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美甲笔试 美甲手試 拔毛考试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别怪他人太冷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2017-7-11 09:50|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11427| 评论: 0

长大之后,我们哭的权利就被剥夺了。

初涉职场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几乎是一团糟。

工作不顺、朋友寥寥、经济拮据。

生日的那一天,我正好是生理期,因为业务生疏又加班到十点。

回到出租屋时我已经疼到满头虚汗、意识模糊。

草草洗漱之后我瘫软在床上,隔壁的男生在打游戏,情绪激动,键盘敲得噼里啪啦。

我拿起手机发了条朋友圈:今年的生日特别充实,耶!

五分钟后,隔壁的男生骂了一句脏话,朋友圈多了20个赞。

那一年我刚出社会,已经学会怎么红着眼睛装开心。

笑不出来就别笑了,你的眼睛都红了

这些年,我越来越多的朋友从朋友圈转战到微博,因为那里好友更少,可以肆无忌惮地说真心话。

而熟人和好友所在的朋友圈,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表演。

其实说白了,朋友圈就是给别人看的。

后来看到一段话: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我觉得简直说的太好了,不是我们不想大张旗鼓地崩溃,关键是大家都不容易,电视剧里整天有人哭天抢地,谁有工夫看你表演崩溃啊。

长大之后,我们哭的权利就被剥夺了。

不论是工作场还是社交圈,一个哭丧着脸的人总是显得不合时宜。

五月天在歌里唱:约你你说不来,来了你又不high。

出来玩你就得嗨,嗨不起来你就一边自个待着去,别影响大家的心情。

鲁迅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

所以你看,大家看起来都好开心啊。

笑不出来就别笑了,你的眼睛都红了

没有人的生活比别人更容易,别随随便便让别人对你设身处地。

昨天下午,大学时的闺蜜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句”唉”。

她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单位福利好,假期多,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

对我这种不知节假日为何物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简直是活在天堂。

我问她怎么啦,她幽幽地说:“也没什么,就是觉得生活挺没意思的。“

我对着电脑苦笑了一下,心里挺不是滋味。

她之前也给我发过类似的微信,哭哭啼啼说了一堆生活的不顺:

大致就是自己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上班下班,看剧玩游戏。

或者是今天又加班了,同事又甩锅了,和男朋友又吵架了,爸妈又催婚了云云。

而收到她微信的我,其实是很茫然的。

我们的生活差距太大了,我根本无法、也没有时间去体会她生活中的那些苦恼。

所以我的安慰也常常不尽人意,总是以她的“你不懂”而草草收场。

我见过太多关系出现裂痕,都是因为一方满腹心事,另一方却无法感同身受。

笑不出来就别笑了,你的眼睛都红了

你受了委屈,一通苦水倒下来,对方也不知所措。

ta手忙脚乱安慰一番,往往还会惹来一句“你怎么一点也不懂我”的抱怨。

《月亮和六便士》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客观上来说,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设身处地”为另一个人着想,别人既听不懂你的痛苦,也理解不了你的心情。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变成大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每时每刻都感觉很累,并告诉其他人你有多累,然后倾听他们告诉你他们有多么累。

你看,大家都觉得自己累,其实都不懂别人有多累。

亦舒曾在小说里写,这世界就像一个大马戏班子,班主名叫“生活”,拿着皮鞭站在咱们社后使劲地抽打,逼咱们跳火圈,上刀山。

大家都一样,谁天生敢上呢?但皮鞭子响了,狠着劲咬紧牙关,也就上了。

所以,别怪别人太冷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笑不出来就别笑了,你的眼睛都红了

抱怨就像口臭,说的人爽,听的人难受。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有毒朋友”。

指的是那些用语言或行为给你带来困扰、让你精疲力竭、灰心丧气,最终让生活一团糟的朋友。

心理咨询师说,为了保持健康的情绪,需要时常对友情进行评佑。

因为好的友情必须是相互给予,而坏的友情常常让人感到筋疲力尽,灰心丧气。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做好准备去见识你消极不堪的那一面。

负能量再真实,一旦暴露出来,就是情绪炸弹。

有粉丝在后台留言,说自己总被好友当成垃圾桶。

她的朋友在外人面前总是一副阳光开朗的样子,却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倾倒在她身上。

一开始,朋友说,这些心事我只和你说,因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她还感动得稀里哗啦,每次都很认真地开导朋友。

可渐渐地,随着朋友抱怨频率的加快,她的生活就被来自朋友的负能量填满了。

每天早上起来,拿起手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朋友的信息;

上着班开着会,朋友突然进行微信轰炸;

好不容易出去逛个街放松一下,刚走进商场就接到朋友电话。

内容全是千篇一律的抱怨:

怨老板黑心,辛辛苦苦一个月,到手的钱不够买几件内衣;

怨上司偏心,谁擅长拍马屁,就把好客户分给谁;

怨同事傻逼,成天勾心斗角,甩锅揩油。

她想打岔说点轻松点的话题,对方压根不接茬,说个没玩没了。

关键是还不能走神,因为对方会不停地问她,你说这个过分不?你说这人奇葩吗?你说这事烦不烦?

