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 法拉盛 艾姆赫斯 布鲁伦 曼哈顿 其他 全职兼职 餐馆工 甲店发廊 按摩工 生意转让
二手 二手车 电脑WIFI 防盗报警 失物招领 律师 贷款 旅行社机票 白送 保险 纽约发布
翻译 补习培训 保姆幼儿 搬家 电招车 旅馆 房产 快递货运 美容理疗 考牌练车 加州驾照
印刷招牌 签证留学 移民入籍 会计报税 装修 冷暖水电 可疑号码 法律案例 生活曝光
交友征婚 美甲笔试 手試 拔毛 入籍 纽约驾照

小纽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小纽约网 社会杂论 查看内容

大学学生会最大的问题不是黑暗,而是

2017-9-14 10:33| 发布者: 潇洒哥| 查看: 7944| 评论: 0

我有个朋友,大学时一直混迹于校学生会,以前挺阳光的一个小伙子,在经过学生会几年后,经常听到他说的是。

“这事,派个小干事帮我做做就好了,反正他也想往上爬。”

“这XX老在大家面前顶撞我,哪天我让他好看。”

要么就是见到他在人人网上回复学弟/学妹:

“你是那个XXX,我觉得你挺努力的,好好努力好好干。”

要么就是每天很晚回去,喝得醉醺醺的,说是为了当上主席必须经过的应酬。

活脱脱一个副处级干部的模样。

我问他累吗。

他回答说“累”,然后叹了口气说

“没办法,谁让我坐这个位置呢。”


02

曾经作为演讲嘉宾参加过外校一个学生会的饭局。

饭局一开始,主席先让我讲两句,我说也不用说啥,大家就直接吃吧。

结果那个主席笑着说:

“雷老师这是哪的话,您不说话,我们怎么吃得下去呢。”

见我实在不乐意,他又说道:

“那就由我,代替雷老师说两句。”

都是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小孩子,举手投足间一股契科夫小说中的味道。

尴尬得我一阵哆嗦。

但周围同学都习以为常地看着他。


03

在学生占绝大多数的网站知乎上,也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说实话,大家都是学生,也就差个一岁两岁,互相直呼名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别人尊重你叫你一声学长/学姐,X哥/X姐,觉得和你亲切就直呼其名,根本不是什么事。

但就是在学生会语境下,才会有人认真到上知乎专门提问,诚惶诚恐。

一个很夸张的事实是,现在我国大学学生会已经把官僚那一套模仿地惟妙惟肖,乃至于一个院系下的协会主席,也会装模作样地向下面学生发红头文件。



而江苏某大学,除了学生会以外,更是从储备干部,挂职干部,到正式干部一应俱全。

其文风之熟练,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哪个大机关下发的重要文件。



你能想象一个和你一起上课的同学,下了课对你下红头文件吗?

这还是大学吗?

也难怪2011年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要写一篇文章《学生会,大学最黑暗的一角》,里面说道:

我衷心地奉劝诸位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要远离这样的组织,至少在目前的学生会体制下应当如此。

因为不夸张的说,我国某些高校的学生会的很多做法,基本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拙劣复制。

团委、学生会,堪称中国人民大学敞亮校园中最阴暗的一角。笔者在人大从教五六年,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加乌烟瘴气。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激励学生上进,要求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努力求知,试图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而党团学生会组织的存在,则以其不容忽视的体制力量,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努力。


04

其实真要说起来,大学学生会一点都不黑暗。毕竟新闻里那些利用职权,克扣贫困生补助金发放的是少数;毕竟那种主席靠和老师关系好,抢走其它同学的加分,官威管架也都不是什么不得了的问题。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本校的学生组织,会发现越是低年级,学生会的人就越自然,就越多那种单纯想锻炼自己,甚至是为学生做点事情的单纯学生。会发现越是分管行政部门管得少的学生组织,就越正常,越自然。

