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独裁末日:萨达姆是如何作死的(1)

2017-7-8 20:10|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8848| 评论: 0

照片上的这个人大家都认识,他是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的总统,中东世界的暴君。他曾将两千万伊拉克人置于恐怖统治之下长达二十四年之久。他曾先后发动过两场战争,导致数十万伊拉克人丧生。
在他死后,有人曾在巴格达街头开枪庆祝萨达姆时代的结束。但十年之后,又有人说如果萨达姆还活着的话,伊拉克会比今天更好。甚至就连美国总统候选人川普最近也说,只有萨达姆才懂得对付恐怖主义的正确姿势。
萨达姆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狠角色。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究竟可以狠到什么样的程度。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萨达姆在获取最高权力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相信看完你就会知道,萨达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1979年之初,虽然萨达姆的职位是伊拉克副总统和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但他事实上已经是伊拉克的第一号实权派人物。在这一年,萨达姆决定要捅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在他的威胁下,伊拉克总统、革命委员会主席贝克尔(al-Bakr)主动辞职,把这两个职位让给了萨达姆。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萨达姆已经顺利地爬到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他应该感到心满意足才对。但萨达姆并不是普通人。他不仅仅满足于得到总统这个职位,他还要确保所有的人都对他保持无条件的、百分之一百的忠诚和敬畏。

1979年7月22日,刚刚上任几天的萨达姆邀请革命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和其他政治人物参加一个在巴格达召开的大会。在大会开始前,萨达姆命人在会场内装上了摄像机,用来记录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在大会开始后,萨达姆带着一脸严肃的表情,走上主席台宣布:“有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要告诉大家。我们刚刚破获了一起阴谋。我们之中出了叛徒。”

说完之后萨达姆直接坐在了主席台上的一张桌子后面。就像一场演出一样,讲台上的幕布拉开,革命委员会的秘书长马沙迪突然出现在了主席台上。马沙迪站在主席台的麦克风后面,带着哭腔、结结巴巴地承认自己就是这起阴谋的发起人。

萨达姆坐在主席台上,手中夹着一只粗粗的雪茄。他宣布,参与这个阴谋的还有其他人。而这些叛徒,现在就坐在我们中间。

随着人群中发出一阵阵骚动,萨达姆开始一个个地念出叛徒的名字。根据探索频道纪录片中的描述,萨达姆并没有直接把叛徒的名字直接读出来。他特意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尝到那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面对在场的200多名伊拉克最高级别的政治精英,萨达姆把他们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读了出来:

“A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不,A不是叛徒。那么,B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不,B也不是叛徒。那么,C呢?C是叛徒吗?”

沉默五秒。

“是的!C就是叛徒!”

那个被指认为叛徒的人会立刻被秘密警察带离会场。每个人都知道等待着这个人的命运是什么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汗淋漓,坐立不安。会场中不断传来人们咳嗽和清喉咙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待着自己的名字被念到的一刻,然后在绝望中等待萨达姆的宣判。

有人拿出手绢不停擦汗: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带走,留在会场中的人神经也越来越紧张。终于,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突然站起来高举着一只手,用略带哭腔的声音大喊了起来:根据探索频道的翻译,这个人喊的是:“复兴党万岁!!萨达姆万岁!!”在他喊完这几句话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第二个人站了起来:

每个人在高呼口号时,声音中都带着一些颤抖,这也许是出于对萨达姆的热爱,也许是出于会场上这令人窒息的恐惧。

当会议结束时,现场的伊拉克高级官员中一共有66人被带离了现场。萨达姆对剩下的人表示了祝贺,他们都不是叛徒。至少今天不是。

会场中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怎么做了。

此时的萨达姆一定非常享受这种将整个世界踩在脚底的感觉。

在当天被带走的66个人当中,很多人在几个星期后就被枪决了。那个在威逼下当众承认自己是叛徒的马沙迪并没有得到萨达姆的宽恕。他也被一起枪决了。

这66个人中,还有一些人被释放了。萨达姆要让他们有机会去告诉那些活着的人们,他们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至于这场大会的录像带,萨达姆下令把它分发至全国各地供人们观看。

在1979年7月22日这一天,萨达姆·侯赛因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伊拉克人,谁才是这个国家说一不二的老大。

