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论坛 社区新闻 纽约新闻 国际新闻 自由快讯 交友征婚 男女搭伙
皇后区 法拉盛 布鲁伦 曼哈顿 房产买卖 二手转让 二手车 生意转让 白送 失物招领
律师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法律案例 翻译服务 补习培训 旅行机票 包车地陪
大小搬家 防盗报警 印刷招牌 大小装修 冷暖水电 入籍考题 纽约驾照 加州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华人资讯 查看内容

鲜为人知的华工苦力贸易

2017-9-12 15:51|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4085| 评论: 0

晚清出洋的华工以五邑地区最多,其中又是以台山人最多,为什么?因为台山县的“土客械斗”最严重,失地农民最多。

【原文编者按】19世纪华工苦力(coolie)出洋谋生的历史,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血泪,但也不乏发家致富的现象。华工为什么在19世纪突然暴增?他们是怎样出洋的?在国外又遭到何种待遇?人文经济学会新媒体主编田君潇和独立学者冯学荣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历史回顾。

田君潇:明清政府是不是一贯反对中国人出洋谋生?


冯学荣:是。明朝以及清朝初期都有“海禁”政策,不准天朝臣民出洋,私自出洋的则被视为“弃民”,此外在民间,背井离乡也被视为不孝,但是仍然屡禁不绝,从明朝到清朝初年,中国人出洋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例如槟榔屿、新加坡、马六甲这些地方,人口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主。但华工人数突然井喷,则是晚清年代的现象。


田君潇:当年华南沿海居民为什么要出洋谋生?


冯学荣:大清国的人口在公元1700年是1.5亿,但是由于红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到了1850年,大清国的人口已经暴增到4.3亿。人口多了几乎两倍,可是耕地却基本上原封不动,所以爆发了严重的人地矛盾,但是人口多并不是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工商业不发达,无法容纳过剩的劳动力,这个才是原因。华南地区的过剩劳动力无法在大清的农耕社会获得生存,所以他们迫不得已、要出洋谋生。


田君潇:华工苦力出洋谋生的现象为何在19世纪出现井喷?


冯学荣:在19世纪初,西洋各国先后禁止了奴隶贸易,这样在西洋各国以及他们在亚非拉的殖民地就出现了劳动力真空,用工荒,所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勤劳本分的华工身上。也就是说之所以在18世纪华工并不普遍,是因为在那个时候,西洋各国还在普遍使用黑奴。


田君潇:那么晚清出洋的华工为何又以广东五邑地区最多?


冯学荣:因为广东五邑地区的人地矛盾特别严重。当年西洋雇主来到广州黄埔港招聘华工,很难招到便宜的,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千年商都广州的辐射区,经济发达,赤贫人口少,所以西洋雇主只能求诸于内地,五邑地区(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新会)由于本地人和客家人因为争夺耕地等原因爆发了长年累月的“土客械斗”,存在特别剧烈的人地矛盾,失去或者得不到土地的人特别多,所以晚清出洋的华工以五邑地区最多,其中又是以台山人最多,为什么?因为台山县的“土客械斗”最严重,失地农民最多。


田君潇:西洋雇主来华,具体是怎样招工的?


冯学荣:当年西洋雇主来华招工,多通过洋代理,但是洋代理也是洋人,语言不通,所以洋代理又通过当地的中国籍代理中介去招工,这些中介我们现在叫做“猎头”,但是当时在广东不叫“猎头”,而叫“客头”,更通俗、更普遍的叫法是叫“猪仔头”。通常的做法是:洋商给猪仔头一笔经费,由猪仔头回乡张罗招聘,值得注意的是:出于挣钱的诱惑,猪仔头经常夸大出洋的收益、而隐瞒出洋的风险。


田君潇:当时出洋劳动契约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冯学荣:出洋劳动年限常见的有3年、5年、10年,猪仔头会给华工一笔“安家费”,数额由十几银元到几十银元不等,然后猪仔头还为出洋华工垫支船费、生活费等,华工抵埠劳动之后,按月还款。


田君潇:猪仔头为什么要给出洋劳工垫支安家费等费用?


