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为什么留学负面消息那么多, 大家还是前赴后继地去留学?

2017-7-7 15:30|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3641| 评论: 0

对留学过度吹捧或者过度贬低,其实都是把留学妖魔化。

文/丁正如意

彼岸,美国联邦法院刚刚对涉嫌绑架中国留学生章莹颖的嫌犯进行了第二次聆讯,一篇《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文章又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作者自述因好奇在国外吸食笑气,导致生活及身体机能全面紊乱,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坐着轮椅回国的经历。

近年,关于留学生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校园欺凌、过度炫富、花天酒地、沾染毒品、跳海自杀、“海归变海待”、留学年龄不断降低以及部分留学生抗压能力弱等等,令人们对出国留学心生疑虑。而近年来美国枪击事件连连发生,欧洲恐袭阴云等社会问题,更让留学环境“雪上加霜”。

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前赴后继出国留学的步伐。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高达54.45万,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达36.26%,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输出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依然是许多年轻人及其父母的心愿。

因此,在留学热门国,无论是大都会还是大农村,你都会发现许多年轻同胞稚嫩的脸。

对留学过度吹捧或过度贬低,都是妖魔化留学

对美国过度吹捧或者过度贬低,其实都是把美国妖魔化。针对最近的章莹颖事件,有媒体提出“不要把国内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美国”的论调。文章重点提到,“要让准备出国的同学知道,美国是一个与中国全然不同的、犯罪率极高的国家”。

相信该篇文章的撰写初衷,是为留学生提供安全经验。然而,这句加粗的话,实在不敢苟同。“深夜撸串”真的是衡量安危的标准吗?国内真的是所有地方都能安心撸串吗?我看未必。

在美国,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案发时段、地段以及案件类型和发生方式,甚至有时还能知道刑犯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而做出相应的预防。政府部门、警察局、商业公司会推出各种各样的犯罪率地图,传播防控知识,减少被害恐惧。

留学生们会经常收到学校发送的crimealert(犯罪警报)邮件。比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夜间如果担心回家安全有night shuttle(夜班车),此外还提供由校警护送学生回家的“Bear Walk”。这些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安全预警,值得国内借鉴。

同样地,对留学过度吹捧或者过度贬低,其实都是把留学妖魔化。

虽然有些留学生不学无术、疯狂炫富的形象使人大跌眼镜,但是在多元化的社会,没有一个人能为一个群体代言。如果有,那也是“被代言”。国内高校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生,只是观照留学生的从来都是放大镜。

出国留学看似光鲜亮丽,其实背后有着许多说不出的艰辛。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留学相当于“洋插队”,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坚强,拾起了勇气,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有了责任感。

出了中国海关那一刻,他们就应该意识到,接下来的路,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在国内大大咧咧边看手机边走路的,出国后学会了观察周围环境,还去学个跆拳道保护自己;内向胆怯没有朋友陪伴就不舒服的,后来独自旅行周游欧洲二十国;过去花钱大手大脚的,自己在餐厅打工挣生活费;任性莽撞的,慢慢地学会嘴边常挂“sorry”“cheers”“no worries”;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逐渐懂得倾听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通过“洋插队”,很多娇生惯养的中国学生,都变成了拥有独立精神的社会人。

你以为留学就等于旅行?Naive!

从前很多人把出国留学称为“镀金”,如今可能连镀个金都算不上了,充其量就是旅行!

事实上,留学绝不轻松,学业、语言、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文化冲击……都是构成留学生各种压力的“400击”。留学圈有言:“睡眠、学业、社交,你只能拥有其二。”而最要命的是,想要攻克这一切,还都急不来。

语言上的挑战,是所有留学生的致命一击。在国内,你也许是轻松拿下专八、雅思8分的学霸,但初到国外,先别说在课堂上和本地人辩论,只是在快餐店点个单,和房东吵个架,你都会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被秒成了渣。那晦涩的口音,当地常用的俚语,还有许多词的各种用法,都会分分钟让你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同时让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引以为豪的“特长”,其实只是坐井观天。

学业上的挑战自然也不少。只玩游戏不学习的,真的会因为成绩差被开除;抄袭论文?那是“杀无赦”的死罪。你也别幻想塞给导师两瓶茅台、两条中华就能解决问题,任何讨好、撒娇、求情,基本都无济于事、无力回天。

可你也别以为只要默默答题写paper就可以岁月静好了,国外的课堂极为重视“课堂讨论”环节。如果因为没有看阅读资料或者毫无想法,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即使老师和同学不说什么,自己也会感到羞愧。更何况,你的老外同学们一点都不像电影里那样吊儿郎当,全都是特别较真的“磨人小妖精”。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你一开始只是抱着玩玩的想法留学,为了不负父母期望或者只是混一张文凭,还是得老老实实耕耘——没日没夜地阅读材料,看不懂也得一边查字典一边死磕;一天三杯咖啡下肚,以至于毕业后为了长命百岁,这辈子都不敢再喝咖啡;一下课就默默蹲在不知是哪个世纪的图书馆写paper、做assignment。这些,才是留学生们真正的“常态”。

当你熬过眼前这一切,当你和闺蜜聊天开口闭口都是费尔巴哈、福柯,当你发现自己竟然一开口就是矫揉造作的英音或美音,你才会发现留学真正“逼”你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千方百计要留学的主因。只有把自己抛入那个陌生的环境,才能不断地突破自己。

留学可以为你提供“另一种可能”

留学固然有好有坏,但许多体验,不留学可能还真的体会不到。

一个班上的同学可能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如果你是商科、传媒专业,当我没说),想要了解伊拉克、阿塞拜疆?班级聚会就是“联合国”大会。去非洲做fieldwork(田野调查),和村民席地而坐,和官员谈笑风生……都不在话下。

周末一到,国内的朋友还在纠结是去苏州还是杭州,你已经随手一按鼠标,买下了明天巴黎、下周柏林、下月罗马的机票,深藏功与名。冬天去冰岛看个极光,夏天去蔚蓝海岸晒太阳,有空去时装周转转,心情好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摆拍……随便一发朋友圈,就会收获无数个赞。

留学将会让你的世界版图越来越大。虽然不能确保你回国后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无法用数学公式来计算投资与回报,但却可以为你提供“另一种可能”——让你成为一个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世界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周游世界三十国,都不如你在某个国家留学一段时间。只有真正在“别处”学习生活过,你才会真正与当地社会产生各种深刻的联系:办银行卡、交房租、货比三家买东西,以及各种不可避免的误会和争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清楚了解世界的方方面面。

当然,如果看了以上那么多,读者爸爸您还是穷追不舍地要问出那句心照不宣的“老生常谈”——卖房留学值不值?

那我就只好报以谜の微笑:那……您还是把房留着吧!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4 2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