在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萨达姆便彻底把法律踩在脚下,为所欲为。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从此人们都只能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听从一个人的声音。当萨达姆发表意见时,他身边的人只有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的份,绝没有人敢发表不同的看法。对于那些私底下对萨达姆发表不敬言论的人,等待着他们的惩罚是死刑——在执行之前通常他们的舌头会被先割断。

当一个人可以随意决定自己同类的生死时,他便很难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其他人平等的位置上去。他会觉得自己像神明一样,仅凭自己的意志就改变历史运行的轨迹。萨达姆的野心开始不断膨胀。萨达姆曾经说过:“我根本不关心现在人们怎么评价我,我关心的是500年后的人们怎么评价我。”他不再满足于成为伊拉克的主人,而是想要成为整个波斯湾地区的霸主。

从下面的这张中东地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环绕着波斯湾的一圈国家中包括了很多石油出产国,其中有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朗等。

这些海湾国家中当然也包括伊拉克。但是,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伊拉克和其他海湾国家有一点不同:伊拉克只有很小的一块土地连接着波斯湾。把地图放大一下可以看得更清楚:

大家可以看到,伊拉克通往波斯湾的出海口几乎就是一个点而已,只有48公里宽。从伊拉克内陆通往这个出海口的一条重要通路是阿拉伯河。让萨达姆感到非常不爽的是,阿拉伯河的最后一段恰好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分界线,双方对于这条河的主权存在长期的争议,这让伊拉克的石油运输安全非常没有保障。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波斯湾的全景图:

波斯湾的形状好像一个狭长的口袋,图片中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这个口袋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54公里,如果需要的话,伊朗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个海峡封锁起来,这让伊朗人在争夺波斯湾霸权中占据了天然的战略优势。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其他海湾国家或许还可以选择由其他港口出海,但伊拉克就只能彻底被憋在波斯湾里了。

我们把霍尔木兹海峡进一步放大一下。在上面的地图中,有三个红色字体标出来的小岛(Lesser Tunb, Greater Tunb, Abu Musa),它们刚好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航道之中,简直就是大自然在这里设置的三个永不沉没的炮台。控制了这三个小岛,就等于是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而控制这三个小岛的正是伊朗。伊拉克一直希望伊朗能够把这三个小岛的主权归还给海湾南岸的阿拉伯国家,而伊朗自然不会轻易把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让给别人。

通往唯一出海口的河流与伊朗存在主权争议,霍尔木兹海峡又牢牢控制在伊朗人手里,这让萨达姆很不爽。他觉得自己的脖子上好像被套了一条绳索,而绳子的另一头就握在伊朗人手中。只要轻轻一拉,伊拉克的经济就会被伊朗人绞杀。

在萨达姆当上总统的同一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在经过全民公投后,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由霍梅尼担任国家最高领袖。

萨达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刚刚经历了革命的伊朗国内局势一片混乱,军方遭到大规模的清洗,这正是伊拉克趁机夺取海湾霸权的绝佳时机。

1980年9月22日,在萨达姆的命令下,伊拉克向伊朗发动了突然袭击,两伊战争爆发。此时的伊拉克用石油美元打造了12个装备了最新苏式武器的机械化师,萨达姆对于取得胜利非常有信心。他打算在战场上快速地战胜敌人,然后逼迫伊朗人坐在谈判桌上接受伊拉克提出的领土条件。

果然,伊拉克军在开战后长驱直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控制了阿拉伯河对岸的大片地区。但出乎萨达姆意料的是,伊朗人在抗住了伊拉克的第一波进攻后,逐渐稳固了自己的阵地,并在1981年1月开始逐步发起了反攻。伊朗人在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敌人,但他们用人海战术和宗教狂热弥补了这一点。在反击中,伊朗人使用了残酷的人肉冲锋战术,他们让十几岁的儿童先冲过地雷阵,用他们的肉身引爆地雷后再让正规军通过。有记者报告说,他看到成千名儿童被二十个人一组用绳索拴在一起,然后被赶向敌人的地雷阵。

