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华侨记忆:1896年大清国重臣李鸿章到纽约访问!

2017-7-23 16:50|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11414| 评论: 1

1896年8月底9月初,李鸿章出访美国,访问纽约、费城、华盛顿乃至尼亚加拉,获格兰特夫人赠与格兰特遗留下来的手杖。

轰动美国朝野,各报号外如雪片

当年李鸿章访美是件轰动美国朝野的大事,当时纽约媒体竞相报道。特别是《纽约时报》几乎有着详尽的李鸿章活动日志。

李鸿章一行访问费城时的欢迎场面

同时,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由加拿大至纽约》、林乐知的《李傅相历聘欧美记》,特别是当代外交官郑曦原编著的《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皆通过当时美国记者们的笔传录了不少史实,可以使我们在今天透过百年的烟尘,仍然能够爬梳出来当年李鸿章访美时的紧张、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外交斡旋场景。

当时,如曙光初上的世界强国美国面前,李鸿章这个暮年老人,为身处苍茫的中华帝国作出了何种努力,去传播东方的呼声和延续东方的文明。只可惜,弱国无外交。但是,从李鸿章的挣扎中,我仍然看到了那时老迈的中国那骄傲的、渐行渐远的身影。

史料记载,李鸿章访美是出于其他的因缘。那是在1896年,李鸿章奉命出使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当时他已经73岁,距上次在天津接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已经17年了。出席完沙皇加冕礼,他决定顺访欧美列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此行历时共190天,行程9万里。

游历欧洲后,李鸿章一行乘“圣·路易斯”号邮轮,于当地时间1896年8月28日抵达美国纽约。李鸿章的到访,几乎是第一位东方高官来到美利坚。整个纽约沸腾了,万人空巷。

美国人称李鸿章是“总督”,美国东部,报纸记者云集,各报号外如雪片般发散,李鸿章抢了当时美国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让我们简单逐日记载一下李鸿章当时在美的行程。

庞大的厨师团令美国人无比好奇

第一天,8月28日,抵达纽约。李鸿章一行受到史无前例的隆重欢迎。从港口到住处,礼炮、军、警和豪华马队,纽约和华盛顿的高官迎宾,他们最后入住最豪华的华道尔夫酒店。前总统格兰特之子亲去船上迎接。

当天,美国的报纸特别哗众取宠借着“东方色彩”大做文章,充满着噱头,特别拿他的伙食做文章:“李总督准备这晚餐时,清国大厨走进华尔道夫酒店的厨房,他带了两个助手和许多工作厨具,还有很多从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厨师们准备着晚餐,并把做好的饭菜送进李总督的卧室,晚餐有燕窝汤、烧鱼、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

为李鸿章准备膳食的清国大厨


美国人好生奇怪:什么是燕窝?什么是鱼翅?燕窝真就是燕子口水?鱼翅就是美国人处理生鱼时扔掉的那些鱼背梁上的划水软组织?这是天方夜谭式的吃法,让美国人目瞪口呆,大开眼界。

美国新闻媒体从李总督庞大的厨师团炒作报道起首,吊起人们“史无前例”的好奇胃口。

而“李总督”的行李也是他们大肆报道给好奇的读者的绝好素材:“金轿一顶,珍贵奇鸟8笼,其中包括两只活泼可爱、会说英语的奇种鹦鹉,还有云南特产的长尾金鸡。而在行李中,除了衣物、日用品外,尚有酒、菜和大量天山瓦罐泥封口的雪水,专供李氏烧茶饮用。其余则是宫廷特制的桂花皮蛋等,千奇百怪,应有尽有,无法列举……”

这样的排场,岂能不让老美对遥远的中国充满了好奇?这真是个碰头彩!