说到底我们的学生会只是分管部门的延伸而已。

这样一群手上没有任何实权,最多管一两分加分减分的学生官,又能有什么黑暗的呢。真正黑暗的应该是分管学生会的行政部门和组织,那些腐朽的官僚作风全都是自上而下由分管部门注入学生会的。

某学校一个主席配七个助理,每个助理都对主席毕恭毕敬,而助理下面的部长也同样如此——他们毕恭毕敬并不是因为主席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因为他们想象着自己成为主席后,别人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样子。

于是他们靠着自己的想象,靠着对某些人的模仿,自发地完成了一套典型的学生会式权力语言体系。

所以我说,那些真的拜服在这套权力语言下的学生们最大的问题也不是黑暗,而是傻逼。

无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学生会领导,还是他们下面那些真正沉迷进去,爱拍马屁的小随从们都没意识到,其实无论他们如何升职,如何拜倒在这套体系下,他们拜倒的也只是一片虚无,是徒劳无功的。

他们不像某些官僚。

某些官僚拜服在这套权力体系下,是因为拜服之后官僚的每次升迁,都能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权力,而这些权力也能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他们也不像社会上某些职工。

某些企业员工拜服在这套体系下,是因为拜服之后的每次升职,都能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经济收益,而这些经济收益,确实能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但学生会不能,学生会既无法给他们带来钱,也无法带来权,中国的学生会自治,说到底只是一场过家家而已。

因为缺乏了最根本的钱,权作为核心,导致每一个太沉浸进去的人,在外人看来都像一个个玩杂耍的猴子一样可笑。而又因为学生会的话语体系和真正的官场职场又相去甚远,让某些人想象中的“这是我以后到职场上的一种锻炼”也成为了泡影。

理想中的学生会应该是一个学生自治组织,应该是学生需要学生会做啥,学生会就为学生做啥,他们的权力应该来自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然后让学生一人一票,选出下一届学生会的人选。

然而现实中的学生会却从来是领导布置要做啥,就组织学生做啥,不论普通学生的意愿,总之当成行政命令一样去做——这种自上而下的负责体制导致虽然每个学生会成员都很苦很累做了很多事,却依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有的甚至会被当面鄙视。

如果是精英大学还好,一些普通大学,分管学生会的行政人员本身水平就有限,就会出现明明下命令的是老师,背锅的却是学生的情况。

而那些相信这套权力体系的主席部长们,又一级一级把这种“有事干事干,没事干干事,功劳是我的,背锅是你的”的作风一级一级传递下去,就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学生会话语体系。

往难听了讲,这种学生会根本不在意学生是否真的支持他们,他们的存在只是在听老师的话下,选出下一届主席,再选出下一届主席,如此循环往复而已。

这在本身应该是象牙塔,好好读书,好好生活的大学里出现,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04

大学学生会当然也有好处。

你可以在低年级的时候在里面认识不少朋友,也可以增强一些待人做事的能力,而且学生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你输送一些比较廉价的成就感,让你的大学生活不至于太空虚——这都是事实,但也仅限于此。

一个事实是,真的到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少有公司HR会看中你简历上学生会工作一栏的成绩,他们往往更看中你的实习经历以及你与职位相匹配的技能,如果你大段大段都是学生会工作的经历,反而会减分。而那些大型国企,外企,国外高校则更看中你的专业课成绩。

另一个事实是,如果你一旦接受了领导就是高你一等的,接受了那一套官僚的话语体系,以后可能就很难再改过来了。

所以虽然现在又是一年开学季,我大学时期关注的那些公众号,又都在发学生会招新的文章,但我劝你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精力。

当是磨炼自己,当是一种社交手段当然没问题,如果你能意识到这只是过家家,只是一种模拟的那当然更好,但如果太当回事,太功利,乃至于陷入到那种话语体系中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夸张的说,一旦你陷进去,它可能会影响你的基本价值观。

从此伴随你一辈子。

最新评论

GMT-5, 2025-4-1 22:59

返回顶部