这种带着宗教狂热的自杀性冲锋对伊拉克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一些伊拉克士兵在多年后回忆说,当你看到一群儿童向你冲来时,想要对准他们扣动扳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名军官由于不愿意让手下对这些儿童开枪,被带到了萨达姆本人面前。据说萨达姆在所有人面前当场处决了这名军官。


接下来,伊朗人在反击中发动了更多的人肉冲锋,有时仅仅为了前进100米就可以死上几千人。双方在战场上形成了僵持状态,这场战争很快演变成了二战后最为血腥的一场战争。

伊拉克人速战速决的幻想破灭了。此时的萨达姆向世人展示了他性格中凶狠好斗的一面。只要能把伊朗人逼到谈判桌上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1981年5月,伊拉克宣布所有进出伊朗港口的船只,不论国籍,都将成为伊拉克的攻击目标。萨达姆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切断伊朗与外界的贸易,摧毁敌人的经济;二来是要把西方国家拉下水。如果波斯湾无法进行正常的石油出口,西方国家自然会给伊朗施加压力,让他们早点跟伊拉克和谈。

1982年5月30日,一艘土耳其油轮被伊拉克击沉。6月,伊拉克攻击了一艘希腊货船,导致全部船员丧生。8月,伊拉克又击沉了一艘希腊货船。面对伊拉克的频频攻击,伊朗也发起了反击,开始攻击科威特和沙特的油轮。双方这种对海湾内所有国家货船的无差别攻击被称之为“油轮战”(Tanker War)。

在与伊朗进行油轮战的同时,萨达姆于1982年6月20日放低姿态,主动向伊朗表示他愿意停火并在两周内从伊朗撤军。但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偏偏是一个硬骨头,对于萨达姆的请求他回答说,除非萨达姆下tai,否则伊朗绝不接受停战。

霍梅尼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萨达姆你去死吧。”

萨达姆的停火请求遭到拒绝后,在巴格达召开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伊拉克卫生部长自作聪明地给萨达姆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萨达姆可以暂时先假装下tai,等到和伊朗恢复和平之后再重新执政。

萨达姆听了这个绝妙的主意后,向在座的内阁成员问道:“还有其他人同意卫生部长的看法吗?”

没人举手。

萨达姆把卫生部长请到了隔壁的房间内,亲手开枪打死了他,然后回到内阁会议中继续开会。

在和谈提议遭到拒绝后,萨达姆为了让伊朗人屈服,开始在战场上使用包括芥子毒气和神经毒气在内的化学武器。

等等,美国人不是最忌讳独cai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吗?那么当萨达姆在伊朗境内投下大量毒气弹的时候,美国人在做什么呢?

这是拉姆斯菲尔德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在1983年访问伊拉克时的情景。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却一直在暗中向伊拉克提供支持。对于萨达姆在战场上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人不但假装没看到,甚至还偷偷地向萨达姆出售过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就很虚伪。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在这一年的年底,伊朗革命者们冲进了美国大使馆,把52名美国人扣押为人质,直到444天之后才释放。

对于美国人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他们在两伊战争中倒向伊拉克一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美国政府要为国家利益服务。

萨达姆不但对伊朗士兵使用毒气,对本国平民使用起来也毫不手软。1988年3月16日,为了惩罚在战争中支持伊朗一方的本国库尔德人,萨达姆命令空军在一个叫做Halabja的库尔德村庄中投下了毒气弹。在这次攻击中,有超过5000名平民被毒气杀死,很多村民甚至来不及逃出自家的院子就倒在地上死去了。事后来到现场的伊朗记者拍下了当时的惨状:

对本国国民尚且如此,可以想象萨达姆对伊朗人使用起毒气来更是不会有任何顾忌。


但是,在经历了残酷的油轮战、毒气战之后,霍梅尼仍然丝毫没有跟伊拉克和谈的意愿。萨达姆碰上霍梅尼也算是棋逢对手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大权在握的独裁者,一个是有几千万狂热信徒的宗教领袖,谁也不肯轻易示弱。尤其是霍梅尼,大有一种就算伊朗被打穿打烂、伊朗人全部死光也绝不认输的气势。