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接见李鸿章

发表演说,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

第二天,8月29日,李鸿章受到纽约华洋百姓的欢迎,他年事已高,原计划小憩一日。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率政府要员来迎于纽约造访。夏天传统上是美国国会休假日,美国总统只好住当时海军大臣纽约官邸。次日美国总统与李鸿章相见。同时,李鸿章会见了俄国公使。晚上邀宴。

第三天,8月30日,李鸿章整肃庄严,前往拜谒他的前美国总统朋友格兰特墓地。并同格兰特妻、子晚上聚宴。其细节,笔者已于《李鸿章和美国格兰特总统》一文详述。

第四天,8月31日,李鸿章计划赴华盛顿,拜见国会等处及其他政府官员。国会相关要员得悉,纷纷从避暑地赶回华盛顿。

第五天,9月1日,李鸿章在纽约参加当地著名教会组织的弥撒布道及大型欢迎会并发表演说,受到热烈欢迎。他的演说中比较了基督教和孔子及中华传统。中午,美国华侨盛宴招待。下午,他不巧登车门伤指,晚上未能参加纽约华人晚宴,憾甚。

第六天,9月2日,李鸿章仍然接见和参与教会人士及美国商会、华人聚会。同时接见报社记者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及歧视华工,并讨论了清朝的对外政策:欢迎外国人到华经商和投资,但“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在抨击排华法案时,他点名批评了爱尔兰移民的推波助澜。午后,接见美国前驻华大使西华德,得知他任职人寿保险董事长,李鸿章开玩笑让他为其担保人寿,西华德推辞敬谢不敏。

因演讲,遭到车站巡警头目刁难

第七天,9月3日,李鸿章临行前接见纽约华商。接受他们敬献礼品并赠送驻节酒店之女侍们鲜花球,送茶叶及照片给酒店经理,给佣役小费每人十美元(在当时十分慷慨)。

李鸿章一行别离,在纽约大中央火车站送行时,华人鞠躬叩首,令美国观者见笑不已。仅1小时27分钟即抵达费城,当地官员齐来迎迓,李鸿章见到费城的豪华和繁荣,非常惊异。随即参观了美国立国时的国会及自由钟。当地华洋民众夹道欢迎如排山倒海。

下午李鸿章抵达华盛顿,其间有一意外花絮:因李年高需要轿子,但华盛顿车站巡警头目是个爱尔兰人,读昨日报纸李鸿章批评爱尔兰人的讲话,遂命手下拒绝为李鸿章服务。美随行高官屈尊与之相商,执意不允。

美随行官员无奈,调动其他军警抬轿,那个爱尔兰小头目又来阻拦,后被训斥才撤离。这样的骚扰迁延了时间,李鸿章一行遂将缓步走出车站。但车站官员不满巡警怠慢国宾,遂安排车站人员暂代轿夫,把李鸿章抬到站外专备马车驰往国宾馆。

第八天,9月4日,华盛顿仪仗军警马兵夹道护送李鸿章参观美国国会,时适值美国国会夏日休会。李鸿章一行参观国会图书馆,然后,去中国大使馆。驻美大使馆官员杨儒迎接、汇报工作,盛宴款待。晚上,美国著名造船厂主顾兰德前往拜望,倾谈。

美国专列送,加拿大盛饰公车迎

第九天,9月5日,下雨。李鸿章本拟拜望华盛顿故居和其陵墓,为雨所阻。遂改计划参观美国会和政府建筑,观赏城市市容。一行参观美国国库、邮政局、各部大楼;参观退伍士兵赡养院等地。当日,葡萄牙驻美大使前来拜会。李鸿章观看华盛顿市民男女皆骑自行车感到好奇,有人赠送李鸿章一辆自行车,大喜。但不知如何骑行,请馈赠者示范并问明了价格,始欣然接受。

第十天,9月6日,李鸿章一行离开华盛顿,乘美国政府特备之专列赴加拿大(李鸿章在归程中故意绕开了美国加州和西部,以示对美国歧视和虐待华工的抗议)。在美加国境处,改乘马车,参观了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李鸿章颇为其气势震动,“徘徊不忍去”。在美加两国共享的大桥上,加拿大方“盛饰公车,迎于桥左”。自是,李鸿章访美之行结束。

