区参加保健日活动,多进行社交活动。 学会利用资源 老人思想要开通 老年人日健中心,华人社区每一个城市都有,老人在里边有点像托儿所里的孩子,有些华人聚居城市还有专为讲中文的老人办的日健中心。 在日健中心老人可打牌、下棋, 有的日健中心还准备了华人喜欢的乒乓球室。个别老人中心还可以小试手气——小赌怡情,输赢的钱不多,但可刺激老年人的脑细胞,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有的老人中心还有心理医生看护,中心收白卡,服务很好,政府每天给每位老人七十几块钱,包车接车送,而且包吃午饭。若没有医疗卡的话,这些老人中心还有特价优惠。吕申香提醒说,老人家来美国,不要就想住子女家。 |
GMT-5, 2025-1-22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