到了1988年,萨达姆终于受不了了。这场原计划只打几个月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第八个年头。持续八年的战争拖垮了伊拉克的经济,全国的军费开支一度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除此之外,伊拉克政府在国际上还欠了一大堆债务。有35万伊拉克人在战场上丧生,按照人口比例计算,这相当于今天的中国在一场战争中死亡了3000万人。


于是,气急败坏的萨达姆向伊朗发出威胁,如果伊朗人再不和谈,他就要向伊朗平民发动全面的毒气战。按照萨达姆的性格,如果真要把他逼急了,往德黑兰人口密集区投毒气弹这种事情未免干不出来。

为了向伊朗人证明自己是认真的,萨达姆在伊朗一个小城Oshnavieh投下了毒气弹,造成2000多名平民死伤。1988年7月,萨达姆又在另外十几个伊朗小城和村庄使用了毒气弹,造成了更多的平民伤亡。对于萨达姆的这种行为,美国政府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还阻挠过联合国对此进行谴责。


同样是在7月,游弋在波斯湾内的美国军舰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了一家伊朗的民航飞机,机上290人全部死亡,美国政府拒绝对此道歉。

当然,这一切都无法动摇伊朗领袖霍梅尼继续战斗的决心。不过,伊朗政府内部的一些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沉不住气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整个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都是站在伊拉克一边的,这场仗再打下去只怕伊朗是真的要wang国亡种了。他们花费了很大力气,终于说服了霍梅尼接受停火tan判。


7月20日,霍梅尼在广播中极不情愿地(注意是极不情愿地)宣布伊朗将接受停?。他在讲话中说:“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在战场中死去的人是幸福的。而我却只能不幸地活在这里,饮下这杯毒药。”


1988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实现了ting火,双方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国界线后面。

在耗费了无数的财富、xi牲了无数的生命之后,这场持续了八年的战争几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世界上又多了一百万名失去儿子的母亲。

持续了八年的两伊战争留给了萨达姆一支100万人的庞大军队,但同时也留给了他高达1000亿美元的外债(相比之下,中国1988年的外汇储备只有33亿美元)。除了养活军队、偿还外债之外,他还需要资金去修复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基础设施。


萨达姆迫切地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但偏偏这个时候的国际油价一路走低,伊拉克每年的石油收入也下降到只有100亿美元左右。为了解决伊拉克战后的经济困难,萨达姆将目光投向了伊拉克南边的石油小国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个只有1.7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面积比北京市稍微大一点,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012%。但就在这么一丁点大的国土下,竟然不成比例地埋藏着占世界总储量8%的石油。从下面的科威特油气田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这基本上就是一个浮在石油上的国家:

在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帮助,这其中包括140亿美元的借款。在战争结束后,萨达姆想要赖掉这笔借款。他的理由是:伊拉克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替其他阿拉伯国家挡住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阿拉伯兄弟国家出点钱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再跟伊拉克要这笔钱。然而,科威特拒绝了萨达姆的要求,这导致两个国家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为了恢复战后经济,伊拉克政府希望OPEC组织成员国能够适量减产,以刺激低迷的石油价格。但科威特却无视OPEC组织规定的限额,持续以低价大量倾销石油。不但如此,伊拉克还认为科威特在横跨两国边境的Rumaila油田中过度开采,导致伊拉克损失了大量的石油储备。伊拉克要求科威特对此进行补偿,但这一要求同样被科威特拒绝了。

这一切都让萨达姆十分恼火,他在1990年7月25日紧急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April Glaspie)。在会谈中,萨达姆向格拉斯皮大肆抱怨科威特的种种损害伊拉克利益的各行径。格拉斯皮大概是不太了解萨达姆的为人,竟然误以为萨达姆找她来只不过是想要表明伊拉克想要让科威特减少石油产量。在会谈中,格拉斯皮告诉萨达姆:“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We have no opinion on the Arab-Arab conflicts.)”