一旦消息回晚了,电话马上就打过来,根本不给人喘气的机会。

粉丝说,我真的要被她搞崩溃了,每次都是一样的话,来来去去的说。

每次都是“我想好了,我再也不会这样了”,但下一次又是一模一样的问题。

现在她好了,我要疯了,负能量爆棚啊。

其实,抱怨是渴望得到理解和爱的体现,但请记住,你传递给别人的,不是说话的内容,而是你的情绪,这些坏情绪常常令人难以消化。

何炅说:坏情绪还是少挂在嘴边比较好。家人听了难过,朋友听了担心,对手听了偷笑,更让自己顾影自怜,丧失斗志。

并且,即使向人抱怨了,其实我们自己的情绪也不会有什么改善。

你不能总是沉湎在痛苦的海洋中,朋友的耐心和耳力是有限的。坏情绪一旦源源不断地传染给身边的人,就没有人愿意倾听理解你了。

即使是至亲,也没有义务接受我们的负面情绪。

少说“点背”,多做准备。

在《抱怨是种病毒》一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在考核求职者时,经常会隐晦地问求职者关于前任公司的评价。

如果求职者下意识地开始吐槽前东家,或者抱怨自己是如何怀才不遇,HR对他的评价就会降低。

因为抱怨的潜台词是:问题不是出在我身上。

大多数的怀才不遇,都是一厢情愿的自怨自艾。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当碰到烦心事时,有些人总倾向于将责任推到他们或者不可抗拒的环境上。

这种心理叫受害者心态。

拒绝面对现实、责怪他人、自我欺骗,这些都是受害者心态的典型表现。

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被抱怨的黑雾遮蔽双眼、迷惑心智、阻碍成长,最终在自怨自艾的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只要你想得到什么,都是有代价的。

张泉灵曾说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你拿两块钱去买了一个苹果,苹果很好吃,你很喜欢,但你的钱包里一定会少两块钱。

你不能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抱怨钱包里少了两块钱。

生活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馈赠。

想要升职加薪,就得承担高强度的工作量;

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忍受周围虎视眈眈的目光。

即便是安分守己小心翼翼,也有可能被人横加指责,更何况你野心勃勃地想要往上爬。

只有你自己才能帮自己度过一山又一山,克服一关又一关。

所以,成熟的人要懂得适时闭嘴,别抱怨,好好干。

最好的关系,是有人懂你的不容易。

有人在知乎在上问:为什么当女朋友跟我抱怨一件事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她错了。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地铁里的一个场景。

女生和男朋友抱怨自己的老板,情绪激动,噼里啪啦说了一路。

男生一直紧锁眉头,心事重重。

等女生话音一落,男生幽幽说了一句,我觉得吧,你还是不够成熟,人家毕竟是老板,你……

男生的话还没说完,女生已经扭头走了。

连《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都知道,在女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男朋友有无条件同意她的观点的义务。

其实,女生不是真的不分对错、蛮不讲理。道理谁都懂,但人生偶尔总需要一些不理性的发泄。

她们期待你的拥抱,你却用来寻找真理。

不止于恋爱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如此。

成长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一方面我们看起来刀枪不入、虎虎生风,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喜欢叫自己宝宝,或者发一些很可爱的表情包来卖萌。

看似精神分裂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一颗需要安慰的心。

像作家陈大力说的那样,大概是这个世界对我们越来越苛刻了,所以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坚强乐观的人,内心里都渴望感受一下被这个无情的世界网开一面着,被某个觉得你比真理还重要的傻瓜保护着。

所以,当我实在忍不住向你抱怨的时候,你不需要帮我分析利弊普及知识、不需要告诉我什么才是正确什么才叫情商,也不需要给我灌鸡汤传递正能量。

我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知道前方的路还是很坎坷,我也马上就会重振旗鼓奔赴战场。

只是在这个片刻,如果能有个人懂我的不容易,或者只是陪着我好好丧一会儿,就一会儿,就好了。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最新评论

GMT-5, 2025-4-20 10: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