笔者在这儿详细还原李鸿章的行踪并不是津津乐道当日芝麻绿豆这样的琐事。其实不管从何种意义上说,那时候李鸿章的行程都非常紧凑。这样的一个风烛残年逾七旬的老人到处奔波、满面风尘、不吝操劳,而且,在一百年前做到了不卑不亢,不失国体。他的作为在当时可以说兼顾了政治、经济、外交、宗教和民间文化交流的任务。

今天看来,一百年前他的访美,仍然透露着中西文化与政治、民俗和人们普遍关心的内容,回顾起来,仍然意味隽永,可以为鉴。

-------------以下是李鸿章回答记者提问:

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美国记者:尊敬的阁下,您已经谈了我们很多事情,您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是您认为我们做得不好的事的呢?


李鸿章:我不想批评美国,我对美国政府给予我的接待毫无怨言,这些都是我所期待的。只是一件事让我吃惊或失望,那就是你们国家有形形色色的政党存在,而我只对其中一部分有所了解。其他政党会不会使国家出现混乱呢?你们的报纸能不能靠国家利益将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呢?




美国记者:那么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最感兴趣呢?


李鸿章:我对我在美国见到的一切都很喜欢,所有事情都让我高兴。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翻译插话: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得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停顿一会儿):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者:总督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任何修改吗?


李鸿章:我知道,你们又将进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前发表任何要求废除《格利法》的言论,我只是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助清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清国侨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利法》进行较大修改。


美国记者:阁下,您能说明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路线的理由吗?是不是您的同胞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没有受到善待?


李鸿章:我有两个原因不愿经过美国西部各州。

第一,当我在清国北方港口城市担任高官时,听到了很多加州清国侨民的抱怨。这些抱怨表明,清国人在那里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他们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利法》不但不给予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权利,还拒绝保障他们合法的权益,因此我不希望经过以这种方式对待我同胞的地方,也不打算接受当地华人代表递交的要求保证他们在西部各州权益的请愿信。

第二,当我还是一名优秀的水手时,就知道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比别人年纪要大好多岁,从温哥华回国的航程要比从旧金山出发更短些。我现在才知道,清国“皇后号”船体宽阔舒适,在太平洋的所有港口都难以找到如此之好的远洋客船。

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我们知道,《格利法》是由于受到爱尔兰裔移民欲独霸加州劳工市场的影响,因为清国人是他们很强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想排除华人。如果我们清国也抵制你们的产品,拒绝购买美国商品,取消你们的产品销往清国的特许权,试问你们将作何感想呢?不要把我当成清国什么高官,而要当成一名国际主义者,不要把我当成达官贵人,而要当作清国或世界其他国家一名普通公民。请让我问问,你们把廉价的华人劳工逐出美国究竟能获得什么呢?廉价劳工意味着更便宜的商品,顾客以低廉价格就能买到高质量的商品。

你们不是很为你们作为美国人自豪吗?你们的国家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现代文明,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这不是自由!因为你们禁止使用廉价劳工生产的产品,不让他们在农场干活。你们专利局的统计数据表明,你们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你们发明的东西比任何其他国家的总和都多。在这方面,你们走在了欧洲的前面。因为你们不限制你们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搞农业的人不限于搞农业,他们还将农业、商业和工业结合了起来。你们不象英国,他们只是世界的作坊。你们致力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事业。在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你们也领先于欧洲国家。但不幸的是,你们还竞争不过欧洲,因为你们的产品比他们的贵。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劳动力太贵,以致生产的产品因价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与欧洲国家竞争。劳动力太贵,是因为你们排除华工。这是你们的失误。如果让劳动力自由竞争,你们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力。华人比爱尔兰人和美国其他劳动阶级都更勤俭,所以其他族裔的劳工仇视华人。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帮助华人一臂之力,取消排华法案。



美国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完)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angnan1124 2024-10-6 09:54
这些内容的真实资料来源于哪里

查看全部评论(1)

GMT-4, 2025-5-4 08: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