冯学荣:这笔首付款(安家费)是一个诱饵,你一旦拿了猪仔头的钱,猪仔头就把你关到“猪仔馆”里面,这些“猪仔馆”许多都打着“某某洋行”的商号。一旦被关进猪仔馆,你就失去人身自由了,猪仔头关了你,还自认为有理,他们说:我给了你安家费,我不把你关起来,你如果跑了,那我岂不是血本无归?这是猪仔头的道理。


田君潇:非法拘禁属于犯罪行为,广东的清政府官员不管吗?


冯学荣:广东海关的官员本来就认为你这些想出洋的人都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所以本身就不想管你,再加上洋商和猪仔头往往出钱贿赂海关的官员,所以海关的官员往往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就是许多的“猪仔馆”位置设在澳门,葡萄牙殖民地,清政府管不着。


田君潇:这些出洋的华工,都是自愿的吗?


冯学荣:起初是自愿的居多,但越到后来,就越是变味,因为暴利吸引了黑社会的渗透。在当时帮洋商招一个华工所挣的中介费,比普通劳工一个月的收入还要高。往往是洋雇主给60元安家费,委托猪仔头去招工,猪仔头实际只给华工30元,自己吃了30元,这种暴利吸引了黑帮的渗透,所以出现了黑帮绑架猪仔到洋船的现象,有的洋商会问猪仔一句:“你是自愿出洋的吗”,但是猪仔往往在上船之前在“猪仔馆”就已经被黑帮揍过一顿了,怕了,所以往往违心说“是自愿的”,倘若你说“我不自愿”,有些洋商会放你走,但是黑帮猪仔头就会再打你一顿、甚至搞死你。所以本身是一门生意,但到了后来就成了强迫签约,而且因为语言不通,洋商有的不明真相,猪仔申诉的时候,有的洋商不愿意倾听,有的则不相信,当然也有不少洋商本身就不是善男信女,要知道当年来华经商的洋人本身大多就是不安本分的人,他们往往和广东的黑帮勾结起来狼狈为奸。


田君潇:招工演变成绑架了,清政府有没有管?


冯学荣:后来有一些有良知的官员开始向上级举报广东“拐匪”横行,层层上报,一直报到了北京,于是清政府开始管了,1866年,北京发出上谕:要求广东当局查办“拐匪”。于是到1869年6月底,两广总督瑞麟报称:至今已经就地正法张亚葆等“拐匪”56名。这其实只是其中一个案例子,此后广东官府经常逮捕和处决“拐匪”,但是在暴利的诱惑之下,黑帮绑架猪仔的现象,仍然屡禁不绝。


田君潇:后来出洋的是自愿的多、还是被绑架的多?


冯学荣:这个就无法断定了。二者一直都有。因为有些华工被官府解救之后,官府一问,就是原本自愿的,他也说自己是被迫的,所以史料的文字不能盲目取信。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黑帮猪仔头绑架猪仔,除了暴利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时间因素,当时洋商的船只停泊在中国港口有时需要交纳滞留费,于是洋商给猪仔头经费是附有期限的,比如说你拿了我这笔钱,3天之内你要给我招来100个华工,猪仔头在3天之内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就不择手段了,只好绑架了。


田君潇:华工上船之后的遭遇怎样?


冯学荣:不佳。当时西洋各国刚刚废除黑奴贸易不久,以前运输黑奴的船只舍不得废弃,有的洋商直接就拿运输黑奴的船只来运送华工,人一上船,就往舱底送,人挤人,为了最大限度赚取利润,洋商往往超载,比如载重300人的船,装600人很常见,而且还上锁。


田君潇:为什么要上锁?


冯学荣:主要是怕暴动。例如1850年9月7日,法国船只“亚马勃”号运送华工出洋,从香港至秘鲁,在途中爆发华工暴动,华工杀死船长及大副、迫使余下的船员调转船头、并于10月2日返回香港;再如1865年,英国船只“恒河光荣”号装载400名华工从广州黄埔驶往英属圭亚那,于12月11日船上爆发华工暴动,华工将船长抛下大海;又如1870年底,法国船只“诺维尔朋内”号载310名华工从澳门驶往秘鲁,船开出仅仅3天就爆发华工暴动,华工杀死船长及水手7人。这一类华工暴动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华工的反抗并未得到洋商的同情,反而使洋商加重防范,所以后来是一上船就上锁。


田君潇:华工在船上死亡又是怎么回事?