对于格拉斯皮随口说的这句话,萨达姆却心领神会,把它解读为了美国政府的态度。而格拉斯皮还天真地认为,海湾地区近期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带着对谈话内容完全相反的理解,两个人都满意地结束了这次会谈。格拉斯皮在5天后飞回华盛顿,开始了自己的长假。

7月31日,伊拉克和科威特在沙特城市吉达进行了一轮谈判。双方参与谈判的分别是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杜里和科威特王储萨巴赫。杜里告诉科威特王储,伊拉克已经在科威特边境上集结了大批军队,要想让伊拉克撤军,就老老实实拿出100亿美元。面对伊拉克的恫吓,萨巴赫知道自己只能乖乖交钱。但作为一国的王储,他实在不愿意像一个被绑架的人质一样在屈辱中按照绑匪的命令交出赎金。

科威特王储告诉杜里,让他交钱可以,但能只交90亿美元。萨巴赫这样做,是为了让这笔钱看起来像是“双方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伊拉克单方面的勒索”。他认为,9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对于萨达姆来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科威特需要用这10亿美元的还价来维持最后的一丝尊严。

当谈判的结果传到巴格达之后,萨达姆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在萨达姆眼里,有人敢于跟他讨价还价,这本身就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谈判结束仅仅两天后,在萨达姆的命令下,10万名伊军和2000辆坦克在8月2日凌晨开始了对科威特的入侵。战斗的过程毫无悬念可言,伊军在12个小时内就粉碎了科威特的抵抗,科威特王室逃亡至沙特。

对于萨达姆的这种行为,美国人非常吃惊。他们想不到萨达姆对于阿拉伯兄弟国家也会如此地凶狠,尤其科威特在两伊战争中曾经为伊拉克提供过许多帮助。

在占领科威特全境后,萨达姆又把大量部队集结在了科威特与沙特之间的边境线上。没人知道伊军会不会继续南下,占领沙特境内的油田。如果这部分油田也被伊拉克占领,世界上40%的石油供应都将控制在萨达姆一个人的手里。这是美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通过了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并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美国宣布冻结伊拉克海外资产,并禁止一切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贸易。

8月6日,对伊拉克的贸易制裁扩大到联合国层面,联合国成员国被禁止购买伊拉克的石油。布什总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坚决地强调说:“这一行为不会被容忍。”(This will not stand.)

在同一天,沙特国王正式许可美军向沙特境内派遣部队。8月7日,两个F15战斗中队经过空中加油,在15个小时的不间断飞行后抵达了沙特。8月8日,美军第82空降师开始陆续抵达沙特。

面对美国的威胁,萨达姆毫不让步。在美国向沙特派出部队的第二天,萨达姆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同时,萨达姆还扣押了一批西方人质,声称如果西方国家敢于动武的话,他就把这些人质作为人肉盾牌放置在战略目标上。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手中握有这些人质,萨达姆还特意“探望”了这批被扣押的人质,并把这段视频在电视上播放。

当萨达姆走进房间时,被扣押的人质满脸都是焦虑:

萨达姆故作亲切地拍着一个小男孩的头,但小男孩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的萨达姆不像是一名国家元首,倒更像是一名西装革履的黑帮老大。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很容易觉得萨达姆这些行为毫无理智可言,简直愚蠢透顶。但这只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聪明而已。萨达姆能爬到今天的位置,绝不会是一个傻子。

在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最后还是在付出了五万多人死亡的代价后撤出了越南。

在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苏联人花了十年时间,死了一万多名士兵后也只能选择撤出阿富汗。

这一切都证明,即使是超级大国,在有限的常规战争中也未必能战胜顽强抵抗的小国。

此外,萨达姆还精辟地总结出了美军最大的弱点:怕死人。他曾经非常不屑地说,美国社会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萨达姆说得一点都没错,如果伊拉克死了一万名士兵,他大概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但如果美军在遥远的中东地区有一万名士兵丧命,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美国其实都算是输了。

美国人当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但要想继续维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威信,他们就必须陪萨达姆玩到底。布什总统反复向国内民众保证这不会是第二次越南战争,同时开始了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时候,美国在伊拉克周边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如果在海湾地区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美国对萨达姆的惩罚顶多也只能停留在经济制裁和口头谴责的层面。

在布什总统的命令下,美军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打造的战争机器全速运转了起来。美国空军开始动用C-141和C-5战略运输机,向沙特运送军事人员和装备。

C-141是一款大型战略运输机,每架飞机可以搭载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C-141已经不算小了,但C-5比它还要大上许多。事实上,C-5是当时美军最大的战略运输机。特殊的设计可以让它机头和机尾同时打开,装货卸货两不误。

