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高温下民工中暑去世 他们却依然在坚持

2017-7-27 17:26| 发布者: 大禹| 查看: 4257| 评论: 0

7月24日,合肥最高气温40.8°C,7月25日将达到41°,创合肥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高(1959年41°C)。晚上7点多,四里河路一建筑工地集装箱里,刚刚从工地下班回来不久的朱文明光着膀子,和工友静静地坐在床上纳凉,“集装箱装了空调,否则晚上没法过。”

前一天,与朱文明同一公司的老乡,在老家的建筑工地打工时,中暑身亡。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几天合肥的高温他已经感受到。朱文明在为老乡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图为朱文明(左)在宿舍休息。

53岁的朱文明来自江苏,今年刚刚到合肥建筑工地打工,只有一个孩子,并且已经成家,但朱文明还是想趁着自己能干活,挣点钱。他说,一来不增加孩子的负担,二来也可以补贴一下孩子。图为朱文明的宿舍是一个集装箱,装了空调。

朱文明是个瓦工,一天工资是240元。每天早晨5:30就上班,上午10点多下班,中午可以休息两三个小时,下午两点半就要上班,晚上7点多下班。“天气热,在外面干活衣服没有干过,水一直不停地喝。”朱文明说,“尽管工地发了十滴水和仁丹,但自己还是小心翼翼,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图为7月24日下午5点,合肥集贤路工地上的民工在作业。

与朱文明相隔不远的工棚里,59岁的许国明和工友们刚刚吃过饭,室外还有很多工友刚刚回来,在水池边洗澡。因为空调故障制冷效果不好,许国明打开桌子上的电扇,呼呼吹着,尽量让自己凉快一些。“现在的工棚都装了空调,晚上睡觉凉快很多。”图为许国明在宿舍休息。

许国明来自江苏海门,在合肥打工已经很多年,老伴留在家里带孙子。许国明只有一个儿子,已经30多岁,但许国明还是想给孩子多挣一点。“孩子现在压力也大,要在城里买房,房价这么高,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能帮一把是一把。”图为7月25日上午10点,合肥临泉路建筑工地,一名民工在搬运板材。

许国明说,他们现在都是早晨5点半到工地,中午10点下班,下午在室内工作的2点上班,在室外的则是3点。图为临泉路工地,一名来自吉林的工人在作业。

和朱文明、许国明一样,尽管气温高达40多度,但每天依然有很多建设者奋战在建设工地上。7月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记者在一些建筑工地,随处可以看到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图为合肥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汗如雨下。

高温中,民工兄弟浑身汗透,却不知危险也正在迫近他们。7月24日,记者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访时获悉,7月23日晚,一名民工中暑被送到医院抢救,不治身亡。而这几天来,每天都有中暑患者被送来治疗。图为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身上沾满汗渍。

图为合肥高铁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在电焊。

7月24日,记者从合肥120急救中心获悉,一周时间内,120急救中心接到中暑求救多达89起,而这些求救者中,户外工作者占了多数,其中不乏民工兄弟。图为7月24日,安医二附院抢救室,一名工人中暑后,被送来救治。

图为7月24日,安医二附院急症室,一名医生在抢救中暑的工人。

根据天气预报,7月25日、26日合肥最高气温高达41°C,记者呼吁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给城市户外工作者和民工兄弟更多地关爱,毕竟生命高于一切。图为51岁的刘庆梅来自阜阳,是一名打零工的民工,早晨3点多起床到街头站街,5点多被带到四里河路附近的工地打工。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出嫁,一个马上就要上大学。在他看来再热也得坚持,干一天才会有收入。


图为7月24日下午,合肥固镇路附近的建筑工地,高温下两名民工在砌墙。对很多民工来说,干一天算一天的计酬方式,使得他们并不愿意工地停工,除非有基本工资,否则连吃都难以保障。因此,他们更愿意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 匿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GMT-5, 2025-2-24 00: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