冯学荣:华工在船上死亡主要是病死。洋水手虐待打死的也有,但实事求是,多数是病死。平心而论,洋商花钱在华雇工,目的是为了用工,不是为了杀人,所以洋商一般不愿意华工死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舱底通风不良,缺水,缺药,所以经常发生中暑、霍乱等事故,通常在船上或多或少都要死一些,据1873年清政府派出官员陈兰彬组织古巴调查团查明:从中国去古巴的华工船,死亡率超过10%,实际上其他国家的华工船死亡率还有更高的。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航海是高风险生意,海盗、台风、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中华工船触礁沉没的案例也有好几起。值得一提的是:1854年美国船只“自由号”运送华工途中爆发瘟疫,美籍船长也染病身亡。


田君潇:对于华工在船上死亡,洋商是什么态度?


冯学荣:史料显示,洋商并不在乎,他们许多人自辩,说航海病死是“上帝的旨意”,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收钱运人,并不负责给人治病。


田君潇:华工抵埠之后的遭遇如何?


冯学荣:因国家和地区而不同。总体上欠佳。其中英属殖民地比荷属殖民地好一些,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又比英属殖民地好一些。最坏的是古巴和秘鲁。其中秘鲁的种植园主,竟然用烧红的烙铁往华工的身上打烙印。要知道当年秘鲁的很多种植园主本身就是奴隶主,在这些人眼中,华工就是奴隶,二者没有什么不同。


田君潇:像秘鲁这种小国的种植园主,为何也敢欺负大清国的臣民?


冯学荣:主要原因是大清国不关心海外子民,大清在秘鲁也没有设置领事馆。华工在古巴、秘鲁这些国家遭受虐待之后,不但华工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举报过,许多西方国家的领事也向清政府反映,并建议清政府到古巴和秘鲁去设置领事馆、保护侨民,但是清政府认为自己国内4亿人就已经够烦的了,不想管。越是不想管,人家就越欺负你,后来投诉就越来越多,李鸿章派出容闳去秘鲁调查,结果容闳的调查报告使李鸿章触目惊心,李鸿章于是果断禁绝秘鲁商人在华招工,这样才迫使秘鲁改善了对华工的待遇。


田君潇:华工去美国淘金是怎么回事?


冯学荣:1848年美国三藩市(San Francisco)发现金矿,于是美国的矿主需要找人帮忙淘金,可是矿主算了下账,发现当时从美国东部招工倒不如招聘华工更便宜,所以美国商人就来华招工了,最初通过五邑地区的猪仔头游说,说美国是“金山”,于是五邑地区人民赴美如过江之鲫,从3个,到数百,到数千,直到数万,例如1852年,去三藩市的华工就多达3万人。当时华工直接管三藩市叫“金山”。可是,1851年澳洲墨尔本也发现了金矿,大量华工转战墨尔本,所以墨尔本也叫“金山”,为了区分二者,华人将三藩市改称“旧金山”。


田君潇:后来美国的《排华法案》是怎么回事?


冯学荣:旧金山的金矿挖完之后,在美华工改行修铁路,洗衣服,开餐馆。19世纪末美国白人劳工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开始争取福利,但每当白人罢工,华工就趁虚而入取而代之,所以美国的白人劳工开始仇恨华人。18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大量白人失业,美国一些政客迁怒于华工以博取选票,这是1882年美国出台《排华法案》的主要背景。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美国爆发排华暴乱,美国警方出动了警力逮捕暴徒,美国法院也发出人身保护令、并派民团到唐人街保护华工,民团为此和反华的白人暴徒爆发枪战,打死白人暴徒数名,事后美国政府也向清政府赔钱。所以清政府对美国人的印象相对最佳。事实上赴美华工挣的钱相对也多,五邑地区的许多“碉楼”,就是美国华工挣钱之后建的,钱多防匪,是为明证。

最新评论

GMT-4, 2025-5-8 15: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