其他飞机跟C-5放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玩具一样:

从主战坦克到直升机,这种飞机基本上什么都可以运:

这两款飞机都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理论上拥有无限的航程。
在沙漠盾牌行动开始后,美军动用了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兵力。在沙特的达兰空军基地,每隔七分钟就有一架这样的战略运输机降落,日夜不停。在沙漠盾牌行动开始22天后,美军空运的物资数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中运送的总量。
空军运输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可以在几十个小时内将一定规模的部队投放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不过,如果跟海路运输比运量的话,美国空军完成的运输量仅仅是海运的一个零头。

在冷战末期,为了快速响应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军事冲突,美国在全球几个战略基地中预先存放了军用物资,并配备了专用的预置运输船(pre-positioning ship)。这种船只经过特殊设计,船身上自带吊装设备,在没有码头设施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卸货。几艘这样的船组成的船队可以装载足够一万六千名士兵作战30天所需的一切物资:枪支弹药、坦克车辆、食物、帐篷以及医疗设备。

下面是三个美国配备了预置运输船和相应军用物资的基地,分别位于地中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预置运输船长这个样子:

8月15日,距离危机发生还不到两周,从Diego Garcia基地开来的三艘预置舰就已经抵达沙特港口。从这三艘船上卸下的物资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输量。再加上之后从关岛出发的预置运输船队,它们一共运来了足够四万名士兵使用的一切装备和物资。

在完成初期的快速响应后,美军开始调动和征用更多的运输船继续向海湾增兵。在危机发生30天后,美军动用了超过100艘船只,在海湾地区集结了超过十万名士兵和相应的装备。

美军这种海空一体的爆兵模式并没有在这时停止,而是又日夜不停地持续了整整四个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会有50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以及无数的车辆、装备和燃油被美军从地球的另一边投送到海湾地区来。这将是二战结束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运输行动,一共运输了1200万吨物资,每次航程的平均距离超过一万公里。

在美军疯狂爆兵的时候,科威特王室也没闲着。虽然国家没了,但他们的银行账户里还有大把钞票。他们高价请来了美国公司Hill & Knowlton来替科威特做媒体公关。

这段视频在美国经电视播出后拨动了无数美国人的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行动。布什总统在讲话中也多次引用这一事件,用以证明美军行动的正义性。

直到两年后,人们才发现这名叫做Nayirah的小女孩其实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她的证词不过是Hill & Knowlton公司精心编造出来的谎言。也许不论在什么社会,只要有钱有渠道,想要引导公众意见都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在赢得国内民众支持的同时,美国在国际上也拉来了一帮盟友。除了英国法国这种传统盟友外,美国还说服了包括沙特、阿曼、卡塔尔、阿联酋、埃及和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加入联军。这些阿拉伯国家的战斗力美军不一定看得上,但他们可以为美军提供重要的军事基地和用来运兵的港口。

到11月底的时候,美军在海湾地区已经集结起了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国总算是有了跟萨达姆继续叫板的资格。11月29日,美国政府通过联合国678号决议向萨达姆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伊拉克在第二年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如果萨达姆不执行决议,美国将强迫他执行。

现在,萨达姆将不得不开始认真考虑美国人的威胁

到了1990年12月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已经在海湾地区集结了将近100万人和2000架作战飞机,主战坦克、火炮和各种作战车辆不计其数。此外,美军还在波斯湾和红海部署了四个航母战斗群(第二年又增加到了六个航母战斗群

萨达姆之前之所以如此嚣张,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到美国在海湾地区没有什么军事力量,从而低估了美军开战的决心和能力。谁知道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美军竟然集结了比他还要多的军队。


这个时候的萨达姆稍微放低了一些姿态。在12月初的电视讲话中,萨达姆说双方“有50%的机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此次危机,前提条件是布什要有相应的诚意。在12月上半月,他陆续释放了所有被扣押在巴格达的西方人质。

在释放人质后,伊拉克与美国进行了试探性的接触,想要用一些附加的政治经济利益来换取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对此美国的态度很坚决,萨达姆必须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绝不接受任何附加条件。美国人之前说了那么多狠话,调动了那么多的军队,这个时候哪怕是对萨达姆做出一毫米的让步,都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抽自己的耳光。

也许是被美国这一态度所激怒,萨达姆之后的立场开始变得异常强硬。独裁者特别需要在民众中维持一个强大和不可战胜的形象。在已经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的情况下,如果被美国人吓一吓,就乖乖地退回去,他在国内民众中的威信将受到极大损害。从这一点上来讲,萨达姆也是骑虎难下。

那么,萨达姆真的认为自己能够扛住美军的军事打击吗?

成为一名独裁者有很多好处,但也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说,你身边的人全都怕你怕得要死。因为怕死,所以他们会拼命只让你听到你想听到的话,只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久而久之,一个普通人很容易就能掌握的信息,一名独裁者反而很难获得。萨达姆手下的很多人都明白伊拉克不是美军的对手,但没人有胆量敢在萨达姆面前这样说。
Waqic Samarai是当时负责向萨达姆汇报的情报负责人,他最后鼓起勇气向萨达姆提交了一份报告,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伊拉克将无法承受美国的军事打击。
萨达姆耐心地听完报告后,问Samarai:“报告里面的内容是事实,还是你个人的看法?”

吓破胆的Samarai赶紧回答说这仅仅是他个人的推测。

萨达姆平静地告诉他:“那让我来告诉你我的看法。伊拉克军队比你想象得更强大。交战的双方都会死很多人。但我们死得起,而美国人不行。美国是一个很脆弱的国家,他们承受不了大量士兵的死亡。”
在汇报结束后,Samarai暗暗庆幸自己保住了小命。更加让他如释重负的是,如果伊拉克真的战败,萨达姆也不能因为他没说实话而怪罪他了。

在伊拉克人忧心忡忡的时候,美国人其实也很紧张。伊拉克人担心的是输掉战争,而美国人担心的是在战争中死太多美国士兵。全世界都知道,萨达姆手中握有大批的化学武器。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曾经对伊朗人多次使用毒气弹。

为了预防萨达姆随时可能发起的毒气攻击,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都配备了毒气面罩。在炎热的沙漠中戴着这种笨重的毒气面罩,士兵们就算是站在原地不动都会中暑。

在美国国内,民众开始担心这可能会是第二次越南战争的开始,人们开始呼吁用经济制裁而不是军事行动来惩罚萨达姆。国会对于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也并不买账,他们希望美国可以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这次危机。布什总统面临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在美国国内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80%的美国人支持布什总统在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但被问到是否支持美国入侵科威特、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撤军时,支持的人数急剧下降到了37%。一位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后毫不客气地质问布什总统是否会送自己的孙子上战场。布什只能含糊地回答说,他会尽最大努力让这些孩子们安全地归来。

跟萨达姆不同,美国总统布什无法仅凭自己一句话就把整个国家拖入到一场战争中去,他必须首先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布什需要向民众证明, 在诉诸武力前他已经为和平解决这一危机用尽了一切努力。在联合国通过678号决议后,布什公开宣布愿意与伊拉克再进行一次和平谈判,底线是伊拉克必须无条件撤军。


布什的声明让阿拉伯盟友十分恼火,他们警告布什,这样的声明会被萨达姆解读为是软弱的表现。布什当然清楚这一点,但这是他为了赢得美国民众支持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萨达姆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再一次错误的判断了美国开战的决心。他开始和美国政府大打心理战,一次次地推迟谈判的时间。直到1991年新年前夕,萨达姆还在宣称,集结在科威特边境上的联军“不会让伊拉克军人眨一下眼睛”。


外界预测萨达姆会拖延到撤军期限前的最后一刻,然后在谈判中拿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撤军条件。果然,在1991年1月3日,伊拉克与美国终于确定双方将会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最后一次谈判。谈判的日期定在了1月9日,距离联合国决议规定的最后撤军期限还有6天

参与会谈的分别是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交部长阿齐兹。布什担心阿齐兹不敢在萨达姆面前准确地传达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因此在谈判前特意亲自给萨达姆写了一封信,要阿齐兹转交给萨达姆。


1月9日,贝克和阿齐兹来到了日内瓦的洲际酒店,开始为避免战争做最后一次的努力。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4, 2025-4-21 15: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